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欺骗有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在本质上不诚实,会主动寻找欺骗的机会。比如,一个人经过自动加油站时会猜测那里有多少钱,如果盗窃会有多大的概率被其他路人发现,一旦被人抓住会遭到怎样的惩罚。基于“成本——收益”的计算,潜在的小偷决定自己是否要行窃。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性原本是诚实的,人们不会刻意寻找欺骗的机会,而是环境引诱了人。比如,人们参加会议时“借”了一支笔,享用了从自动饮料机里洒出来的额外的饮料,在财产损失声明中夸大被损坏的电视机的价值。为何这类不诚实事件普遍存在?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我和我的同事在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5所大学做了一项研究,我们“引诱”参与者在实验中欺骗。我们让参与者在5分钟内完成20道数学题,每答对1道题可以获得50美分。普通组参与者的答题纸被收回并评分,结果是,参与者平均答对4道题。实验组参与者在答题结束后,答题纸被立即粉碎,如此一来,我们就不可能知道参与者究竟答对了几道题,参与者就可以通过撒谎来得到更多的钱。结果是,实验组参与者声称自己答对的题目的平均数为6道,比普通组高出50%,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欺骗幅度为正常值的50%。换个角度看,参与者没能解决的题目平均为16道,而他们只对其中两道撒了谎,所占比例为12.5%。
实验的结果很有意思,环境的变化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的欺骗行为?首先,欺骗被发现的风险的变化并不会改变人们欺骗的程度。比如,允许参与者销毁一切可能表明自己身份的证据后,他们依然声称自己答对了6道题。其次,我们发现,如果在实验开始前要求参与者审视自己的诚信准则(如要求参与者签署诚信声明),则欺骗行为能够杜绝。最后,最令人震惊的一个结果是,如果答对题目的回报是筹码,随后能够兑换成相应的现金,那么平均欺骗幅度就会增加一倍以上。
实验结果揭示出人性中有趣的一些特点。在受到诱惑时,大部分人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诚实。另外,即使没有被发现的可能,大部分人也不会变成一个疯狂的说谎者,人的良知会对行为有所限制。最后,当欺骗的直接目的与现金分割后,欺骗幅度就会大大增加。非现金交换会极大地刺激人的欺骗心理,这种心理导致了操纵股价、虚假报表、关联交易等犯罪行为。
(冯坦之摘自《董事会》2009年第5期,喻 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