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向生命施爱

我们的命,是那个叫陈光标的江苏人,带着大吊车、挖掘机才把我们从坍塌的楼板下救出来的……无处不在的他……
  “抗震救灾第一志愿者”的称号,是四川灾区人民给他的。第一次听说陈光标的名字是在前线指挥部。一位副总指挥正焦急地等待通向灾情最为严重的北川县城的“生命通道”何时才能打通的消息时,前方向他报告:江苏来的一名民间志愿者带的机械队伍先期到达,已经挖通了通向北川县城的最主要的山体滑坡地段。
  第二次听说陈光标的名字,是在从汶川通向都江堰的山道上走过来的一群受灾群众,他们告诉我:“我们的命,是那个叫陈光标的江苏人,带着大吊车、挖掘机才把我们从坍塌的楼板下救出来的……”
  第三次听说陈光标的名字,是在成都青羊区受灾群众安置点。几个正在购买生活日用品的群众告诉我,他们在地震之后,失去了家园,从死亡堆里逃出来后身无分文。“是13号傍晚的那个雨夜。有个江苏来的青年人,他拎着一只装满钱的大口袋,站在公路旁,一边对我们说,大家不要怕,政府和全国人民会帮助你们的,一边给我们这些无家可归的受灾人每人发放100、200元的现金。我们一路上有好几千人,听说他一下把几十万元现金全发光了。他叫陈光标……”
  我第一次见陈光标是他带着抢救队伍来到灾区已经连续干了十多个昼夜。我看到他的助手一次又一次地催他吃药,助手悄悄告诉我:陈总已经接连三天高烧不退,身上都起湿疹了……
  第二天下午五点左右,在绵阳九洲体育馆广场上,我看到了陈光标正在为长长的受灾群众队伍发放他捐献的收音机。“他这次到灾区已经捐了现金700多万,实物也有300多万了。要算上他带的120人的抢救队伍和60台大机械在这里干的活,真可算得上慈善第一人了!”绵阳抗震救灾指挥部的一位工作人员感慨道。
  第三次见陈光标,是在电视镜头里:5月30、31日,唐家山堰塞湖现场,他像一位冲锋陷阵的指挥员,一手叉在腰际,一手指挥着他的重型挖掘机,忙前跑后……
  
  第一时间,千里出征
  
  陈光标是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江苏省红十字会副会长。他在再生资源回收方面干得颇有成绩。这位从小苦出身的农家孩子,懂得感恩,心地善良。他在过去的10年中,先后向贫困山区捐助各种善款达6个多亿,仅去年一年就捐了1.82亿元,被评为“中国十大慈善家”之一。由于陈光标对西部地区的特殊贡献,有36个县(市)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17个市县政府聘他为“高级经济顾问”。他的部分捐款就在汶川、绵阳一带的山区,因此当听说这里发生大地震后,陈光标立刻意识到灾情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后果,并且脑子里马上闪出一个念头:立刻组织一支机械队伍火速赶过去!
  他和董事们商量后决定:把原本准备调往北京执行商务拆迁任务的28台挖掘机立即转调到灾区,同时又从安徽建筑工地上调出32台推土机、挖掘机等,组成60辆机械设备的抢险救灾志愿队,火速奔赴灾区。
  具有丰富经验的陈光标为了能迅速有效地投入抢险救灾。他从半道上改乘飞机,于13日中午先到达成都。然后马不停蹄地从朋友那里借了一辆小车,他先到了两所医院,在那里他看到了数不清的伤员……“了不得!了不得啊!”陈光标的心一阵一阵地痛,他知道灾情比自己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请马上给我提20万现金!”在一个储蓄所里,陈光标让银行职员从他卡上刷了一笔钱。然后背起装钱的包,直奔都江堰……
  雨,哗哗地下个不停。此时从成都到都江堰的一路上,尽是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几乎都是双手空空、满脸恐怖且艰难地往成都方向逃奔。有的衣服上留着血迹,有的在路边向行人乞要水喝。他知道他们都是刚刚从死里逃生的受灾群众。
  “大家都有份,别着急。”陈光标庆幸自己从银行及时提取现金的想法是对的。于是他开始向一路走来的那些需要帮助的受灾群众发钱……一直发了长长几里路。
  “好人”“大好人!”这是四川受灾群众第一天认识陈光标,尽管他们不知道他的名字,但却记住了他的长相——平头、胖乎乎的,一脸憨厚。
  到了都江堰,到了聚源中学坍塌现场,看到一排排从瓦砾里扒出来的学生遗体和家长们哭天喊地的悲惨场面,陈光标跟着大哭起来,哭得两眼肿肿的,仿佛像是自己失去了亲人一般。
  “你们给我想尽一切办法,火速往这边赶!越快越好!”陈光标用手机不停地催促正在赶路的自己的那支救援车队快速前进,自己则在巡视和观察沿途的灾情:太严重了,到处是倒塌的房屋,消失的乡镇,特别是整栋大楼坍塌的学校……
  14日傍晚6点,陈光标的挖掘机车队到达聚源中学。同时到达的解放军某部指战员。以及正靠双手及木棍、铁锹等轻便工具在现场抢救的群众见了陈光标的挖掘机,无比激动。“太好了!有挖掘机和吊车,就能把压在孩子身上的楼板搬开了!”
  45分钟后,当陈光标的6号机械手,轻轻移动起一块断残的楼板,几位解放军官兵迅速俯身将一位浑身是血的女学生从废墟里托起时,全场一片欢呼:“还活着!活着——”
  陈光标一听,热泪夺眶而出。但他丝毫没有时间去庆贺这一胜利。这个学校的废墟里还有无数孩子,其他地方倒塌的学校和居民楼里,还有更多、更多的生命急需有人去救!
  这一夜,陈光标没有合眼。他指挥的30辆大型机械化车队,一路为几千名向北川进发的解放军官兵和部队车队扫石开路。
  那是争分夺秒的战斗。那是生与死的搏杀。在余震不断,飞石随时可能从天而降的山道上,陈光标一手拿着喇叭,一手指挥自己的机械队伍搬石开路。他不停地穿梭在各种车辆和滚石之间指挥着来往的人流与车流,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
  “救命恩人!谢谢你了!我们一辈子忘不了你!”逃生的人们这样感激他。
  
  抢救现场 以命救命
  
  通向北川的路终于在陈光标的“铁军”和其他抢险友军的一路拼杀下打通了!
  现场的灾情让陈光标触目惊心:浅层的遇难者已经被先期到达的学生家长和救援群众抱了出来,遗体放在一边的操场上叫人心寒。而楼板下压着的学生在他每次指挥吊车或挖掘机移走楼板及断墙残壁时,又让陈光标更加揪心:成堆成群的孩子们多数已经死亡,其情景惨不忍睹。而在这样的情景下,一些现场抢救的胆小一点的人都不敢去搬运遗体。陈光标便毫不犹豫地弓下身子,伸出双手,或将遇难的学生双手抱起,或将遗体搁在肩上扛出废墟……其中一个女学生的遗体一搁到陈光标的肩膀上,从死者口中突然喷出一股污浊的血水,一下喷在陈光标的脖子上,顺势流进了他的内衣。
  “陈总,快去换洗一下,会有危险的!”现场的人们说。
  “别废话。没看到那么多孩子埋在里面吗?我们要以命救命!明白吗?”平时待人总笑呵呵的陈光标突然一声吼道,随即又冲到了废墟上。
  陈光标和他的队伍在北川共战斗了3天3夜,救出生还者20多名,挖出遇难者200多个,为后续抢救队伍扫清了交通阻碍,立下大功。而陈光标则说;“在北川的日子里,我的心最痛,我和我的队伍没能救出更多的孩子和父老乡亲……”
  
  打通生命线 映秀建奇功
  
  也许这里的滑坡、泥石流太多,也许是挖掘现场缺少专业技术。从都江堰通往地震中心——汶川映秀镇的公路,在18日前,一直处在无法让大部队通过的瘫痪或半瘫痪的状态。当时在映秀镇仍停留着近万名被困群众和伤员,周边的许多乡村还处在与外界的隔绝之中。
  陈光标的队伍通过48小时左右的苦战,先期到达映秀镇。在那里,他们一方面协助前线指挥部迅速投入清理废墟和掩埋遗体的工作,同时为在场的救援及医疗队平整战地医院地址、开辟后勤保障供应基地的停车场、运送伤员的直升机坪等艰巨性工作。“只要哪里用得着,他就带着机械队伍往哪里冲,真是一支名副其实的抗震救灾突击队。”成都军区的一名高级指挥官当着我的面直夸陈光标。
  19日这一天,刚刚在现场参加完毕全国性默哀仪式的陈光标,突然见山坡上走来一位60多岁的老婆婆,他上前还没有来得及询问,那老婆婆就“扑通”一声跪倒在他的面前,双手紧紧抱住他的脚,哭诉着告诉陈光标,山里面有一所学校的100多个孩子,被困了好几天,已经饿死了3个。“我跑了快7个多小时,求求你快去叫解放军上山救孩子!”老婆婆认定陈光标是个好人。陈光标立即报告了正在这里视察的军委领导。当时一名上校军官主动请缨,带着七八个官兵,背上干粮和矿泉水,火速向山里进发。
  “那一天晚上我要回成都接受新的任务,临离开映秀时,对我的员工讲,把所有吃的、用的聚在一起,等孩子们下山后都给他们,不能再让饿了好几天的孩子再挨饿。”陈光标说。而他的员工告诉我,陈光标当时还把准备给他的队伍留作买油和生活费的十几万元现金也交给了当地受灾群众,希望他们能够照顾好从山上下来的孩子和其他受灾群众。
  当晚,他与留守在成都公司的两位工作人员一起到火车站运回了从南京发来的1万台收音机。第二天一早,他到了绵阳九洲体育馆,向渴望已久的受灾群众们发放一台台崭新的收音机。这一天,温家宝总理正好来到九洲体育馆。看着长长的领取收音机的队伍,人民总理感动了,走过来握着陈光标的手,说:我听说过你,知道你。你是个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我向你表示敬意。企业家都要像你一样,既有经营观念,还要有爱心,有灵魂。
  那一刻,陈光标格外激动,他向总理汇报:我是靠党的政策富裕起来的,没有党的改革开放,就没有我。现在灾区的人民受了难,我尽一份力是应该的。
  温总理满意地笑了。
  第二天,我正在距唐家山堰塞湖不远的擂鼓镇采访,我的手机响了。“何作家,我现在已经到唐家山堰塞湖坝上啦。我和公司的3台挖掘机将参加这里的战斗……你听得见吗?”是陈光标来电!
  “祝你成功!祝你再建奇迹——!”在隆隆轰鸣的飞机下,我对着手机、对着大山、对着飞鹰、对着整个灾区大声喊着,并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链接
  
  1968年7月,陈光标出生在江苏北部的贫苦农家,苦难的童年生活唤起了陈光标靠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想法,这一想法在后来变成了他不懈努力和追求的动力。还是少年的时候,陈光标就利用课余的时间卖水、卖冰棍来贴补家用,后来年纪大一点,他又利用假期做起了从乡村收购粮食拉到镇上粮管所去卖的生意,由自行车到平板车再到汽车,陈光标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奋斗中逐渐显现出了经商的才干。
  1996年陈光标创立了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000年又组建了江苏黄埔投资有限公司。2005年公司产值已近70亿元人民币。
  在公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陈光标始终把慈善公益事业当做公司发展的重要部分,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早在1996年创业之初,陈光标就开始投身于慈善捐助事业。那年陈光标刚刚创立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公司,一年的赢利不到20万元,他就拿出了3万元资助安徽的一个自血病患者。迄今为止,陈光标和他的公司已累计捐款、捐物超过6亿元,涉及捐建希望小学、乡村道路、扶贫救灾等多项公益慈善事业。陈光标本人也先后被授予“2005中国诚信企业家”、“促进中国公益事业发展成就奖”、“2005中国热心公益杰出人物”和“中国公益事业十大慈善大使”、“中国公益之星”等荣誉称号。2006年更被列入“官方版”中国慈善家排行榜前十名,成为全国最年轻的慈善家之一。
(作者:何建明)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