根据中国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的统计,2005年经过各口岸来到中国的韩国人有350余万,已经有3万多家韩国企业在中国注册,4.5万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常住中国的韩国人已经达到50万。
【北京东北角的“第二故乡”】
韩国驻华新闻机构与其他外国驻华新闻机构一样,集中在建国门和祁家园两个外交公寓办公。但他们有一个令其他外国记者非常羡慕、却无法效仿的地方,他们可以在北京找到自己的“家”。
朴基成是韩国联合通讯社驻北京特派记者。他就没有像一般外国记者那样把住处也安在外交公寓,而是到20公里外的望京去租了一套房子住。尽管交通状况不尽如人意,早上要起个大早,花30分钟赶到祁家园上班,晚上下班更要在路上堵一个半小时,付出这样的代价,只因为在望京,“有回家的感觉”。
在望京,韩国超市和烤肉店遍布大街小巷,吃穿不是问题,孩子在专为韩国子弟开办的望京韩国国际学校上课,课后到围棋道场学棋。在这里,几乎所有的商业场所都挂中韩双语招牌;房屋中介公司摆出来的信息栏,韩语的信息倒比中文的信息多。朴基成的夫人对望京这座“韩国城”的评价是:“好像不会说一句汉语,也能在望京生活下去。”早在中韩建交前的1989年,朴基成就只身来到中国报道韩国仁川至中国山东威海通航的尝试。他回忆,那时候一个韩国记者来中国,心情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恐惧,担心吃不饱、担心行动受到限制,甚至担心不能回去。
短短17年,在一些韩国人眼里,中国从神秘之邦变成了一个亲切的家园。
【一千个留下的理由】
频繁的人员交流让这两个山水相连的邻邦不再“神秘”,可是初到中国的韩国人还是会发出各种各样的惊叹:“中国的水果和蔬菜为什么这么便宜?中国的情侣为什么可以当街亲热?中国的仿冒名牌怎么做得这么逼真?”
在北京从事中韩贸易的车杞焕说,和许多韩国人一样,他来中国之前,总以为中国的物价都特别便宜,现代化程度也不会很高。来后发现,事实与想象有很大出入。对于他们做家用电器这一行的来说,中国这个市场“并不讨人喜欢”,他所在的公司已经感受到了中国本土公司的强大竞争力。在另一个大市场美国,压力就没有这么大,美国基本上没有本土家电品牌。“但谁都知道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谁占据了中国市场,谁就有了未来。”
跨国公司开拓市场的冲动激起了第一波韩国人来华潮。复旦大学韩国产业研究中心的朴昌庚教授有一个观点,他认为韩国是大企业集团主导实现产业化的国家,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援助和金融支持并不充分。狭小的国内市场也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庞大国内市场的近邻中国,不仅是韩国大型跨国公司的乐土,也给韩国中小企业提供了施展的空间。
在就业指挥棒指引下,中文越来越热。现在的韩国,大学普遍设有中文系,高中阶段就开设了中文选修课,恶补中文的补习班满地开花,中文已经成为与英语地位相当的外语。
在五道口开韩国餐厅的慎明揆留在中国的理由更简单,他觉得,开饭店就应该开在人多的地方。而光在北京,就有相当于半个韩国的人要吃饭。
【现代化道路上结伴而行】
在中国,像五道口、望京这样时时能与韩国人擦肩而过的地方还有不少。沈阳的西塔,山东半岛的很多城市,都能看见韩语招牌铺天盖地,韩国人聚居一处的景象。在世界各地拥有“唐人街”的中国人,第一次在自己的土地上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韩国社区”。
韩国驻华使馆总领事柳洲烈提供了韩方掌握的数据。中韩建交以来,来到中国学习、经商、定居的韩国留学生和中小业主逐年增多,如今,已经有3万多家韩国企业在中国注册,4.5万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常住中国的韩国人已经达到50万。韩国人,成了在华定居人数最多的外国人。柳洲烈总领事说,这种民间自发的密切往来,为韩中关系打下了比任何国家的关系都坚实的基础。
从共同的传统一起走向现代化,是中韩之间最大的相似之处。正是这种相似让彼此产生了“家园”感。
中韩两国朋友见面,最爱讨论的话题是:中韩之间,到底哪个国家更开放?一位在北师大学习的韩国博士生问刚从韩国交流回来的教授:“您对韩国什么印象?”这位中国教授回答:“韩国比我想象的还要保守”;而后他反问韩国学生:“那么你对北京的印象呢?”学生答道:“北京比我想象的还要开放。”
韩国人对礼仪和长幼之序的重视,确实给与他们交往的中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记者就曾被好心的韩国朋友提醒过,对韩国男士来说,“你看起来真年轻”,并不是一句恭维话,反倒可能让人不快。
韩语里根据不同的说话对象,有十几种不同的敬语。不同年级的韩国同学、不同资历的韩国同事之间,是不能互称朋友的,低年级的必须称高年级同学“学长”或者“前辈”。
然而,事情总是复杂的。曹周妍就不承认中国年轻人比韩国青年更“开放”。她告诉记者,比如说,韩国人如果在餐厅或者什么地方看见一个美女,可以走上去直接交流,向她讨要电话号码,而在中国,这是不行的。再比如,韩国女孩子可以经常晚上去K歌,夜不归宿。她坚持认为,中国女孩子更纯洁。
其实,中韩这两个现代化路途中的民族,总是将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糅合在一起,难以分辨。
【我们相互改变着对方】
随着《蓝色生死恋》、《人鱼小姐》、《大长今》等韩剧热播,“韩流”热浪在中国大地掀起阵阵涟漪。
韩剧倾倒中国人,有不同的解读。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尹鸿教授的观点是,韩剧和韩国电影中的伦理来源于中国文化,所以很容易与中国人的心灵产生共鸣。
在北师大攻读电影学博士的韩国留学生姜乃碤却不认可这种说法,他认为,韩剧不是纯粹的韩剧,更不是四书五经的现代载体。在东亚流行的韩剧和韩国电影,深受西方自由精神和韩国人期望但却缺乏的浪漫气质影响,比如《我的野蛮女友》这个片子,其实韩国女性比其他国家的女性更温顺,电影更多地是表达了一种向往,一种压抑后的反弹。再比如最近热播的《大长今》,虽是宫廷戏,却是在传统形式的包装下,强调小人物的个人奋斗。
当然,谁也不能否认中韩文化同源,决定了传统形式的影视作品更容易被彼此理解。姜乃碤说,实际上,东亚的文化作品一直互相渗透、互相影响,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韩国人,都是读金庸小说、看中国功夫片长大的。直到今天,中国电视剧《包青天》和《还珠格格》仍然在韩国非常流行。
只不过空有传统形式,没有思想内涵的文化产品,很难征服今天的观众。韩国影视之所以在本世纪初异军突起,是因为军政府垮台后,更多反映现代精神的思想内容被吸纳进去,这些恰好是东亚观众最渴望的东西。所以说,“韩流”并不是真正的“韩流”。
【从“不适应。中学习】
当记者向柳洲烈总领事询问,在华韩国人有什么带有共性的困难或不适应,需要使馆提供领事帮助时,柳洲烈建议我们取消这个问题,因为他想不起来韩国人在中国会有什么迫切需要领事帮助的。在总体上,中国人的对外宽容,是尽人皆知的。
普通人又是什么感受呢?绝大多数采访对象都表示,尽管哪里都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总的说来,中国并没有什么让人特别不适应的地方。
听到记者问起韩国有什么地方值得中国学习这个问题,朴基成的脸先红了,看来儒家文化要求的谦逊,已经深入他的灵魂。记者一再坚持,他说了两件事情。
韩国人谈到中国,喜欢用一个褒义词“悠然”,在他们心目中,中国人应该是雍容揖让,从容不迫的。朴基成在北京有两年驾龄,每天开车往返于望京的家和祁家园工作单位。他说:“中国人平时很‘悠然’,但是开起车来,真不慢。”
“追求速度不是问题,我是想说,如果在韩国,一个司机随意变线抢行或者其他违章,路上的人都会停下车来指责他,但在中国,人们似乎习以为常,没有人出来主持正义。这是因为‘宽容’吗?”
另一件事发生在望京南湖农贸市场。朴基成伤心地说,他上周去那里买海鲜和大米,遇到的商贩“无一例外骗了我”,买的时候6只鲍鱼,回家打开一看只有5只;别的东西也缺斤短两,“几乎少了一半”。
“在韩国,如果这样,他们就别想在市场里做生意了!”
韩国商贩讲求诚信,是不是儒家文化造就的?朴基成说,倒不好这样解释,因为军政府时代生活困难的时候,韩国商贩也经常作假,那时候儒家文化应该更有影响啊。现在生活好了,可能大家都觉得没有必要为这点钱败坏了名誉。
(汪洪华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06年第38期)
(作者:卢 波 阳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