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荣—在2005年12月14日之前,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正是这个偏居在江苏省无锡市一隅近6年的“洋博士”,悄悄地将中国光伏产业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缩短了15年。他率领的尚德电力2005年12月14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当时身价已经超过160亿元人民币。这位海归博士已经成了2006年以来中国最亮丽的财经风景线之一。
在这个开创中国新能源产业新局面的人身上曾经有很多标志性的词语:神童、名师之徒、海归、首富、经营太阳的人……在这些华丽的光环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走出那片山,到外面去看看。”
1963年2月出生于江苏扬中农村的施正荣,小时候经常坐在家乡的江边望着对岸的大山冥想。施正荣回忆说:“我总想着,有一天会走出家门,走出那片山,到外面去看看。”10岁那年,爷爷带他去山那边吃亲戚的喜酒。这下他恍然大悟,隔江相望的大山不过是石头堆砌的。
正是这个酷爱冥想,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的少年,创造了当地高考的一个奇迹。1979年,年仅16岁的施正荣顺利考入了吉林大学光学专业,成了当地出了名的“神童”。与身边很多经历过上山下乡的同学相比,施正荣缺少的是阅历和风尘,但是这也恰恰为他心无旁骛地钻研学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983年,施正荣本科毕业,继续进入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攻读硕士,这时他研究的仍然是与太阳能开发比较接近的光学。
1988年,施正荣被公派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继续留学深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太阳能电池在西方国家有着广泛的应用,于是产生了兴趣。“出国前,我从来没想到要当科学家,但是一学进去,就发现其乐无穷。”既然做了研究方向的选择,就要师从最优秀的科学家。他打听到当时新南威尔士大学最著名的太阳能光伏科学家是马丁·格林,他是这个领域世界范围内的“教父”级人物。
“我清楚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5点的时候,我敲开了他的大门。”马丁·格林听说来意之后,告诉施正荣这里不需要招人。“我跟他解释,自己就是来学习的,没有工资也不要紧。”于是马丁·格林接受了这个来自中国的新学生。现在想来,施正荣依然很庆幸自己能够被马丁·格林纳入门下。
数年学习之后,施正荣已经能将太阳能电池的转换率达到19%左右,当时其他人的转换率一般都达不到这个高度。接下来施正荣又碰到了机会,实验室二楼正在研究太阳能薄膜电池,即在探索脱离高纯硅产品作为原材料的技术。这种技术一旦应用,会带来强大的生产力。“当时我觉得,这是一个发展趋势,很想加入。”于是施正荣再次向导师马丁·格林提出加入课题组的申请,导师欣然同意。
努力就有回报。1992年施正荣获得太阳能科学博士学位,留校任太阳能研究中心研究员;1995年筹建太平洋太阳能研究中心,任执行技术董事,在世界上第一个攻克了“如何将硅薄膜生长在玻璃上”的大难题,获得了10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发明专利。这些发明专利曾促成其配备资本为5000万美元的投资项目,建成了世界著名的澳大利亚太平洋太阳能有限公司。
那段时间,光伏产业发展很快,国内多次请我回来讲学,我想也许是时候回国做点事了。”2000年,施正荣决定回国创业。
在新南威尔士大学,施正荣如鱼得水。而且他在悉尼还拥有3套别墅,太太也是一位专业人士。他和家人衣食无忧,生活非常安逸、舒适。国外有投资者期望与他合作,他完全可以提供技术办厂,也可以出让专利取得丰厚的股票期权。但令很多人意外的是,施正荣却选择带着自己的发明专利、带着家眷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对他的选择,许多亲朋好友都不理解。但施正荣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回国创业更能体现自身价值。他说:“中国的光伏产业在国际上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我有能力改变这种现状,为什么不为祖国和人民做点事呢?”
“在家乡这块希望的热土上”
2001年春天的无锡风光正好,但是施正荣却无心欣赏。“现在想想真是后怕,当时要什么没有什么,风险真的很大。” 施正荣说。的确,在尚德起步阶段,除了施正荣的十数项专利和几十万美元外,几乎一无所有。后来在无锡市政府的协调下,无锡小天鹅公司等8家企业共同融资,终于竖起了“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的大旗。
公司虽然成立了,但当时业内对光伏产业并不看好。在最初艰难时,尚德有两个月发不出工资,要靠股东担保、银行贷款才勉强渡过难关。施正荣在创业的道路上,并没有走不同于常人的路,同样也是一路荆棘。
在最初的6个月里,施正荣集中全部精力进行建厂工作,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第一期工程10兆瓦电池生产线和8兆瓦组件生产线的全部设备采购。他一笔笔地勾画出尚德公司未来的蓝图。
在设备到达后的两个月里,施正荣从早到晚,天天和设备滚打在一起。“当时我觉得走路连脚后跟都疼。当第一台设备在众人的怀疑声中顺利生产时,我第一次看到了别人信任的眼神。” 施正荣回忆说。2002年7月,第一条生产线的设备全部到位,他亲自上阵安装和调试设备,同时带头只拿四分之一的工资。2007年9月调试成功,生产线顺利投产,其生产的多晶硅太阳电池的转换率超过了当初他向董事会承诺的14%,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不断创新创业是个系统工程,投产只是一个起步,产品销售是更重要的环节。为了寻找市场,他在国外一待就是几个月。当大把大把的订单从海外飘向尚德时,施正荣知道,自己在一步步走向成功。“当初的感觉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真要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我可以在家乡这块希望的热土上施展才华了。”至今回忆起来,施正荣还有点激动。
2003年的扩产和2004年的再扩产,使尚德的业绩翻了20倍。
公司规模壮大后,施正荣开始考虑上市。他先是考虑了香港证券交易所,但令他意外的是纽交所董事总经理马度的突然造访。“你是中国最大的太阳能企业,理所当然要到世界最大的资本市场融资。”当时才下飞机的马度语速飞快,一脸急切。马度的诚意感动了施正荣和董事会。
2005年12月14日,纽交所前,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无锡尚德挂牌上市。按照当天收盘价计算,施正荣身价跃升至14.416亿美元。这一天,纽交所总经理破例批准,尚德的庆祝晚会可以在交易大厅举行。那里的交易员说,好久没看到这么热闹的场面了,像一壶翻腾的沸水。
“一个人决定做一件事不容易”
尚德公司所从事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与光伏发电系统的生产销售是全球光伏产业的一部分。在全球不可再生能源渐趋枯竭,电荒席卷中国乃至全球的大背景下,生产“采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发电产品,自然是前景无限光明。
德国等欧美国家,太阳能利用方面已发展到居民购买太阳能屋顶发电系统,安装在住宅顶层,白天把生产的电能卖给并联电网,晚上再把电买回来;居民已从电能的单纯消费者,变成生产者+消费者。而中国利用太阳能发电几乎是空白。人多资源少的国情,决定了太阳能发电在中国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敏感的施正荣看到了这个机会,然后就开始了行动。
事实上,施正荣曾多次表示,尚德的成功并不在于给他个人和身边的人带来多少财富,而在于推动对于新能源及其前景的认识,在于造福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
“如果再过20年各国政府还不关注寻找新的可再生能源,可能到时候连寻找可再生能源的能源都没有了。”施正荣说。目前,施正荣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推动中国的太阳能发电产业,利用太阳能协助解决中国的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好在中国本土的光伏产业商业曙光已开始显现。2004年3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视察尚德公司后非常明确地指出:“太阳能技术关系到中国的能源战略,要大力发展这一产业!”2006年开始,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已经正式生效施行。而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场馆“鸟巢”工程中,人们也已经有机会体验施正荣的绿色能源。尚德已和有关机构签署协议,投资1000万元为“鸟巢”安装一套完全自主研发、总装机容量为130千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对于尚德目前所得到的一切,施正荣看得很自然,“我每天照样去实验室做研究,同时也要跑市场。尚德尽管目前跻身世界太阳能行业的前六位,但离排名第一的夏普仍然差距很大。我能成功只能说我是幸运者。”
科学家出身的“海归”实业家施正荣,或许代表着中国经济发展未来的某种精神,我们期待它发扬光大。
(摘编自《第一财经日报》、《证券日报》、《中国企业家》、《新京报》、《无锡日报》、人民网等媒体)
(作者:宗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