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吃”已变成奢侈的事

导致世界性的、可能持续数年的多种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和气候无关,和耕地面积无关,也和粮食生产水平无关。
  
  穷国,断顿已是平常事
  
  中午时分,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郊区最繁华、价格最实惠的自由市场里,赤道地区灼热的阳光无情地倾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虽然已经到了准备中午饭的时候,自由市场依旧人声鼎沸,家庭主妇们韧劲十足地四处转悠,还在大声和小贩讨价还价,全为了保住兜里不多的金钱。
  “这样的日子,我实在是受够了!”塞纳布·姆布大妈无可奈何地摊开双手,发起了牢骚,“食用油、面包、牛奶、大米,你看什么没有涨价?大家约好了似的一窝蜂涨价,怎么能让人承受得了?我们每户每天的全部生活开支不过1500非洲法郎(约为人民币23元)!”
  的确,小麦、大麦、燕麦、大米、高粱、玉米、大豆、豌豆、向日葵籽、鸡蛋、牛奶、食用油……今年,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市场里,只要和“吃”有关的各种商品价格,差不多都在向上浮动。在发达国家,食品价格上涨,让家庭花在“吃”上的预算比例提高了几个百分点;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穷国,像塞内加尔的塞纳布·姆布大妈那样的人家比比皆是。到了最不发达国家,像加勒比地区的海地,境况就更惨了,许多家庭已经吃不起晚饭,当地最穷苦的人家连续几天断顿,已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不久前,海地人权组织的负责人公开承认说,对最贫穷的海地人来说,“吃”已经是一件奢侈的事。
  
  涨价,持久的涨价
  
  面对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一个早已被大家忽视的事实是:我们享受价格低廉的各类食品差不多已经30年。低廉的食品价格仿佛是一只“看不见的大手”,30年来不断为世界经济提供充足而隐蔽的动力。在发展中国家,像中国和印度这样冲劲十足的后起之秀,更是从中受益匪浅。当非洲一些国家面临干旱、蝗灾而导致歉收、发生饥荒的时候,低廉的粮食价格让人道主义援助更容易到位。
  30多年来,粮食价格虽然常有波动,但都是短暂的现象。上一年某种作物因为歉收价格上涨,到了另一年大家就会纷纷增产,这种作物就会开始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恢复到正常的水平。这都是价格杠杆操纵下的正常波动,范围也只限于一两种作物。像2007年出现的多种粮食价格(包括奶制品、鸡蛋等和粮食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类食品)普遍上涨的现象,还是第一次出现。世界粮食储备已经降到自7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
  “我们大肆享受廉价粮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美国芝加哥农作物初级产品分析事务所的专家作出悲观的估计。
  2007年,美国伊利诺伊州的玉米和大豆的价格比2006年分别上涨了40%和75%;堪萨斯州的小麦价格至少上涨70%。初级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根据一些专家的预测,粮食价格上涨可能会持续10年之久。专家悲观的报告,让食品加工企业的老板如坐针毡,心里一片灰暗。
  
  谁动了我们的面包?
  
  到底是谁动了我们餐桌上的面包?
  导致世界性的、可能持续数年之久的多种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粮食总体供应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新消费需求。
  30年来,廉价粮食暗中推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许多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相继实现经济腾飞。这些新兴国家的居民告别了粗茶淡饭的生活,不但要吃饱,更追求吃好,在他们的餐桌上见到了更多的肉类,更多的禽蛋,更多的奶制品。这些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无不需要消耗大量粮食。目前,美国生产的肉牛,每增长1千克肉膘,要消耗3千克饲料;一千克生猪则需要2千克饲料。
  2007年,上万名墨西哥人走上街头,高声抗议他们的看家食品─玉米咸饼的价格上涨了一倍有余。是谁触动了墨西哥老百姓的玉米咸饼?不是天灾使然,而是人为“减产”。原来,墨西哥土地上生产的金灿灿的玉米,大量被卖给邻居─美国,以致国内玉米短缺,价格上涨。美国大量收购墨西哥玉米的目的,是生产乙醇─一种可以添加到汽油中的生物燃料。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农民纷纷改种玉米,从而减少了其他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造成作物减产的连锁反应,加剧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几家欢乐,几家愁
  
  粮食涨价,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愁眉苦脸。
  约翰尼斯是美国北达科他州的一位农场主。2007年的好收成让约翰尼斯一家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前不久,我们家的小麦刚刚出手,卖价7美元1斗(每斗27千克),要是搁在从前,这个价钱想都不敢想。”由于粮价上涨,约翰尼斯一次性拍出25万美元,把一台崭新的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开回农场─这可是他垂涎已久的。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估计,2007年美国农业的净产值将比2006年上涨48%,达到创纪录的871亿美元。农产品市场的高度景气,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次贷危机带来的黯淡心情,又让农机生产企业和种子公司连带着大发利市,其上市公司的股票行情均有可喜的变化。
  如果说粮食生产大国有喜有忧,那么像日本这样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食品60%要从国外进口),日子就艰难了。国际市场的每一点儿波动,都让日本人心惊肉跳。
  无论如何,面对全球粮价上涨的风潮,像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抗击能力。轮到饥荒连年的最不发达国家,只有坐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发生。据统计,在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里,总共有8.5亿人口面临食品短缺问题,他们中有2亿人完全依靠国际人道主义机构分配的救济粮度日。最近,一些国际人道主义组织表示,因为购买救济粮的预算没有增加,所以2008年不可能达到2007年的救济水平。
  假如粮价继续一路“高歌”,粮食出口国为了平抑本国的粮价,必然削减出口份额,世界粮食短缺的现象恐怕还要在这种恶性循环中继续下去。
  (杨圣武摘自《世界知识》)
(作者:俞天颖)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