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标准多少?”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这个酒店的火锅套餐分180元、380元和680元三个档次。请客时他是不会给自己丢面子的。
他给其中一位上司打电话,问到哪里了。上司抱歉地说:“真不巧,刚才一个客户要我过去,事关重大,所以恐怕不能来了”他说:“没关系,你忙你的。”他叫住服务生,说:“把套餐换成380块钱的吧。有朋友不能来了,680块钱的怕吃不了。”
其实浪费对他来说并不是大事。只是他请客的本来日的是有事求助于那位上司。既然那位上司不来了,那么,他想,就是普通的聚餐,三个人380块钱,档次并不算低。
这时他接了一个电话,是另一位上司打来的。他们平时彼此以兄弟相称,说话很是随便。那位上司说:“真不巧,家里出了点儿事,不能来了……这样吧,明天我请你,以示赔罪。”
挂了电话后,他再一次喊来服务生,尴尬地问:“能不能换成180块钱的标准?”服务生训练有素地说:“没问题。”
菜都上了,没想到,朋友这时也打来一个让他沮丧万分的电话。朋友说身体不太舒服,想去医院,然后回家躺一会儿。
朋友来不了了,这时候再退菜不可能。可是满满一桌菜他一个人怎么吃掉呢?
他的电话再一次响起来。
是他的父亲打来的。
父亲问:“今天你回家吗?如果不太忙的话,回来看看,你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家了。你现在在哪里?”
他说:“在酒店里……哦,对了,你和妈吃过饭没有?”父亲说:“还没有。”他说:“那过来一起吃吧!”他感觉父亲在那边愣了很久,然后问他:“你刚才说和你一起吃饭?”他说:“是啊是啊。我请客。我请你和妈吃饭。”
放下电话,他想起一个连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事实:他请无数人吃了无数顿饭,却唯独没有请父亲和母亲吃过一顿饭。
他的单位离家远,工作以后就一直在外面租房住。平时肯定是不回家吃饭的,可周末他也很少回家。他得利用周末时间学习韩语、学习企业管理、学习电脑和国际贸易,打各种各样的电话、请别人吃饭或者被别人请吃饭每个周末父亲都打电话来。
父亲和母亲很快赶来。从时间上判断,他想他们肯定是搭出租车来的。他们丝毫没有怀疑儿子为什么突然要请他们出来吃饭,两个人的脸上都乐开了花,一个劲儿地夸这酒店有档次,菜好吃。三个人第一次在家以外的地方一起吃饭,吃这个酒店档次最低的套餐。席间他分别敬了父亲和母亲一杯酒,将酒一饮而尽的时候,他有一种想哭的冲动。那天,他回了家……
周一刚刚上班,就有一位和父母同住一个小区的同事告诉他:“昨天你爸妈在小区里到处招摇,说你请他们在大酒店里吃了一顿高档饭,还给他们敬酒呢。你可真孝顺……”
一番话让他泪水滂沱。
(孙胜美摘自《家庭》2007年7月上半月刊)
(作者:周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