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鲁达的炮

  1937年,智利著名诗人巴勃鲁·聂鲁达(1904—1973)离开战火纷飞的欧洲回到祖国,可一踏上智利的土地,他就嗅到了一股浓浓的法西斯主义气息。其时,德国军队在欧洲战场节节胜利,祖国的“强盛”让居住在智利的大批德国后裔“扬眉吐气”,而将日耳曼民族引领上“复兴”之路的希特勒,自然成了这些海外侨民的崇拜对象。
  希特勒虽没费一枪一弹,但他的肖像早已“占领”了智利的各大城市,即使在荒村小镇,也随处可见他那神气活现的面孔。
  那时聂鲁达正在创办一本名叫《智利文学》的杂志。一天,他到智利南部的一座小镇和当地最富有的农场主商谈赞助事宜。这位自称是聂鲁达粉丝的农场主非常豪爽,见到偶像后立即将许诺的赞助款悉数支付。走出农场主家,聂鲁达来到一家杂货店,准备用小镇上唯一的一部电话和副主编通话。这时,细心的聂鲁达突然发现,杂货店老板故意将电话机放在一个特别高的位置上,使每个打电话的人不得不高举手臂,而电话机的正前方,恰好贴着一张希特勒的肖像。这意味着每个来打电话的人,都不得不向希特勒敬礼。
  聂鲁达不禁打量起杂货店老板,不出所料,这是一位长着一张典型的日耳曼民族脸庞的德国移民,虽然年老体衰,但脸上满是强硬与挑衅。一股怒火顿时升腾起来,聂鲁达想砸掉电话,或者把墙上的希特勒肖像撕下来,但他想了想,冷静下来。
  “先生,请将电话机放低一点。”聂鲁达不卑不亢。
  “没法放低,它一直就那么高。”杂货店老板一语双关。
  聂鲁达明白,和这个老头斗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愤青式的民族主义,只能让事情变得更糟糕。他平静地拿起话筒,一边向希特勒“致敬”,一边对《智利文学》的副主编说:“很顺利,钱筹到了。”
  “那我们的杂志不是很快就可以出版了吗?”电话那端传来了惊喜的声音。
  “是的。不过,杂志的名字得改一下,叫《智利曙光》怎么样?”
  “这个决定是什么时候做出的?”副主编不解地问。
  “就是现在,就在我拨通电话的这一刻。”
  “好的,一切听您的吩咐。不过,新杂志的定位又是什么呢?”
  “很简单,把它做成一门炮。”
  “炮?”副主编更加迷惑不解。
  “是的,一门炮,一门文学大炮,我们要把智利人民心中的全部愤怒,都射向正在把别的国家一个一个吞下去、或许很快就要吞掉我们的法西斯主义。”聂鲁达神情激昂地说,然后扔下怔怔地望着自己的杂货店老板,扬长而去。
  一个月后,《智利曙光》出版了。随后,聂鲁达又于1937年11月7日在首都圣地亚哥召开了智利知识界反法西斯联盟大会,并当选为主席。在他的领导下,联盟很快成为智利反法西斯斗争中最重要的文化机构,不仅有力地支援了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斗争,而且有效地阻遏了法西斯毒液在智利甚至整个拉丁美洲的蔓延。
  (花恋蝶摘自《润》2009年第5期)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