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2008年3月18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从容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声情并茂、文采飞扬。此时,温总理左边一位青年在纸上快速地记录着,每当总理话音刚落,他的英语翻译便从话筒传出,语音流畅,表述准确。
这位青年翻译名叫费胜潮,曾先后陪同国家领导人出访过50多个国家,在一些重大国际事件中,常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黑马”闯进外交部
1973年,费胜潮出生于武汉,在家排行老二。父亲费蒲生是一名大学教师,十分注重对子女的栽培。费胜潮的中学生涯是在武汉外国语学校度过的,那时他对航空、船舶、兵器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翻阅了学校图书馆里大量的中文版图书,他还觉得不过瘾,又找来相关的英文版图书阅读,无意中激发了他学英语的热情。很快,费胜潮成为学校里的英语佼佼者,常常参加校园里举办的英语辩论赛。
一进入大学,费胜潮除了主课外,还选修了经济学的双学位,并先后加入学校多个社团。足球场上,肤色较深的他常常在对方的严密防守中找到空当,给对方制造危险,同伴们都叫他“黑马”。
1996年初夏,当同学们正忙着看招聘广告时,出类拔萃的费胜潮已经拿到了某国际顶级外企的录用通知。但紧接着,外交部来武汉大学招收翻译人才,费胜潮一路过关斩将,凭着极富磁性的嗓音、出色的口语、扎实的学科基础赢得考官的好感,顺利通过海选、初试、复试。
本以为大学期间的优异成绩能使自己在外交部大展宏图,谁知艰苦的军训结束后费胜潮得知:每年像自己这样被招进外交部的名校尖子生有200多人,通过半年的“魔鬼训练”及层层考试,最终只有4至6人能进入翻译室英文处。
一天,一位前辈把大家带进一个房间,里面放着一台小电视,滚动播出英国BBC和美国CNN两个频道的新闻。就在大家疑惑不解为什么一个电视机要不断地换台时,前辈发话了:“你们先听着吧。”几分钟后,前辈再一次发话:“现在你们把原话记下来。”他们一愣,原来是变着法儿考试,当底气十足的新人们拿起笔时,立马傻了,刚才听到的一句也没记住,两个台的新闻在脑海里不断地滚动,根本分不清哪是哪。大家这才理解外交翻译的要求:不仅要翻译功底好,而且还要有超强的记忆力,能在第一时间把过去几分钟内听到的话一字不漏地翻译出来。而这些,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
经过近半年的训练,费胜潮脱颖而出,正式成为外交部英语翻译。
与领袖零距离
现任国家领导人大多有极强的工科背景,熟悉工业领域,提问非常专业,而外交部翻译们又多为纯语言或者文科出身,所以每次提前几天接到任务后,费胜潮要立即展开准备工作。有一次,他得知温总理在行程中有可能参观某光纤厂,便立即上网查看那家企业的概况,并且将所有专业词汇牢记在心。尽管费胜潮苦下工夫,但是在翻译时还是遇到了“拦路虎”,不知道一个新出现的专业词语怎么翻译。情急之下,他只好询问身边的陪同人员,了解清楚后才根据意思翻译出来。事后,温总理并没责备费胜潮,而是温和地告诉他:“不会翻译不要紧,翻译错了可不行。”总理的严谨宽容深深地感动了他。
经历了这件事,费胜潮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了。
随着经验的丰富,费胜潮的表现愈加出众,并逐渐有了在记者招待会现场翻译的机会。如果说陪同翻译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还可以询问身边的人,那么,记者招待会上同声传译则要求准确、高效、高质。记者招待会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直播,关乎国家形象,容不得半点儿差错,对翻译人员的挑战难度可想而知。
费胜潮不打无准备之仗,但因为事先不知道刁钻的记者们会问什么样的问题,也不知道领导人会做出什么样的回答,所以日常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辛苦—为了熟知政策,必须阅读中央有关会议文件、《人民日报》社论;为了补充信息,要关注媒体报道、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阅读外电、外报,上网浏览信息等等,一切可能在记者会上被涉及的内容都要做到未雨绸缪。
虽为高级翻译,但费胜潮也出过差错。有一次举行记者招待会,接近尾声时,凤凰卫视的记者用汉语提了一个问题,翻译起来并不难,费胜潮脱口而出,但全场大笑,领导人也笑了,顿时他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用汉语把问题重复了一遍。下来后,他自嘲道:“脑子里的扳道工扳错了道。”
因为工作属性,费胜潮有幸零距离接触领导人,欣赏领导人,揣摩领导人。他说:“日积月累中,我增长的不仅仅是翻译水平。”
2005年4月,温总理在访问印度时,应邀在德里理工大学发表演讲。德里理工大学在排名和水平上相当于我国的清华大学。演讲之后台下学生开始提问,有一位印度大学生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温总理,相信您也了解,德里理工大学在印度乃至世界的地位很高。我知道现在中国发展很快,那么究竟还要多少年时间,中国才能有像德里理工大学这么好的大学?”这个提问或许在我们中国人听来有些可笑,但从他热切的表情上看,并不存在故意挑衅或者轻视,只是反映出印度大学生对中国大学情况的不了解。
温总理并没有正面反驳那名印度学生的提问,而是貌似风马牛不相及地简单介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中国大学现在有1000多所,在校学生有1900多万。”这两个数据刚一出口,在座的印度大学生都发出惊呼声,显然,他们没有想到中国大学教育是这么一个水平。然后,温总理才提到北大、清华的定位。最后,温总理还不忘说:“我们中国大学生也非常希望加强与印度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当时现场的气氛非常好,提问的印度大学生可能会为自己的提问而感到懊悔,可是他不会觉得受到了嘲笑,也不会带着负面情绪离开会场。
费胜潮不无感慨地说:“作为一名身处现场的翻译,我从总理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当别人向我提问,甚至提出让我难堪的问题时,我也不一定要跟人争论一番。争论不一定是好事,有时候完全可以通过和缓、迂回的方式达到更好的效果。”
将总理的话翻译给全球观众
由于工作繁忙,结婚3年来,费胜潮一直没有机会带妻子和女儿回武汉老家,直到2007年5月才如愿以偿。虽然在老家只待了三四天,但费胜潮仍时不时看新闻、上人民网关注温总理的活动,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他来说,工作几乎贯穿在生活中的每一天,但他从不把工作中的紧张情绪和压力带回家。每次进屋前,他一定是以满脸的笑容等待妻子的开门。
2008年春节临近,费胜潮向妻子许下心愿:这个春节,一定抽空陪她跟女儿出去度一次假。然而就在春节前一周,曾在2006、2007年连续两年担任温总理“两会”记者会现场翻译的费胜潮再次接到任务: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中担任总理的翻译。每年“两会”中的总理答记者问都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记者招待会之一,也是最受海内外媒体关注的记者招待会之一,全球有十多亿观众收看现场直播。在这个舞台上担任翻译,是翻译人员毕生的追求!
为了全身心投入准备工作,费胜潮放弃了度假的打算,他心疼地对妻子说:“佳佳,对不起……”没等他把话说完,妻子俞佳抢先道:“你就放心准备去吧,一定不能让总理的话打了折扣。至于度假,等你这次忙过了,我们再另作安排……”
费胜潮感受到了妻子理解自己的深情。
费胜潮与俞佳是中学同学,大学期间确立恋爱关系。虽然工作地点都在北京,费胜潮却不像其他人那样常常陪在女友身边,高峰时候他一年当中有140多天都在世界各地飞。
那年他们结婚时,外交部有27对新人结婚。当天早晨,新人、嘉宾还有外交部各级领导都聚集在外交部驻通州的基地,等待主婚人唐家璇部长到来。可是左等右等,唐部长始终没有出现,等来的是王国章书记,还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美国刚刚袭击了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不过婚礼没有取消,照常进行,王书记主持了婚礼。当天下午,王书记作为特别行动小组的组长,乘专机飞往南斯拉夫,而费胜潮也积极投入到对美交涉索赔的谈判翻译工作中。
这次特殊而带有几分遗憾的婚礼,让小两口生平第一次意识到小家的幸福和国家安全之间的联系竟是如此紧密,也因为亲身经历了这次不寻常的婚礼,俞佳对丈夫再也没有怨言。
得到妻子的体谅后,费胜潮马不停蹄地开始为记者招待会做准备。费胜潮说,虽然现场翻译只是他一人,但背后却是整个翻译室的人在集体支持。在他接到任务的同时,翻译室的其他40多人也都进入了高度紧张状态,帮他到处收集材料。此外,翻译室还为费胜潮召开了一次“模拟记者招待会”,让同事们扮演发言人和各国媒体记者,从刁钻的角度来设想问题,费胜潮现场翻译,大家再从专业的角度来挑翻译中的不足,商量什么情况用什么词可能会更好。那段时间,费胜潮几乎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2008年3月18日,“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等爱国情深、慷慨激昂的诗词温总理脱口而出。当电视机前的观众欣赏温总理的妙语连珠时,台下有人为坐在总理身边的费胜潮捏了一把汗,别说是同声传译,就是私下翻译也得琢磨好几天啊。
但每当温总理话音刚落,费胜潮流利的英语翻译就从话筒传出,记者招待会结束,中外记者如潮的掌声响彻人民大会堂。
如今,费胜潮虽然身为外交部高级翻译,但他除了在专业领域不敢松懈外,还一直注重业余爱好的培养,“过去是打篮球、听音乐,现在喜欢上了游泳,同时尽可能地多读一些书,试图跟上领导人的思路和语言。”他的生活既充实又紧张。
一天凌晨,满世界飞的费胜潮突然从睡梦中惊醒,琢磨着他是在印度还是在别的什么地方。一旁的妻子被他吵醒了,轻声地告诉他:“你在家呢。”他们相视而笑。
(周云海摘自《当代青年》
2008年8月上半月刊)
(作者:比 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