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倒影三十年

“小花”绽放,温暖银幕
  
  1978年,一首曲调优美歌词淳朴的电影插曲《妹妹找哥泪花流》传唱大江南北。30年后,这首歌依然是人们记忆深处的抒情经典。而这首歌的出处,正是一部名为《小花》的国产影片。《小花》,因其对战争题材的人性化表现和清新的表达方式而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而刘晓庆和陈冲也从这部影片开始走上明星之路。应该说,《小花》代表了一个新的文化及娱乐时代的开始。
  文化解禁,使得一大批以政治反思为题材的“伤痕电影”纷纷出现。其中,《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泪痕》、《巴山夜雨》等都是当时人们追捧的影片。在诸多“伤痕电影”中,谢晋导演的“伤痕三部曲”《天云山传奇》(1980年)、《牧马人》(1982年)、《芙蓉镇》(1987年)无疑是佼佼者。这些影片以前所未有的勇气,从政治、伦理、道德的角度分析历史教训,引起了刚刚从政治灾难中走出来的国人的强烈共鸣。
  1981年出品的影片《小街》一反“伤痕电影”的凝重,以两个青年男女淡淡的爱情故事折射出“文革”的残酷,其清新伤感的基调以及开放式的结尾引得人们争相观看,其中的电影插曲《妈妈留给我一首歌》得以广泛流传,而张瑜在影片中因剧情被剪的“小子头”也成为年轻人追逐的时尚。
  80年代电影的另一个主旋律,是反映改革开放后青年全新的精神面貌。那个时候的年轻人,因为改革开放而对生活充满热情,《赤橙黄绿青蓝紫》、《街上流行红裙子》、《快乐的单身汉》、《今夜星光灿烂》、《逆光》、《都市里的村庄》等影片,多以改革为背景,穿插都市青年的恋爱故事,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改革开放也使得农村的生活形态发生了巨大转变,反映当时农村生活现状和农民精神面貌的影片,也受到了欢迎。比如《喜盈门》,以清新的画面、流畅的节奏和轻喜剧的欢快调子,成为当时妇孺皆知的热门影片。1984年的《人生》因贴近当时真实生活,反映了农村青年渴望城市生活的普遍心理而轰动一时。
  除以上所述的努力向真实生活靠近的现实主义影片,带有动作片痕迹的《神秘的大佛》、《红牡丹》以及真正的武侠片《少林寺》则引发了娱乐片狂潮。回首80年代,电影,几乎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成长史上都打下过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也许,80年代的电影导演是成就感和幸福感最强的幸运导演—那时候,任何题材的优秀国产影片都能引来在寒风中排起长队购票的观影人潮。
  
  “黄土地”走来的第五代
  
  1988年,一部色彩浓烈、充满着不羁野性的《红高粱》,一路喷着酒香,带着醉意,莽莽撞撞地冲进了柏林电影节,并获得当年的金熊大奖,这是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如此高的国际荣誉,而第五代导演也随之声名鹊起,成为中国当代电影史上最强势的导演群体。
  其实,早在1984年,第五代导演就以《黄土地》、《一个和八个》集体亮相。他们不满足于常规的电影语言,于是,人们看到了以往观影经验中所不曾有过的画面构图和色彩对比,并在这些作品对历史、对传统道德观的批判中,感受这批导演追求人性自由的集体诉求。《红高粱》中姜文粗犷狂放的嘶吼“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与摇滚歌手崔健的“一无所有”交相辉映,风行一时,共同表达出那个时代人们追求自由、追求独立个性的普遍心声。
  90年代前半期,陈凯歌的《霸王别姬》(1992年)、田壮壮的《蓝风筝》(1993年)和张艺谋的《活着》(1993年),标志着第五代导演的创作进入鼎盛时期。较之80年代初的“伤痕电影”,这些政治反思影片更具观赏性和史诗性,从中我们清楚地感受到,当时尚在壮年的第五代电影人,是如何敢于直面批判那段在我们不远处的历史。这一时期的第五代,有着对电影强烈的虔诚和文化使命感。
  
  第六代“长大成人”
  
  正当第五代导演渐渐落入“大宅院”怪圈之时,另外一批更年轻的导演正在悄悄成长。这批新人,普遍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成长于现代思潮大量涌入、文化氛围浓厚、理想主义风行的80年代,有着更开阔的眼界、更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更独立的思想及人格,并以他们与前辈不同的观察视角和叙事手法,成为新一代影人的代言人。而他们创作活动的丰富性和发展的曲折性,体现了剧变时期中国政治经济上的诸多特征。
  1993年,青年导演张元的影片《北京杂种》,再现了体制外艺术家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这部影片以鲜活的手法、粗砺的影像质感,进入国际影人的视野。与此同时,管虎的《头发乱了》(1993年)、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1993年)、章明的《巫山云雨》(1995年)、贾樟柯的《小武》(1997年)、王小帅的《17岁的单车》(2001年)、王超的《安阳婴儿》(2001年)纷纷问世,这些影片对当下的关注和对边缘群体的描摹,令人耳目一新。
  被称为“第六代”的这批导演,把目光更多地投向现实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鬼才导演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贾樟柯的《站台》、路学长的《长大成人》、张扬的《向日葵》、王小帅的《青红》、顾长卫的《孔雀》等影片,以各自的生活经历为叙事背景,从个体经历出发,或冷静或热情地再现曾经拥有的生活图景,从不同角度共同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生活,及社会巨变过程中人的思想和精神的蜕变。
  眼下,国产商业小片的发展悄然呈现出生机勃勃之势。小成本制作的黑色幽默故事片《疯狂的石头》(2006年),以其巧妙的叙事结构和娴熟的拍摄技巧造就了一个小成本商业影片的票房奇迹。《鸡犬不宁》、《我叫刘跃进》等小成本制作的商业片紧随其后,不仅具有让人轻松的喜剧元素,同时表现了现实生活的种种尴尬,使人们爆笑之余体味了人生的无奈与酸楚。另一方面,陆川的《可可西里》(2004年)、李杨的《盲井》(2003年)和《盲山》(2007年)等现实题材影片,也极大丰富了中国电影的整体内涵,为中国电影带来了题材、叙事风格的转变与差异。
  这一切,让人们对国产电影产生了新的期待。中国电影经历了30年的沉浮起落后,它的多元化盛景,或可期许。
  (列那狐摘自中青在线)
(作者:金 燕)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