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中旬,街上就开始张灯结彩,商店橱窗里摆上了圣诞老人、圣诞树,节日购物开始热身了。
一时热血沸腾,买回一堆东西,当礼物送人别人不见得喜欢,留给自己往往后来又看不上,就是这样,还是忍不住往商场跑,好像商店遭劫我们恰好路过不顺手牵羊有些对不住自己。再说,有各种理由可以让我们消除挥霍浪费带来的负疚感。
而去年11月30日,我在英国遇到了一天“不购物日”。
那天是星期六,购物的黄金时间,我在高档百货公司琼·路易斯溜达。在试一双100英镑的鞋时,大吃一惊。鞋里塞了张纸条,写着:“别买我!”不会有什么阴谋吧?我吓得扔下鞋就往门外跑。
刚出店门,一个“警察”就递给我一张单子,惊魂未定,仔细瞧,是“不购物日”罚单。不明白,有人居然会把“购物”这种平常行为上升到道德的高度。
“不购物日”?商场门口可让我开了洋荤。有人装成信用卡,做一些恶心的动作,讽刺信用卡公司的盘剥;一哥们儿扮成上帝,后面跟了一群人在发传单;一群人戴着动物面具,伪装成狂热的拜金分子,冲着商场膜拜……
“不购物日”(Buy Nothing Day)在英国已经有10年历史了,组织者是一个松散的环保、和平、反消费行为组织。这个组织每年定一天为“不购物日”。
活动的组织者在电视上对记者说:“我们的目的是希望人们少购物,多享受生活;希望人们过一天简单的生活,和家里人在一起,给他们爱和亲情,这比单纯为他们花钱要好。”组织者说,这是他第三年筹划这事儿,有种粗鲁的趣味和胜利感,效果要好于强硬的反对行动。
在我看来“不购物”活动确实有些闹和粗鲁,不过“蓄意粗鲁”是英国人的一个特点。实际上这活动很风趣、很温情。它没有战斗性,不发表激进的声明,也不砸商店、烧汽车。确实很像一天的“假期”,也可以看做是一场派对——如果有兴趣可以坐在街上的沙发里,和别人交流不为商品所困扰的轻松自在。这样做,确实能够赢得支持,有的商店店员也参加活动,把宣传品放在店内的柜台上。
“不购物日”最早在加拿大温哥华兴起,发起人卡拉·莱欣一直在广告界从业,后来厌倦了商业文化,创建了一个公益组织。这个公益组织在1991年联合温哥华的一些大商场,提出“顾客是上帝”并不是尊敬顾客,而是商业陷阱,举行了第一个“不购物日”。这个观念和运动很快传遍全球。这个组织还发起了“关掉电视一周”和“一天不看广告”的运动。
美国的“不购物日”是11月29日,感恩节第二天。这天是一个全国公共假期,也是传统的圣诞消费季节的开始之日。后来又发展出“不购物的圣诞节”运动。
和英国相比,美国的“不购物”带有宗教色彩。活动组织者批评道,礼拜天早上的时间本来是留给上帝的,但现在很多人却要去大型超市做上帝享受零售商的礼拜。也许是这个原因,美国对这个运动不那么宽容,ABC、CBS、NBC等电视台每年都拒绝播“不购物”广告,认为鼓动人们不要消费会扰乱美国现行的经济政策。新闻评论员也说,只有人民保持强劲的消费力,美国经济才能走出9·11后衰退的阴影。
就像淘气的孩子,家长管得越严,孩子淘得越凶。美国的“不购物”活动远比英国的更生猛。大商场里挂满巨型标语;有些人临时租了些摊位,号称“不卖”,只出售希望和欢乐;有人装扮成神父,在商店外主持粉碎信用卡的弥撒。
我更喜欢英国人做这事儿的风格,纯粹是出于环保主义。参加者很多是素食主义者,坚决不开车。参加活动时带上头天自制的三明治,骑着自行车就来了,做到今天不花一分钱。
我问,如果特想花钱,怎么办?捐到慈善机构去。他们回答。
(作者:李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