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上,追逐和平阳光

战斗机飞行员不是普通飞机驾驶员,是战机和武器系统的驾驭者。人机结合、两者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就是寒光闪闪的一柄利剑。因此,战斗机飞行员不仅要娴熟地驾驶飞机,还要立足于战场环境充分发挥战机、武器弹药和作战系统的最佳联合效能。
  
  最佳角度锁定海防工事
  
  现代空战中的战斗机飞行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一个多元的人工智能计算机,必须能够在武器系统和复杂目标之间进行精确而繁复的计算,力求达到用不同精确制导弹药对不同目标的稳定攻击。
  武器弹药的性能可以通过试飞、试射来完成,而要在实战中准确使用,就必须通过真实的战斗任务准备来探索和完善。
  一次实战演习中,作战参谋将几张任务攻击目标图放在我的桌上,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海防工事:三间平房大小,背靠海岛岩石,由于海风、雨水的侵蚀,已经与周边的岛体浑然一色。详细判断完目标的有限抗毁位置后,我选择了某型精确制导弹药,并结合战场环境确定进攻方案。
  演习开始,我与战友密切配合。到达战区,一眼望去,蓝色的大海风平浪静,我深深地吸一口气,与后舱聊了几句,调整了一下座舱气氛。
  “准备进入战斗状态!”战机立刻机动攀升,直至目标以最佳的角度被系统锁定。我们迅速完成精确瞄准和跟踪,计算机及时给出允许发射信号,“发射!”我按下扳机,“咚——”,弹药随即脱离载机奔向目标,目标上空顿时腾起一团蘑菇状的烟尘,工事顷刻被夷为平地。“漂亮!”指挥员传来令人振奋的赞叹。
  
  战机与商船桅杆擦肩而过
  
  多年飞行战斗的经验告诉我:作战中不能做无谓的牺牲,但要敢于牺牲。复杂战场条件下,要使用一切手段在突防中提高生存概率,哪怕是走在死亡边缘。
  一次突袭行动中,我驾驶战机到达转弯点,迅速下降,1000米、500米、200米……
  我驾机继续下降,气压高度表已经无法参考,无线电高度表指向红色区域,“嘟嘟”的低高度告警声从耳机传来。
  150米、100米、50米……飞机逐渐贴向海面,四周望去,如同处在盆地中央,远处海天交汇处已经高出我们许多,压得人透不过气来,白色的浪花不时向我们涌来,商船高耸的桅杆飞快地与我所驾驭的战机擦肩而过。
  顾不上这些,离目标越来越近。到达预定距离后,我立即接通干扰系统,发动机全速加力,战机以接近垂直角度携带多吨精确弹药快速跃升,到达预定高度后迅速反扣、俯冲、翻转、瞄准、截获、发射……几十秒时间,完成了一系列战术机动和攻击动作,按预定方案脱离。成功了。多少次进入,多少次又被锁定,终于有了全身而退的一次战绩。
  在我看来,战斗力的标准不是单一的武器操作能力,也不是外界的评价怎么样,而是在直面死亡的突防过程中,用平静的心态、稳定的手法去控制飞机和武器,自然地规避敌方的防御,达到攻击对手的目的。
  
  战机被强烈的气流抛上又跌下
  
  祖国的领空并不安宁,要维护国家领空安全,必须具备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在准备过程中,战斗机飞行员必须具备攻防兼备的能力,必须懂得“只有掌握进攻的飞行员才懂得防守,只有熟悉防守的飞行员才懂得进攻”。
  美军主导的近几场局部战争中,在敌方远程防空系统被摧毁、只有近程中低空防御系统的情况下,其空军在进攻战斗中基本上采用中高空进入攻击,达成了作战目的。
  在未来作战中,低空、超低空的机动突防需要勇气和智慧。不仅有飞机超低空控制性能、飞行员心理负荷、地面和海上低空障碍物等问题,更有随时被敌方防空武器击落的可能。超低空突防,每下降一米,离危险就近了一步,离被攻击就远了一点。这是矛盾的两面体,优秀的飞行员必须要找出一个最佳结合点。
  有一次行动中天下着大雨,气象雷达云图上,我的进攻路线处在一片紫红色区域。天气恶劣,却是摸索某型反辐射导弹性能的最佳时机。
  我锁紧安全带,按照计划毅然起飞。山区的对流天气使得飞机就像一叶轻舟在大海中漂泊,战机被强烈的气流抛上又跌下,头盔撞到了座舱盖上,驾驶杆几次都差点离手而去。座舱盖上雨水倾盆,机身表面布满静电火花。
  然而此刻,我与战友异常冷静,对飞机状态、战场环境和武器工作等进行再次分工。到达目标区后,我按照计划操纵战机下降,颠簸很强烈,无线电干扰严重,空地通话断断续续。情急之下,指挥员传来了“区域天气恶劣,控制好状态,随机处置”的指令。
  我和战友没有气馁,继续迫近低空,我明显地感觉到,垂直升降的气流随时可能将我们推向山地。但我想,为了战时少一份牺牲、多一次胜利,此刻,正需要我们锲而不舍、大胆尝试。只要我感到还可以控制飞机,就要继续推进,逼近……
  努力和付出换来了突破与成功。高空大雨如注,各类数据按照预先研究准备的过程一一出现在显示器上,当最后一项数据出现时,我兴奋地对后舱说:“值了!我们返回!”立即加满油门,拉杆跃升脱离,回转返航。
  
  精确奔袭百公里外目标
  
  隆冬。江南某机场。能见度不足2公里,一阵急促的电铃声:突击机组转进!
  我和战友从椅子上一跃而起,带上装具迅速奔向飞机,通电、开车、滑出。随着绿色信号弹的升起,飞机箭一般冲向蓝天!
  接到指挥所传来的目标区天气情况,我和战友协调了备份方案后,开始转弯下降。准确到达发射区后,检查武器系统,准备好导弹,再一次检查各类参数后,向指挥员报告:完全符合发射条件。指挥员命令:可以发射!按下扳机,瞬间,“轰”的一声闷响,飞机随之一震,一枚远程精确制导导弹闪过,直奔百余公里之外的目标。
  搜索、发现、跟踪,一连串动作,导弹准确穿越了只有3米多的防御洞库工事门缝,随即在内部爆炸。我和战友驾机安全返航后,指挥所告诉我们:洞里冒烟了。
  美军在海湾战争后的总结报告中指出:战争是靠人来进行的,灵巧武器还需灵巧的手,即使是世界最先进的武器技术,自身也不能赢得战争。可以说,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不仅得益于大量采用高技术装备,更得益于能够熟练驾驭高技术装备的作战人员。
  在我看来,当飞行员与弹药融为一体,即使在错综复杂的战场环境下,也能准确识别经过巧妙伪装防护的目标,实现真正的精确制导、精确命中。
  
  突袭“敌”地空导弹阵地
  
  未来战场环境瞬息万变,掌握信息、利用信息,成为现代战场条件下,战斗机飞行员完成作战任务的首要能力。
  “起飞”,随着指挥员的命令,我松开刹车、推油门、加力、抬前轮、收起落架,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向预定任务区飞去。
  此时,我和战友的心已飞到战区,敌情、我情、战场环境统统涌进我的脑海中。当我们准备协调工作时,耳机传来指挥所的新指令“目标转移,按预定方案,加强监视、等待参数”。
  我们知道,“敌”地空导弹阵地机动转移……不一会儿,指挥所将实时侦察到的“敌”方机动部署的导弹阵地参数与特征传了上来,我们及时修改目标位置参数,分析确定攻击方式后,随即改变航线和飞行高度,修改目标参数。十几分钟后,通过战术机动,我们顺利到达攻击区实施发射,并顺利返回基地。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空中呼唤、定点清除”战术,一刻也少不了战场信息的实时支持。
  然而,有效利用这些信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当飞行员进入一个全新的作战区域,就要通过战场实施侦测系统提供的新资料,立足最复杂的战场环境和最艰难的进攻路程,快速研究分析,准确判断,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定下最合理的攻击路线。
  进攻一线的战斗员必须走在信息化进程的前沿,不仅要熟练掌握空中格斗技术、娴熟运用各类对地精确制导武器,更要发挥其先进的信息优势,完成多种任务。
  (罗琦珊推荐)
  
  杨永飞,35岁,空军特级飞行员。某新型战机飞行员、指挥员和教员,安全飞行2000多小时,在2008年年底的某次演习中,杨永飞精准命中目标,创造了驾驶中国空军第三代战机发射精确制导武器全部命中的纪录。
(作者:杨永飞)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