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我正在俄罗斯留学。那一年的情人节,莫斯科很冷,气温达到了零下38℃,而且天空飘着雪。尽管如此,兜售玫瑰的小贩们依然不停地穿行于大街小巷,让这爱情的信物无止无息地燃烧,温暖着那些置身爱情中的人们。
我是个例外。那些玫瑰只会让我更加寒冷,因为我被失恋的旋风刮到了爱情的边缘。我开始怀疑,这犹如漫天飞舞的誓言的雪里,到底掺杂着多少谎言的碎屑?
我从伤心的咖啡馆里走出来,我刚刚在那里跟叶分手。多么具有讽刺意味,这分明应该是一个让情人们牵手的节日,而我们却选择了分道扬镳。我头也不回地走掉,我知道一切都结束了,就像身后的脚印,我走过,它们被厚厚的雪覆盖住,我忘记。
我漫无目的地走着,穿行在玫瑰和谎言的潮水中,无法靠岸。
“买束花吧,先生。”
一个穿得很单薄的老妇人用干枯的手轻轻拽了拽我的衣角。
“多少钱一束?”我随口问了一句。
“您看着给吧,感情是没法标价的,不是吗?”
我微微一怔,没想到她会说出这样一句让人寻思的话来。我抬头看了看她,冷风将她的脸冻成了酱肉般的颜色,却没有阻止她对我微笑。
她的小摊上摆满了红红的玫瑰,可是生意并不好。
我随手拣了枝玫瑰,想到自己失败的爱情,便往她那个装钱的纸箱里扔了一戈比。“我的感情就值这些钱。”我耸耸肩,无赖似的说。
那个数目相当于施舍一个乞丐。
我把花拿在手里,无人可送。我感觉到玫瑰异常刺眼,它似乎在用它的高贵嘲弄我。我将它奋力地向空中抛去,红色的花瓣随着雪花一起飘落在街上。
这时那个卖花的老妇人从后面追上我,我想大概是我的举动惹怒了她。“我可是在每一片花瓣上都许下了愿的,”她埋怨道,“你不该这样糟蹋鲜花。”
“可是,”我嗫嚅着,“再没有人要我的玫瑰花了。”我向她诉说了刚刚结束的爱情。
“去把那个惹你伤心的姑娘带来,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她用略带些命令的口吻说。
我有些犹豫,但还是拨通了叶的电话。叶冒着雪来了。
“孩子们,”老妇人说,“有一个我们这里家喻户晓的故事,可你们中国人未必听过。不嫌烦的话,我就给你们讲讲。”我和叶不约而同地点了头。
“卫国战争的时候,”她讲道,“我们这里曾经是战场。有一对刚结婚不久的青年男女,被迫要分离了,男的要去前线保卫祖国。临走前,他对她说:‘你就在这座房子里等我,我一定会回来。’
“战斗进行得很激烈,也很残酷。一年后,他们的家乡也成了前线。按照上面的指示,当地群众必须全部撤离,但她没走,她记着他们的约定,她要守在这座房子里,她要等他回来。
“她成了前线的一名护士,而这座房子就成了战地医院,她和战地上的医护人员一起冒着枪林弹雨,把受伤的战士一个一个地抬走,把死去的战士一个一个地埋掉。
“战争结束了,英勇的苏联人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损失是惨重的,全国都沉浸在哀悼亲人的悲痛里。她守在那座房子里,一年,两年,三年……她始终怀揣着那个希望。她说他一定会回来,她在房子里种下很多玫瑰花,把那座房子装扮得像天堂。她等着他回来,从一个少女一直等成一个老太婆……”
“最后她等到了吗?”我和叶同时问道。
“没有,可是那个希望就像一盏灯,坚定地亮着,照耀着她的每一个夜晚。”老妇人接着说,“这个摊子上的玫瑰花就是从那里摘来的,每一片花瓣上都有祝愿。我真不明白你们这些年轻人,这感情怎么说扔就给扔了呢?就像你刚刚扔掉的玫瑰花,看着让人心疼……”
我和叶都低下了头,我们彼此看到了对方微红的脸,两双手又叠在了一起。
我的脸忽然发起烧来,我为自己用一戈比买她的玫瑰花又随手扔掉而局促不安了。我感到自己就像想急切地飞起来的黑色的灰烬,到处是明晃晃的雪,到处是纯净的世界,只有我,这黑色的极不协调的灰烬——我想飞起来,可是没有风,我逃不掉。
我想到一个弥补过失的办法,我对叶说:“我们来帮她卖花吧。”
我们找到一块木板,在上面写下很诗意的一句话: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但相信玫瑰。
善良的人们纷纷前来,买走了一束束玫瑰。
天色渐暗的时候,我们的小摊上就只剩下两束玫瑰在燃烧了。
“这是天意,孩子们,”老妇人说,“你们看这最后的两束玫瑰,这是你们的,你们应该始终在一起,不是吗?”
我和叶捧起了那两束火焰一样的玫瑰,我们相互凝视的目光融化了很多雪花。我们从爱情的背面一步步地走回来,渐渐走到阳光明媚的早晨,渐渐走到布满草莓的春天。
老妇人把我们领进了一个天堂般美丽的房子,偌大的房子里到处都摆满了盛开着鲜花的花盆。
“难道那故事里的主人公就是您?”我和叶像发现了神话一般问道。
“不,她早已去世了。我已经是第十二个住进这房子的人了。她在临终时说过,不论谁住进这房子,都请替她履行等待的义务,别让那些玫瑰枯萎。”
老妇人接着说:“每年的情人节,我都会拿一些玫瑰花去卖。我想攒些钱把房子好好修葺一下,我待不了太久,我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我和叶几乎同时想到了要住进这房子中来,这里有生生不息的爱,它让一颗颗冰冷的心慢慢解冻,让所有的明天都温暖如春。在它的火焰里,我相信自己最终也会挺立成一株顽强的玫瑰,用誓言击败谎言,用真爱唤回真爱。
(弯月如眉摘自《新青年·珍情》2009年第2期,李晓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