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论文所改变的世界

联邦快递的诞生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在琢磨他们的论文,每天也都有无数的学院年轻人在思考他们的创业之路。而弗雷德·史密斯的一篇被导师评为C级的论文,却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联邦快递”的奠基之作。
  提起联邦快递就不得不提史密斯的大学论文。
  弗雷德·史密斯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曾说道:“1965年我在耶鲁大学念书时,已经看到了计算机将对整个商业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的缓慢物流运输将无法胜任‘计算机化’的商业社会。对于像IBM这样的公司来说,只有通过一个专业的物流运输队伍才能及时将各种零件和设备送达客户手上,而为了能够实现这样的任务应该拥有专门的飞机。”
  当然,在1965年的耶鲁大学导师看来,“买飞机专门用来送货”的想法是荒谬的,而且绝对没有任何经济上的实用价值。当时的状况是连传真都还没有使用,一件货物必须经由多家航空公司转运,快递似乎只限于送比萨 饼,全球化这一概念也只是偶尔从一些学者那里听到。因此史密斯的论文毫无疑问得到了导师的C级评分。
  这篇被导师认为“荒谬”的论文并没有泯灭史密斯的理想,它在另一个角度上奠定了史密斯的商业理念——“永远不要去做已经有人做过的事情。现代商业社会更是如此,你必须是第一个发明者,或者必须是最快的发展者,或者是最高附加值的提供者。”
  毕业后入伍期间,身为中尉的史密斯仔细观察了部队的采购和递送程序。退役后凭着单纯的理想和无畏的勇气,他在1971年开始了快递运输的生意。凭借融到的8000万美元资金,他启动了联邦快递,通称FedEx。随着14架“法尔坎”小型喷气式飞机的起飞,就在那个晚上,这位年轻人的公司向25个美国城市运送了 186件包裹。这真是一次奢侈的快递飞行——平均每13件包裹“享用”一架“专机”。这一载入美国商业史册的举动从此催生了整个航空速递行业,一家以速递业务为支柱的现代物流巨擘——联邦快递奇迹般地迅速崛起。今天联邦快递的业务已经遍及全球 20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600架货机,每天平均处理数百万件货件。
  30年后,弗雷德·史密斯被经济学家誉为“创造了一个新行业的人”,而这一切的光荣都源于那篇曾被视为“荒谬”的论文。
  
  1905年——“爱因斯坦奇迹年”
  
  当时爱因斯坦不过是个专利局的小职员,提交的论文不仅看上去满纸荒唐语言,甚至连基本的参考文献都没有。但正是它们改变了物理学,创造了科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爱因斯坦认为,“如果收集资料就能得出科学理论,那就像是说把石头堆起来就是房子。”这也正是他天才论文的绝妙按语。
  在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的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5篇论文。这些论文彻底改变了物理学的面貌,成为了划时代的文献。在整个科学史上,只有牛顿创立的万有引力定律可以与之相比。更让人惊讶的是,爱因斯坦当时的处境非常之差。这位才20多岁的“科学青年”,大学毕业后求职屡遭挫折,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专利局当上了一名小职员,他的生活看起来颇为潦倒。当时他的薪水只有3900瑞士法郎,不仅要养家糊口,还要赡养多病的母亲。妻子絮絮叨叨,小孩哭闹不休。但是这一切丝毫没有让爱因斯坦气馁。当时他所拥有的最大财富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每周6 天、每天8小时的“无聊”工作时间,再加上每个星期天,这些就是爱因斯坦可以集中思考的时间。《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以简洁、明晰、透彻、完整的形式提出了一个电动力学的新理论,揭开了物理学理论革命的序幕,通篇论文处处闪耀着哲学思想的光芒。爱因斯坦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以批判的精神吸取各派哲学的精华,而又不拘泥于任何一派。
  在研究态度上爱因斯坦认为“整个科学不过是对日常思维的一种精练。科学家们如果不去批判性地考察一个更加困难的问题,即分析日常思维的本质问题,他就不能开展研究”。
  在论文的实际写作风格上,爱因斯坦的不羁和个性也非常鲜明。按今天的所谓“学术规范”,爱因斯坦的这几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肯定不能发表。以重磅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为例,无论从风格上还是内容上,这篇论文都异常大胆,甚至无法通过基本的初审,因为它除了在论文最后对“我的朋友和同事贝索的热诚帮助”表示感谢外,完全没有提到任何参考文献。
  爱因斯坦自己后来曾经多次表示,如果他当时在大学里找到了工作,他就必须将时间花在准备讲义和晋升职称的论文上,恐怕就根本没有什么闲暇来自由思考了。
  
  一页多纸的诺贝尔奖论文
  
  德布罗意当年一定做梦也没有想到,他那一页多的论文在数年后能够获得诺贝尔奖。他突破常规的大胆猜想仍然值得所有的人给予尊重和琢磨。
  20世纪初的法国巴黎有一位出身贵族的年轻人,名字叫做德布罗意,他对量子学产生了兴趣。凭借显赫的家庭背景,他来到了一代宗师朗之万门下攻读研究生。
  5年转眼就过去了,德布罗意开始为他的博士论文发愁了。作为一个曾经是研究中世纪历史的前文科生,德布罗意绞尽脑汁想了很久终于提交了一份一页多一点的博士论文。他的博士论文只是说了一个猜想——既然波可以是粒子,那么反过来粒子也可以是波。
  在欧洲,一个学生苦读数年都拿不到学位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德布罗意的导师朗之万情急之中往他的好朋友爱因斯坦那里寄了一封信。阴差阳错,或许是出于对离经叛道者产生的惺惺相惜,爱因斯坦回了一封信,认为该论文还是有一些创意的。有了这一封信,德布罗意幸运地攻读下了他的博士学位。
  在维也纳大学,这份特别的博士论文被交到了一位已经年届中年的学者手中,这位不得志的讲师名叫薛定谔。面对这篇奇特的论文,薛定谔百思不得其解,他只知道德布罗意提出了“波即粒子,粒子即波”的观点,除此之外则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为了在研讨会上讲解德布罗意的论文,薛定谔只好在此论文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波动方程。这个方程就是后来著名的“薛定谔方程”。
  而那个时候,由波尔掌门的哥本哈根学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然是量子理论界的“少林武当”。1925年,波尔的得意弟子海森堡提出了著名的矩阵力学,成为量子界的“屠龙宝刀” ,一时间无人可望其项背。
  不得志的薛定谔推出方程之后便踏上了旅程。途中,他忽然灵感爆发,发现他的方程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推出波尔的理论,完全可与哥本哈根学派华山论剑。
  倚天剑一出,天下大惊。
  隔年,德布罗意就这样凭借他的一页多纸的博士论文和薛定谔一起成为诺贝尔奖得主,从此名垂青史。
  
  (郭磊摘自《发现》2007年第11期)
(作者:汪竞竞)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