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近北极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岛上,工程人员正在山体中开凿一个永久性的仓库。一旦工程完工,这个设在人烟稀少的荒岛上的仓库将成为人类农业的最后一道保险:它将贮藏全世界数百万种农作物的种子。
建筑在半山腰上的这个种子库常常被媒体称为“末日种子库”,它的正式名字是斯瓦尔巴特全球种子库。它被设计成即便遇到气候变化的最糟糕情况,海平面的上升也不会导致它被淹没。这个种子库是确保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手段之一。
“每天我们都在失去农作物的生物多样性。”负责管理这个种子库的全球农作物多样性基金会的负责人卡里福勒说,“我们必须保存种子,从而让农业适应诸如气候变化和农作物疾病等挑战。”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全世界一共有约1400个种子库。并非所有的种子库都拥有充足的资金和良好的管理。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其中一些种子库已经受到了威胁。例如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个设在巴格达郊区阿布格莱布的种子库被毁,上千个农作物品种丢失。
2006年6月,北欧五国的首相来到斯匹次卑尔根岛,宣告这个全球种子库启动。挪威政府为它的建设提供了资金。2007年年初,工程人员开始在距海平面130米左右的半山腰开凿一条水平的隧道。这条隧道将深入山体达120多米。隧道的末端将挖出两个大贮藏室。来自各国的种子将被妥善包装好,然后进一步冷却到零下18摄氏度。
由于斯匹次卑尔根岛靠近北极且处于永冻带,隧道内的温度自然保持在零下6摄氏度。所以,它被专家称为“地球上保存条件最好的”种子库。即便设备失效,这个种子库的温度也不至于立刻升高到让种子变质的程度。在通往贮藏室的隧道中设有两重防爆门,种子库的墙壁是厚达一米的钢筋水泥。建成之后,整个种子库将完全自动运行,每年将有人来到这个种子库检查一次运行状况。其余的时间则由监控摄像机——还有在岛上出没的北极熊——负责保安工作。
这个耗资300万美元的种子库将于2007年9月建成,明年年底正式投入运行。届时,全球农作物多样性基金会将帮助各国把农作物或者农作物的野生亲缘物种的种子送至该种子库保存。如果某一农作物在原产地灭绝,该国可以申请取出这种农作物的种子加以恢复。大部分种子经过20年就失去了活力。为了长期保存这些物种,种子需要定期更换。
如果你有机会逛一逛南美洲国家玻利维亚的农贸市场,你可能会对司空见惯的土豆有了新的认识。在那里,你可以找到大小、形状、颜色各异的土豆品种。这并不奇怪,因为南美洲是土豆的故乡。在那里你可以找到100多种野生土豆,有一些只有豆子那么大,还有一些含有毒索,不适合人类食用。
然而,科学家今年5月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花生、土豆和豇豆的野生亲缘物种在未来的数十年内都将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
科学家解释说,气候变化对这些物种的影响主要是温度和降雨量,而它们所处环境和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们的命运。例如生活在山地的物种可以迁移到更高的地方,从而抵消气候变化带来的变暖。
“我们的结果预示,即便是对气候变化的程度进行最保守的估计,许多农作物的野生亲缘物种——不仅仅是野生土豆、花生和豇豆——也很可能受到严重的威胁。”这项研究的作者、国际热带农业中心的安迪贾维斯说。这些野生亲缘物种亟待收集和贮藏,然而“目前的种子库只保存了野生物种多样性的一部分”。
几乎所有的农作物都是由野生物种按照人类的喜好培育成的。农作物的野生亲缘物种经常不适于人类食用,但是却保存了许多宝贵的特性。科学家指出:“农作物的野生亲缘物种用于正式的农作物改良项目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历史,特别是用于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虫害特性。”
例如,19世纪中叶,单一种植土豆的爱尔兰遭到了土豆晚疫病的袭击,作为爱尔兰人主食的土豆大量减产。这场历史上著名的爱尔兰饥荒导致了约100万人死亡,更多的人背井离乡寻求生计。近年来,科学家把墨西哥和秘鲁的野生土豆的抗真菌特性引入了土豆栽培,从而遏制卷土重来的土豆晚疫病。
“数十年以来,农作物的野生亲缘物种已经因为一系列的原因而受到威胁,这包括世界人口的增加及工业化、城市化和环境变化。种子基因库正是出于这些原因而建立起来,从而把农作物野生亲缘物种的种子资源收集和贮藏起来。”英国雷丁大学农业、政策与发展学院的院长理查德埃利斯教授告诉笔者,“气候变化是一个新近的因素,既凸显了农作物及其野生亲缘物种种子的脆弱性,也凸显了种子基因库保存种子供未来世代使用所担当的重要角色。”
设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上的种子库只是拯救全球农作物多样性行动的一部分。2007年4月,盖茨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宣布向全球农作物多样性基金会与联合国基金会的一个联合项目提供375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拯救发展中国家种子库保存的超过95%的濒危农作物多样性。这个项目还将建立一个全面的数据库,让世界各国的农作物育种专家,可以搜索他们需要的农作物特性。
(云舒摘自2007年6月6日《中国青年报》)
(作者:柯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