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概括韩国

这是一个生活朴素而性格顽强的民族。
  这是一个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的民族。
  世界杯前,各界支援“国脚”上阵,电视新闻里屡屡出现的画面是:球迷们在制作泡菜,球员的妈妈们、奶奶们在制作泡菜,他们腌泡菜、切泡菜、袋装泡菜,装上车往集训地送泡菜。球员们笑着迎接泡菜。
  暑假回上海,有朋友问我:韩国人足球为什么踢得这么好?是吃人参吃出来的?我说但我只看到他们吃泡菜。
  曾经问过一学生:韩国人怎么这样钟爱泡菜,竟至于不可一“顿”无此君?他回答我说:泡菜帮助韩国人开胃。吃一口泡菜再吃饭,胃口很好,吃什么都是香的。原来如此!有泡菜开路,再单调、再粗粝的饭食在人们口中都变成了美味佳肴。若没有个好的胃口,纵有山珍海味,不是也白搭吗?因此,改善生活的首要,不是把餐桌弄丰富了,而是设法给人们一个好的胃口。
  一个族群,一个国家,若是有了贫富差别,这差别,大概首先表现在餐桌上吧!人吃的东西不同了,生活方式、思想方式、价值观念、美学趣味就会不同。人一富,或一贵,先自在口舌享受上与穷人划清界限。这可是最日常、最天然、最直接、最实惠的界限啊!
  一眼望去,韩国也有贫富差别,但贫富差别似也不主要表现在口舌享受上。穷人家孩子和富人家孩子带出去的“便当”,打开一看都差不多,都是泡菜,都是紫菜包饭。大学生上山行野营,吃些个生菜蘸大酱,吃些个韭菜饼,一个个津津有味、欢天喜地的,没听到谁因为吃得差要逃下山去。这不是政治教育、思想工作的结果,或者毋宁说是“家庭教育”的成果—即使那些很富有的家庭,吃的,也是这些东西。高级饭店,碰顶了,也不过烤牛肉、沙锅饭之类,旁边断不会遗漏那一撮泡菜。
  世界杯期间,韩国人看球,我看韩国人,看他们万众一衣,穿上红魔T恤;看他们万人空巷,通宵达旦;看他们万口同声,声震九霄。看他们场里场外、台上台下一样的锲而不舍,不屈不挠,非得争取到最后一秒钟不可,不到最后时刻决不罢休!这第一声呼喊和最后一声呼喊,一样响亮、一样高亢、一样的元气充沛。那些去现场去公园去十字街头、去呼喊去鼓劲去载歌载舞的人们,有贫有富,有贵有贱。没人要求他们这么做,没人动员他们这么做。他们中没有人说“关我什么事?”“又不多给我一分钱!”“我老早就晓得了,这样喊喊有啥用啊!”没有人发出不一样的声音。那些苍老的和稚嫩的声音汇成一个海啸。
  这可是现如今在别的国家很难看到的气象啊!
  我百思,得此一解:
  万众一心基于万众一食。
  举国上下,正是泡菜在“举”着这个国家的“上下”。
  如此,这些每天吃泡菜的青年人无不在车上给老年人让座。
  这些每天吃泡菜的中年人无不辛勤工作,以中流砥柱的姿态肩负起一个时代的继往开来。
  这些每天吃泡菜的老年人不在城里吃闲饭,哪怕儿女在城里富得流油,他们还是守着土地碌碌耕耘。
  正是这些吃泡菜的人,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会把自家的黄金捐给国家。
  正是这些吃泡菜的人,会在每年的三月和八月拒绝接待日本客人,一年两次提醒他们记住日本人所犯下的侵略罪行。
  正是这些人中的优秀子弟,踢球就一心一意踢球,下围棋就一心一意下围棋,可以一天顽强地训练十几个小时。
  ……
  这是一个朴素而快乐的民族。
  这是一个热情而顽强的民族。
  你可以不喜欢他们的饮食,但你却不能在他们古朴而健康的生活态度面前,无动于衷。
  (喻铭摘自《浸泡韩国》,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翁敏华)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