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上说,成功的人往往有着丰富的经历,但这并不说明经历丰富的人肯定能成功。有个李大耳朵,在我认识的人中经历算是最为丰富的,只三十出头,却做过不下十个行业了。当然,这十多个行业在我看来他干的只
书上说,成功的人往往有着丰富的经历,但这并不说明经历丰富的人肯定能成功。有个李大耳朵,在我认识的人中经历算是最为丰富的,只三十出头,却做过不下十个行业了。当然,这十多个行业在我看来他干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坐在小饭馆里,对不同的人说他的“创业理念”。
假如“创业”是一种病,那么他的患病时间大概是上研究生的时候。当时他很亢奋地跟我说:知道B2B吗?这是一种利用互联网的现代商业模式。然后他给我讲了一个伟人的故事,这个人叫马云。最后他宣布,他已经东拼西凑了几万块钱,也准备搞一个类似的“现代商业网站”。那段日子他的口头禅是:创新创新,一创就新。而他的理想则是成为第一个开上兰博基尼的在校生。
那段日子,李大耳朵逃学创业,休学创业,辍学创业。被学校勒令滚蛋时,他还很欣慰地说:盖茨也曾有过这样的一天。只不过时至今日,搞IT的人仍然只知道盖茨和马云,并不知道李大耳朵——因为他突然改行卖一种烧饼去了。这种烧饼很有特点,饼里没有馅儿,馅儿全在面上,一啃就会噼里啪啦往下掉。有一阵北京的街上到处都是这种烧饼的连锁店,其中有几家就是李大耳朵火线加盟的。尽管卖着烧饼,他说的仍然是财经报纸上的语言:这是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
烧饼时期很快又过去了,李大耳朵虽然穷得直掉渣儿,但仍然勇猛精进,又搞起了另一个新生事物:“创意玩具”。就是他另辟蹊径,做出了大便、马桶造型的玩具,有些还会说脏话。他仍然很兴奋:很创新的,南锣鼓巷都是这个!
结局可想而知,他的大便都砸在了马桶里。
最有热情、最勤奋肯干的李大耳朵就这样成为了反面教材。认识的人聊起他来,诸多揶揄之词:挣钱的,都是吃螃蟹的人,没挣钱的,那肯定是只能吃着螃蟹屎的人,李大耳朵这些年就都在吃螃蟹屎。
回顾一下,李大耳朵发现的每一个“新生事物”,其时都已经发展到了无利可图的阶段。谋生多不易,对于勇于创业的人,我总是敬佩的,但是如果分不清螃蟹和螃蟹屎,还不如甘于守旧呢。
武保义//摘自2010年12月21日《新京报》,庞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