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搏:一个农民摄影师的西行漫记

一个纪实摄影师,徒步行走拍摄西部十多个省,历经十六载,坚持不懈,自费拍摄了几万张西部贫困及失学儿童的照片。在2006年国家出台全面免除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政策之前,他通过在各省市和高校自费举办影展的方式,现场为这些贫困儿童寻找资助人。通过“一对一”的助学形式,他已经使12860名贫苦的孩子得到社会好心人士的帮助,保证了这些失学和面临失学的儿童可以继续他们的学业,时至今日已经有200多个孩子考上了大中专院校,从而改变了命运—这个传奇式的人物就是王搏。
  
  梦想是希望的翅膀
  
  想想看,每年100元可以让一个小学生重返学校,300元可以资助一个初中生,1000元可资助一个高中生。想想看我们每年只需要少在餐馆吃一顿饭,少买一件衣服,少去一次卡拉OK就可以改变一个西部贫困地区孩子一生的命运,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这件事更有意义呢?正是这种简单的“算术”支持着王搏不简单的事业。
  王搏出生于天水市北道区甘泉乡高庄村。“我小时候可以说品学兼优,想读好书有出息,但是贫穷粉碎了我的梦想。家里的房子就用四根木头撑着,四处透风。我的少年是在饥饿中度过的。那时我一面砍柴赚学费,一面发狠读书。一直到我上初中,父亲患病,家里需要我这个劳动力,所以我失学了。”
  离开了学校,离开了书本,王搏开始学着耕田种地,为家庭分担一点负担。但是他的内心深处并没有失去梦想,他渴望学习的念头依然十分强烈。
  1989年,王搏看到了北京记者解海龙拍的那张“大眼睛”希望工程宣传照片,这也让他第一次知道了希望工程这件事。“当时我是这样想的,一张照片能传到这么边远的角落,引起社会的关注,为何我不能拍一些失学儿童的照片,让更多人更深入了解失学儿童的真实情况呢!”王搏说。
  说干就干。1989年底,他从天水麦积山的一个个体照相馆里买下了一部旧相机。“刚开始拍的时候,纯属瞎拍。照片没有艺术语言。自己感动,别人不为之所动。时间久了,我明白是自己不懂技术,不懂摄影艺术。”于是王搏开始不断地请教照相馆里的师傅,开始买书一点一点积累知识。买书、买胶卷和冲洗的花费加重了家庭的贫困。但已经结婚生子的王搏并没有放弃摄影学习,他还花200元上了中国摄影函授学院。
  为了支持王搏上学读书,他家里已断了炊烟,一家人三张嘴要指望他,于是王搏卷起袖子上山砍柴维持生计。“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在山上连砍了两天的柴,卖了3块6角。那时家里已经几乎不吃肉了。” 摄影是一个“烧钱”的爱好,对一个没有固定收入的农民更是“奢侈”。王搏一直不愿意随便对人说起自己家的拮据,完全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支撑着自己的梦想。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2月,王搏拍摄的甘泉乡杨家山的一组失学女童《重返校园》作品获得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少年报》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主办的“我要上学”摄影大赛优秀奖。当王搏拿着100元奖金去救助被拍摄女童时,发现她们已经离开学校出外打工了。“当时,我站在黄土高原上,凛冽的寒风让我感到悲痛无比。”王搏回忆说。就在这一天,他用这100元买了胶卷,他下决心要大干一场了。
  
  放弃了孩子就是放弃了我自己
  
  等待王搏的,首次是长达4000多公里的跋涉,其中的艰辛甘苦不言而喻。王搏上路时,一声不吭的姐姐悄悄地塞给他两个红橘子,在当时这是稀罕的水果。妻子也再三叮嘱路上小心。这些都让王搏感到莫大的安慰。王搏的行动主要采用纪实的手法,真实拍摄。他一般先和学校联系,由老师推荐介绍,然后亲自采访确认、拍摄和记录。一旦没钱了,王搏就回到家乡。然后借钱、卖粮,或者打工挣点钱,琢磨够维持一段时间了,就又立刻上路。
  王搏的经历乍看起来十分具有“浪漫主义”的气息。有时学生家长留他住一宿,吃点饭;有时他就在外面的荒山上过夜。为了节约时间,他一般都是早上四点就开始赶路了。这就是王搏的“工作”情况,然而里面真实的故事远远不止这般“洒脱”。
  王搏的拍摄工作遇到了不少阻碍与压力。由于王搏一没记者证,二没介绍信,仅仅以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身份深入学校拍摄,这其中的解释就要花上半天,而且别人还不一定相信。
  不过乡村教师和善良的人们给了王搏很多关心和支持。“常常被别人感动,自己付出再多也觉得不够。”王搏说。
  1998年5月17日,全国助残日。这天是王搏圆梦的日子。在兰州象征精神文明的东方红广场上,王搏的个人影展开幕了。尽管照片统一是5寸,没钱放大,但仍聚满了观众。当场就有25名孩子被资助。一位下岗残疾女工,自己已欠下外债一万元,却一再坚持救助了一名失学儿童。一个不留名的小伙子悄悄留下250元钱,写下“我的钱是给你买胶卷的,望你拍出更多的失学儿童”。这句话让王搏热泪盈眶。
  上北京办影展是王搏最渴求的心愿。他上北京的经费,还是变卖家里7亩麦田的收成凑齐的。不过让他欣慰的是,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的影展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1998年12月6日,《北京日报》、《北京晨报》、《北京晚报》等发出了消息报道。随后展览又在北京枫丹白露艺术俱乐部、中华女子学院、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举办,期间有840余名孩子得到救助。“我没有愧对自己。来北京,我只是想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救助。”王搏说。自此他一发不可收拾,在随后的7年多时间里,王搏在拍摄贫困失辍学儿童及乡村贫困教师的同时,在兰州、北京、广州以及网站举办了26次助学助教免费影展,首创“一对一”、“多对一”的协议。到2006年,王搏的壮举已连续了16年。16年来,累计共有12860名学子得到社会各界的资助,重返校园。其中有200多名考上了全国大中专院校。
  16年来,王搏徒步行走8万余公里,乘车10万余公里,支出自己打工与照相的全部积蓄6万余元,变卖口粮及农副产品12000余元,共拍摄访问了1000余所中小学36000余名贫困失辍学和面临失学的少年儿童。面对自己拮据的家境,他对家人充满了愧疚,但面对着承担家务而又手不释卷的孩子们,面对他们求学路上的无助眼神,面对着他们稚嫩面孔上显现出的渴望,王搏不能不为之动容流泪,不能不坚持下去。“如果只看到一两次,也许你很快就会忘记,但是如果设身处地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你就不会忘。我自己拿自己也没办法,已经走上了这条路,我心里全装着这些孩子,全装着他们的苦难,我不可能因为我失去了好多再回头,放弃了孩子就是放弃了我自己。”王搏的话里毫不伪饰自己的“自私”。
  
  感动中国的事业是真正的大事业
  
  自2002年起,王搏身边志同道合的朋友越来越多了。他在受到别人感动的同时,也在逐渐感动其他更多的人。从这一年开始,他的资助形式逐渐向网络化转变,实现了更为广泛的宣传和更高效的管理。至2005年,他们的第一个网站资助孩子数目已突破300名。2005年春天,在北京大学就读的一些同学自发组织了资助行动的义工志愿者团体,并且重新制作了资助网站。2007年9月,在已有项目的基础上,“爱心·王搏计划”与北京大学爱心社儿童组河北丰宁贫困学生资助项目合并重组,成立北京大学爱心社资助部,以此开展了更广泛高效的助学助教、图书募捐、实物捐助、心理辅导等活动。
  王搏计划的最大困难就是拍摄经费,因为他已经无法如10年前那样放下计划去挣钱,等获得经费再去执行计划了。在看到希望的同时王搏也感到内心的脆弱无力。然而幸运的是,在孤军奋战了16年后,王搏身边已有数万人加入了这个计划行动。尤其是现在还有几个北大正在攻读研究生的学子依然执著地坚持着,他们甚至用自己赚来的钱进行王搏计划行动回访。在问到这些北大志愿者的时候,他们都表示会始终如一地支持王搏。2006年6月王搏的“走进真实—感受西部农村教师的生活”摄影展在首都图书馆再次开展。这是王搏的第25次影展。与以往一样,王搏首创的“一对一”影展助教行动与影展同时进行。不少参观者边看边流泪,部分有能力的人甚至就在展览现场签订协议,以每学期500元的“价格”资助贫困代课教师。10天下来,已有460个参观者签订了这样的协议。
  以前的影展都是王搏自掏腰包而且基本没走出大学校园。这一次,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王搏得到了很多公益组织的关注。以前他的展览大多局限在北京的几所高校里巡回展出。但是,遇到了“NGO”之后,他的方式有所改变。首先是得到了福特基金会的资助,其次是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答应设立专项基金,让他的爱心行动“合法化”。甚至,著名学者、电视策划人杨东平还表示可以帮他找媒体宣传。另外,他认识了一个叫尚立富的老乡,他们都曾经用相同的方式办展览、做救助,而且,比自己年轻13岁的尚立富已经率先建立了一个非公募基金会。这一系列经历,激励了过去16年的默默无闻、独自坚持的摄影助教苦旅,他似乎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大事业正在他的面前徐徐展开。
  也许,有人会怀疑,这样一帮一的资助方式到底能够真正解决多少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本质问题。也许有人会问,在2007年中国全面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政策实施之后,王搏的事业又该何去何从?这样的疑问让我们不由得想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场暴风雨过后,成千上万条鱼被卷到一个海滩上,一个小男孩每捡到一条鱼便将其送回大海,并不厌其烦地捡着,一位路过的老人对他说:“孩子,你一天也捡不了几条。”
  “我知道。”孩子头也不抬地回答。
  “那你为什么还这样做?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孩子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小鱼扔向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起码我捡到的鱼,它们得到了新的生命。”
  是的,对于成千上万条鱼来说,救起一条不过是千万分之一的成就,但是对于这被救起的鱼来说,它获得的就是百分之百。王搏做过了,而且还在做。他对这个世界的付出是百分之百的爱,他获得的是整个世界的感动。他的行动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无论是直接受到过资助的,或者资助过别人的。王搏的行动逐渐唤醒了人们心底的同情和关注,我们仿佛从他照片里聆听到了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感受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改变贫穷窘境与命运抗争的渴望。无论由王搏发起的爱心计划将来走向何方,我们永远会铭记住那些雕刻在底片上的动人心魄的瞬间,以及一个摄影师的梦想和他的坚持……
  (摘自《中国青年报》、
  《深圳风采》、《公益时报》、中国扶贫基金会等网站,孙保元供图)
(作者:宗 红)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