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讲授如何做好人生规划的专业课中,老师问学生:“假设你一个人外出旅游,来到了一个峡谷,发现几米深的地方有一个手提包,而且手提包是打开的,里面明显装着一沓钞票。同时,你还发现,在悬崖边有一些看起来长得不是很牢固的树根,这树根可以帮助你到达手提包的位置,拿到这笔意外的财富,当然,你更有可能因此而被摔断脖子。请问:你会选择离开还是靠近?”
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离开,毕竟,再多的财富也比不上可贵的生命。
老师没有发表意见,继续问:“如果那个装钱的手提包换成一个失足落下的小男孩,他此时奄奄一息地发出求救的呼唤——你又会怎么选择呢?”
学生们考虑了几秒钟后,全部选择了靠近。
“面对相同的环境,相同的危机,相同的后果,你们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这是为什么呢?”老师问。
“因为目标不同,一个目标是为了取得财富,一个目标却是为了营救生命,相比较当然生命要比财富重要。”一个学生说。
“正是因为个人所设定的目标不同,所以你们的价值观也就不同了。现在,我们挨个内容。”老师接着说,“如果你有一个心仪的女朋友,你希望能和她厮守终生,但对方却不这样认为,也许她不是真的喜欢你。这时候,如果你一意孤行地付出自己的情感,那么结局会有两个:要么她被你感动,被动地和你在一起,但这段感情可能随时都会出现问题;要么她仍旧冷漠地离开了你,任你对她再好也没有用——这时,你是选择毅然离开,还是坚持靠近?”
学生陷入了两难的思考。毕竟,面对自己所爱,怎能轻易放弃?有些人甚至想,只要能够挽回恋人的心,自己牺牲一切也在所不惜。
“假若角色互换,”老师看到大家都不吭声,于是话题一转,“你是那个被人苦苦追求的女孩,在你根本没有打算接纳对方的前提下,你会选择离开,叫对方彻底死心,还是选择靠近,听任感情自由发展?”
互换了角色之后,学生们变得不再迟疑,纷纷表示说:“既然不爱人家,就该及早离开,免得耽误了对方的青春和幸福!”
有很多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本该离开却选择了靠近,本该靠近却选择了离开,所以他们的人生路途,走得跌跌撞撞痛苦不堪。
(刘德民摘自2007年4月29日《江南时报》)
(作者:李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