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住旅馆

我在英国牛津住过两次旅馆,虽然两次的经历截然不同,但回想起来都是非常有趣味的。同在一个地球上生活的民族,他们的想法、做法有时大大相径庭,有时又有着惊人的相似。民居改建的旅馆第一次是陪国内一个5人代表团去英国考

我在英国住过两次旅馆,虽然两次的经历截然不同,但回想起来都是非常有趣味的。同在一个地球上生活的民族,他们的想法、做法有时大大相径庭,有时又有着惊人的相似。

民居改建的旅馆

第一次是陪国内一个5人代表团去英国考察。代表团是作为英国正式邀请的客人去访问,所以在整个行程中都受到精心接待。不仅旅行的一应细节都在事先就安排好了,而且还派了专职接待人员从头至尾陪同,专门照顾我们的食、住、行,兼在旅途中为我们介绍英国的风土人情。—路上我们住的旅馆虽然都不是最豪华的,却也相当舒适。

,我们住的旅馆是在一条小河边的一栋3层小楼。这座楼原来是普通的民居,后来改成小旅馆,现由一个家庭经营,或许这所房子就是他们自己家族中一直传下来的。拿到钥匙我们各自到去放行李,等到重新集合时交流彼此的情况却发现似乎差别很大,比如有人里是张窄窄的小床,却听说别人房里是宽大的双人床;有的说自己的房里只有一桌一椅,有的却有考究的梳妆台,这一来有人半开玩笑地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被认为运气好的却又不肯承认,结果引得我们兴致勃勃一起去轮流参观每个人的房间。

原来因为这所房子原本是家庭住房,所以每个房间的大小、形状都不一样,虽然改成了旅馆,也不可能把它们都变成“标准间”小房间的基本条件不同,自然里边的家具摆设也只能大大小小、多少不一了。显然店主也不想追求任何式样上的一致性,所以房间里似乎没有任何统一订制的东西。不少家具都是只此一件,很可能原来就是主人家里自己用的。每间房里都装了,但从大小到里边的设施也是五花八门。代表团的一位成员入,他的房里根本没有,大家都不相信,怪他没找到,一起去看时。果然没有。那间房实在太小,确实再没有空间能辟为卫生间。正在疑惑,却发现走廊对面一个门上写着“4号房间客人专;用卫生间”,而这一位的房号正是4号。大家想见识一下他的专用卫生间,门却是锁着的,后来,从他领到的一串钥匙中找出一把专开这个门锁的钥匙,才得以进去参观,看来旅馆是要确保他的卫生间供他专用,虽然这下他每次使用卫生间都要多费些力气。

房间还没有全看完,外交部那位陪同的女士已经在催我们去吃晚饭了。虽然意犹未尽,我们也只好终止这一临时增加的“考察项目”。我们的另一位陪同者——英国救助儿童会专家安迪博士的房间在顶层,所以大家还没来得及去看。于是我们打趣他,说他的房间大概是最好的,可他一口咬定那是最差的,他说传统上阁楼是英国家庭中仆人住的地方,而他的房间正是在阁楼上,所以条件可想而知,说得我们哈哈大笑起来。

第二天早上,我们在一楼的餐厅吃早餐,落地的玻璃窗能清楚地看到房子周围的景色。这所房子离旁边的小河非常近,河面虽然不宽,却有天鹅、野鸭等好几种野生的鸟儿在上面悠闲地凫水,有些鸟儿还走到岸上来散步。这种景色对住在那里的人一定不稀奇,可对我们来说还是有点儿新鲜,所以一边吃饭一边张望个不停。饭快要吃完的时候,店主人忽然问我:“你想拿面包去喂鸟吗?”我以为他在开玩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却已经端来了一盘刚烤好的面包片——原来他是完全认真的。我们抓起面包片,一哄而起跑到河边,把那些大大小小的鸟儿喂了个饱。

在那次英国之行中,我们在其他城市住的旅馆虽然都比牛津的这个家庭式旅馆更豪华一些,但它无疑是最有趣的,给同行的每个人都留下了探刻的印象。

“艰苦”的青年旅馆

第二次在牛津住旅馆是因为去参加一个两天的研讨会,我正在伦敦读书。我是与同班的两个香港女同学一起去的。这次,她俩把我带到了牛津的青年。

青年遍布世界各地的旅游风景区,主要是为青年人提供一个廉价的住宿场所。的设施简单,而且很多事情都让住宿者自己动手,所以收费远低于普通旅馆。我听说,目前在中国的广州、上海也有青年旅社了。

登记后、我们领到房间钥匙后,还领到了床单、被罩和枕套,这些都要我们自己去铺上套好。接待员又嘱咐我们,第二天退房时,得自己动手把这些东西收起来,放到前厅一个大桶里,以便他们收拾、清洗。

我和两个香港的同学分到了不同的房间。她们房间里有6个床位,都是上下铺。虽然房间很小,一进门就吓了一跳。只见一屋子叽叽喳喳的女孩,所有的空间都被横七竖八散开的箱子、背包、衣服、书本、零食,还有数不清的其他小东西占满了。仔细一看,这间房有12个床位。虽然房间也只是普通的高度,床却排了上中下3层。上铺和下铺是平行的、中铺则横伸出来,和上下铺垂直,这样才使回旋余地稍大一点。好不容易在最里边一个角落找到惟一还空着的下铺,因为和中铺相隔的距离太小,只有弓腰曲背趴在床上,才勉强铺好床单。香港同学来看我,见到房间中的情形也很惊异,她们以前虽然在不少国家都住过青年旅社,但没有一个地方“艰苦”到这种程度。

同房间的女孩子似乎都是香港的高中生,集体出来旅行。11个女孩子在房间里说、笑、唱、叫个不停,还不断在各个床铺上“咚咚”地跳上跳下。这一夜,我不知几点钟才勉强睡着,也不知道她们最后闹到几点,才全部上床睡觉,矇眬中只觉得房间里似乎一刻也没有真正静下来过。这一夜的住宿费我只花了10英镑,确实便宜极了,惟一的遗憾是第二天开会时,我忍不住要打瞌睡。

一个月后,我到一对英国夫妇家做客,那天主人还邀请了了另一对夫妇,他们都在中国生活过,而且两家人还是在中国西北旅游时相遇相识的。说起在西北旅游的经历,他们说曾在某小城火车站旁的旅馆留宿。想来那大概是非常糟糕的一次经历,所以他们同我开玩笑:“告诉你一条重要经验,你将来如果去那里,一定要尽一切可能避开这个旅馆。”我不甘示弱,立刻回敬:“我也有一条重要经验与你们共享:如果在牛津过夜,一定要尽一切可能避开那儿的青年旅社。”大家一起笑起来。

(刘庄摘自《今日东方》2001年第1期)
(作者:卢宜宜 字数:2490)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