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地处北欧,自然风貌丰富多样,景色壮丽优美。灰色的山岩、碧蓝的海水、暗绿的树木、低悬的云彩……夏日太阳不落,多不胜数的瀑布将那清澈的山泉注入大大小小的山溪,一群群洁净鲜活的鱼儿在溪水中嬉戏,那美景让人见了心旷神怡。
自然与金钱
挪威神奇的大地给予挪威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然而,你要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挪威人,而且选择筑路这一职业,那么你宁愿出生在世界上任何国家,独独不能出生在挪威。试想,这连绵不绝的山岩被无数峡湾所阻隔,其中最长的峡湾可以延伸到内陆达2000多米,外加风霜雨雪的侵扰,这对筑路工人来说,无异于地狱,而对于在这些崎岖、陡折的山道上乘车旅行的旅人来说,同样艰难。所以,挪威居民长久以来的主要交通工具自然是船舶。
闻名于世的意为高速交通的“修塔格流塔”将狭长的挪威连结成一个整体。外国游客认为在挪威乘坐“修塔格流塔”旅行是令人称道的享受。但是,最为舒适的交通工具应该是轮渡。短途轮渡很多,只要你不嫌麻烦,它们会载着你渡过一个个峡湾,把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
若不是大约30年前石油突然给挪威带来巨大的财富,挪威人很可能就这样一直与轮渡和海轮打交道。挪威人苦于不知如何花钱。如果政府要使用卖石油得来的钱,那么国内必然出现急剧的通货膨胀,人们肯定不可能花光这些钱。作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挪威与其他许多国家不同,现有的财富是社会各阶层大体均分的。所有石油都由国有石油公司控制,国家控股约达80%。另外,渔业税收数额也很巨大。
“无效劳动”的纪念碑
挪威政府在道路修筑方面投资巨大。挪威国内出现了许多隧道和跨海大桥。修建隧道和跨海大桥耗资巨大,而且需要当地居民付出艰辛的劳动。他们在悬崖上开凿隧道,而且早先又无专门的工程机械。最著名的工程就是弗罗姆铁路。
弗罗姆铁路约长20公里,西起松恩峡湾,东接奥斯陆-卑尔根铁路,列车全程运行大约需要1小时。沿途风景美丽如画。修筑这条短短的铁路耗时约20年。工程技术人员为了改变途中遇到的一条河的河道,专门开掘了一条曲折的导流隧道,其起点与终点的高差相当于多层楼房的高度。许多路段低到海平面,高到866米的山巅,而且斗折蛇行,为铁路建筑史所罕见。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道路建成投入营运后,却没有实用价值,近年只用于旅游。
最长的隧道
如果说弗罗姆隧道以其工程浩大、劳动强度巨大、施工机械简陋、使用价值有限而让人惊讶,那么勒尔达尔隧道恰恰相反。后者正是讲求实际和高度组织性的典范。勒尔达尔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山中公路隧道,全长约达24.5公里。若干年前,出售石油积攒了巨额资金之后,挪威政府决定改善国内的交通体系。为了在冬季气候恶劣、轮渡停航时保证奥斯陆与卑尔根之间交通顺畅,决定在最险要的地段开凿隧道。
勒尔达尔隧道则是其中最令人惊叹的工程建筑。隧道内部采用多种不同的照明方式,保证司机在单调乏味的行车途中不致出现危险的麻痹。功率巨大的通风设备能自动向整条隧道输送新鲜空气。隧道内每隔6公里就有一个很大的侧洞,一旦发生事故,即使大型货车也能掉头返行。隧道昼夜有人监控,经常维护保养,因为隧道经受着巨大的山体压力,塌方和发生火灾的几率也很高。因此,确保安全是隧道管理人员关心的重点。
卑尔根的雨
卑尔根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在遥远的往昔,许多德国人来此经商,挪威的鱼干也是从这里运往欧洲各地。该市有不少博物馆,可以让人们了解该市光辉的历史。杰出的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就出生于这座城市,该市设有他的纪念馆。
卑尔根一年下雨的日子几乎可达275天。只有在雨天才能认识真正的卑尔根。在这里你才理解什么叫雨脚如麻、大雨如注。雨水能渗透挪威最细密的雨衣,空中始终悬着水雾。
不过,卑尔根人完全适应了这种天气。咖啡馆里的姑娘看到从头到脚裹得严严的外国游客,准会乐得哈哈大笑。当地居民会认认真真地跨越路上一个个水洼去上班,一年这么多雨天早已让他们适应了。挪威别的城市居民常常风趣地说,只要看到脚上长蹼,必定是卑尔根人……
卑尔根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突然响起又突然消失的鼓声。鼓声发自鼓手队,少年鼓手不管刮风下雨都要练习击鼓。这个传统始自19世纪50年代,那时首次出现身穿制服、肩背玩具步枪、踩着鼓点训练步伐的一队队孩子。如今,卑尔根拥有12支男孩鼓手队,1991年起又出现了若干女孩鼓手队。年轻鼓手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充分的准备,参加每年一度于5月17日举行的挪威独立日的庆祝活动。每个鼓手队都有自己独特的制服和传统,加入鼓手队是无比光荣的事情,因而也特别不易。连绵不绝的雨中传来阵阵鼓声,给人一种虚幻缥缈的感觉。
照理说,在卑尔根这样让人忧愁、烦闷的环境中,借酒消愁在所难免,可是众所周知,挪威酒精饮料卖到天价,这里很少有人酗酒。偶尔遇到一两个醉汉,很可能还是境外来的游客。
萨尔斯特莱门大潮汐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潮汐,位于挪威中北部的博德市附近。在大约6小时内3.72亿立方米的海水从挪威海涌入斯基尔斯坦德峡湾。峡湾入口处约宽150米,水深约31米。如此巨大的水体形成长约3公里的急流,时速达40~50公里。在高潮时,出现一个个直径为10~15米的大旋涡儿。涨潮开始至最高潮时刻,水面差高达1米。朔日和望日,此处的潮汐最为剧烈。退潮时,这条短短的大河回头奔向大海。
游客可以站在跨海大桥上,欣赏这神奇的自然景观。桥下成千上万的鱼儿在狂欢,数千海鸥在旋涡儿里叼鱼,几十个钓翁手持鱼竿在垂钓。此处海水含氧丰富,加上峡湾狭窄,聚集着不计其数的鳕鱼、鲱鱼和其他鱼类。峡湾最深处约达500米,因此其中栖息着各种深水鱼类。每遇适宜天气,深水鱼即离开底层上浮,潮水便裹着它们进入近岸水域。由于压力骤变,鱼儿顷刻死亡,成为海鸥和渔民唾手可得的猎物。萨尔斯特莱门真是一个令人称奇的地方。沸腾的旋涡儿、鸣叫的海鸥、嬉水的鱼儿、欢乐的渔夫,这一切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图。
宏伟的冰川
挪威不仅峡湾众多,而且是冰川的故乡。最负盛名的是福尔格丰冰川,面积约达213.62平方公里。此处冰川的景色美得让人难以置信。厚厚的冰层泛着蓝莹莹的幽光,缓缓伸往峡谷深处,消失于神秘莫测的雾霭之中。挪威有一项娱乐活动:人们滑进冰川蓝幽幽的大裂缝,再脚登冰爪,手持登山杖,从对面爬上来。据说要学会这种娱乐活动,得花两三年时间。
奥斯卡家族的实用物品博物馆
顺便说一个挪威特有的故事,这个故事听起来像童话,可它却是真人真事。很久很久以前,在挪威的博德城,有一个男孩叫奥斯卡。他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很幸福。他勤奋好学,特别喜好收藏,什么旧缝纫机呀、刨子呀、儿童玩具呀,他都收藏。
战争爆发了,德国人占领了博德城。德国人在离他家百米处建立了集中营,用于关押俄国战俘。这些战俘每天晚上都要唱歌。过了一个月,德国人再也不许俄国战俘唱歌,还强令住在集中营附近的挪威居民搬迁。可是奥斯卡永远记住了那些歌曲。此后他终生都在收集圣像。他说,这些圣像也会唱歌。集中营里的俄国战俘偷偷画了些素描画,想用画换点食品。奥斯卡回忆说:“很难接近集中营。”但仍有几幅画成了他的收藏品。
奥斯卡成了画家,他曾就学于特隆赫姆,又曾到奥斯陆、哥本哈根的艺术学院学习。后来回到博德。1985年,他率同样也是艺术家的一对儿女开始建造房屋。于1988年开办了艺术画廊,并将其定名为“88工作室”。
走进这个别具一格的画廊,只见左边墙上挂满了俄罗斯的圣像画,其他墙上则是博德当地画家的作品。地下室就是实用物品博物馆,这里有数十副旧滑雪板,有各种刨子、斧子、旧鞋子、老明信片、旧画册、旧煤气炉、坏录像机、上世纪的小渔船,甚至还有一口棺材。挪威过去有个风俗,死人均在春天安葬,要是冬天死了人,先将尸体撒上盐,等到春天再下葬。所以,看到棺材并不奇怪。为什么这些展品会给人造成如此强烈的印象?看来是因为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实用物品。寻常百姓用过的工具坏了以后不是一扔了之,而是进了博物馆,摆在显眼的位置,这一切使人产生一种尊重物品的奇怪感情。东西用旧了,似乎再也没用了,但不该随便抛弃,就像不能抛弃老朋友。你瞧,这里摆着一排排各个时代的熨斗、各个国家的空酒瓶,他们正等待游客朋友来参观呢。
奥斯卡的儿子雕塑家小奥斯卡总会在送别游客时说:“随便什么时候再来,我们24小时都接待,只是别忘了事先来个电话。”
(作者:胡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