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令自己快乐

过去七十年,研究人员致力研究幸福和不幸福的人,终于归纳出一些主要因素,以下列出最主要的九种。
  
  一财富
  
  金钱可以买来一点幸福。但是,一旦有了衣、食、住所,金钱就没有那么重要。
  科学家发觉,平均而言,富裕的人会感到更幸福。但是,金钱与幸福的关系很复杂。过去半个世纪,工业国家的人口平均收入激增,但国民幸福感没有变化。一旦生活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你就要比朋友、邻居、同事等有更多钱,才会因金钱增多而感到幸福。
  “金钱可以换来地位,地位又让人感到开心。”英国考文垂大学经济学家岳安鲁说。有些人可循其他途径取得地位,比如科学家或演员,所以他们有时不介意薪资较微薄。
  
  二欲望
  
  你要得到多少才会满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乔治王子城北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教授米亚历曾向三十九个国家的大学生做调查,请他们以数字为自己的幸福程度打分,又问他们距离“满足”还有多远。他发现,那些欲望大大超出其所有的人,和欲望与其所有差距不大的人相比,幸福感要弱些。凭这种差距测定个人的幸福感,要比凭收入多少准确五倍。
  这一“欲望差距”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人薪水增加了,却不会感到更加幸福。大多数人不仅只求满足生活需求,还想拥有更多东西。
  罗博民意调查机构过去二十年多次做调查,要美国人把自己认为是“美好生活”必需的东西列出,发现许多人拥有的东西越多,开列的清单也越长;所以美好生活总是可望而不可即。
  
  三才智
  
  聪明人是不是比其他人快乐?研究这问题的人不多,但调查显示,他们并没有快乐些。这似乎有些奇怪,因为聪明人赚钱往往比别人多,而富有者一般比较快乐。
  有研究人员认为,聪明人的期望高,因此,未能达到最高的成就,会感到失望。另一解释是,智商测试得到高分,只是因你懂得的字较多,脑子也较能转弯,但这与你和他人相处的能力没有什么关系。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狄艾德说:“也许,社交智慧才是幸福的关键。”
  
  四遗传
  
  人是不是天生快乐,或天生不快乐?明尼苏达州立大学行为遗传学家赖大维相信,快乐的感受,一半由生活状况决定,另一半则被某个“固定点”左右。这固定点有百分之九十系于遗传因素。经历了大悲大喜之后,我们的情绪就会回到这个固定点。赖大维说:“我们的幸福大致由基因决定,但是,要浮在这一点之上,还是沉在这一点之下,取决于我们以至我们父母的见识和修养。”
  赖大维发现,快乐程度的差别,有百分之四十四至五十五受遗传因素影响,而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等所起的作用,至多不过百分之三。
  要自己比天生性情开朗些还是沉郁些,取决于自己。研究证明,外向的人比一般人开心,比内向的人更开心得多。而一般人心情好的时候,会较为友善。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的顾迈克发现,看喜剧后,一般人会较为健谈、开朗;看悲剧则不会。理论上,即使天生忧郁的人,也能使自己乐观些。
  
  五容貌
  
  先说不大好的消息:容貌较好的人的确会快乐些。狄艾德让人为自己的容貌打分,发觉美貌对主观的幸福感实在有影响,只是影响不大。
  原因也许是:美貌的人会获得较好的待遇。但可能还有更复杂的原因。最好看的面孔也是最匀称的面孔,而匀称往往是基因优秀、免疫系统健康的结果。因此,貌美的人可能是因为健康而比别人快乐。
  即使你并不很美,但只要你认为自己好看,也会使自己快乐些。可惜,女性多认为自己太肥胖,而男人则多担心自己太瘦弱。
  
  六感情
  
  在印度加尔各答街头或贫民窟里生活甚至当娼妓的人,该是最悲惨的了,但是,尽管生活在贫穷、污秽之中,他们的开心程度远远高于一般人所能想像。
  狄艾德访问了加尔各答无家可归者、贫民窟居民以及娼妓八十三人,评量他们的生活满足感,以两分为及格,得到的总平均分是一点九三,与该市中产阶级学生的二点四三分相差并不太远。贫民窟居民的幸福感,比无家可归者和娼妓都要高,达到二点二三分,和那些学生相比,差异不大。
  狄艾德说:“这证明社会关系对幸福感不无影响。”他指出,上述三类穷困人士在家庭(二点五分)、朋友(二点四分)等项目上得分颇高。贫民窟居民比其他两组人快乐,也许归功于传统大家庭之间的关怀与互助。
  
  七婚姻
  
  美国研究人员分析了四十二个国家的调查报告,发现已婚者比独身者快乐。
  两者的快乐程度明显有别,只是相差不大。问题是:婚姻让你快乐,还是乐观的人多数会结婚?
  也许两个答案都对。根据一个以三万德国人为对象、为期十五年的研究,狄艾德和他的同事发觉,乐观的人结婚、保持婚姻关系的比率较大。而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结婚,改善自己的心境。婚姻的影响大约在“大喜日子”之前一年开始,然后持续至少一年。
  对多数人而言,满足感确实会逐渐退回原来的底线,但研究人员认为,美满婚姻可以产生永久的积极影响。而性情较忧郁的人结婚后,幸福感会较大。
  结婚证书似乎有点神奇力量。根据研究,同居没有正式结婚那么令人快乐。岳安鲁说:“同居双方缺少安全感,因此幸福感也较低。所有研究都证明,缺乏安全感不利身心。”
  
  八行善
  
  根据几项研究,快乐和行善有关。不过,人是因为行善而开心,还是因为开心而行善,也实在难以决定。
  高瞻士是洛杉矶玛莉曼特大学的经济学家。他试图通过实验来判断因果关系,招募了一批志愿学生回答问卷,最后给予其中一半人十美元,另一半则分文不给。
  他告诉那些得到报酬的人,可以和未获酬劳的人均分。他发现,整体而言,较快乐的学生较为愿意把钱分给他人。但是,把钱均分的学生,幸福感不但没有即时增加,反而稍减。
  高瞻士还发觉,与他人均分金钱的学生,多数较重视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他认为,虽然一两件善事不能使人感到开心一点,但多行善事,心情自然会舒畅一点。
  
  九年纪
  
  年老也许并不如想像中那样糟糕。
  “衰老带来了那么多问题,老人怎么可能快乐呢?”这是加州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劳拉的问题。
  在一项研究中,卡劳拉向一百八十四名十八至九十四岁的志愿者各发给一部传呼机,一个星期之内每天五次询问他们当时的心情,要他们填写情感问卷。
  老年人说“快乐”的比率与年轻人相当,而说“不快乐”的比率则比年轻人少。
  为什么老年人更为快乐?有科学家认为,年纪大的人明白生活艰难,已懂得处之泰然;又或者他们较为踏实,不会追求不能实现的目标。卡劳拉相信,随着时间越来越少,老年人已学会只关注开心的事,不理会不开心的事。
  卡劳拉说:“人不仅知道自己拥有什么,还知道这刻所拥有的不能永远拥有。比如说,八十五岁的人跟伴侣吻别,可能比二十岁的人跟伴侣吻别更显情重。”
(作者:何 博等)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