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充满中世纪贵族味道且不为我知的运动,让我拥有了享受成功喜悦的机会。这也是18年来我的运动能力第一次获得外的在的肯定当体育老师在台上宣告“2002年度击剑最佳运动员是智恒一”时,我正被缠绕在脖子上的那条领带折
这个充满中世纪贵族味道且不为我知的运动,让我拥有了享受成功喜悦的机会。这也是18年来我的运动能力第一次获得外的在的肯定
当体育老师在台上宣告“2002年度最佳运动员是智恒一”时,我正被缠绕在脖子上的那条领带折磨得快要窒息了。得奖上台,感觉上没有什么“荣幸之至”,更没有“感慨颇深”,毕竟这是自己每周二背着重得要死的击剑装备,流着汗水练出来的结果。没有什么惊喜的,但是可以说有一丝的“欣慰”,因为这是我18年来运动能力第一次获得外在的肯定。
我对运动感兴趣,始于幼儿园;被定义为运动缺陷,也始于幼儿园。老妈到现在还经常唠叨:“在幼儿园时开运动会,别人家孩子都跳得老高,你却使尽浑身力气也跳不高。”上了初中、高中之后,学校开设的运动项目总共只有足球、篮球两项,与那些整日放学后就与邻居孩子嬉戏玩耍的同学相比,更爱在家看书的我体能就差了许多。凡是在初中、高中教过我体育课的老师,对我的印象都是跑不快、跳不高。我的很多小学同学至今还记得我在体育课上走独木桥三步就掉下来的情景。所以在国内,我成绩单上成绩最稳定的就是体育,总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于是乎,我最早的梦想也就一再被父母打击:“儿啊,就你这身子骨,当兵就免了吧。瞧你那小胳膊小细腿,进了军校指不定就给弄折了。”总之,直到出国前,小子还是属于那种电视机前的球迷。平时根本就没机会也没胆量参加任何比赛,每每看到别人驰骋赛场的样子,心里都有参与的冲动,却又苦于没有任何擅长的运动项目。常常想,我也是十几岁,为什么就不能在运动场一展身手呢?
来到新西兰之后,学校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课余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两项运动。这不属于必修的课程,完全属于课后的休闲娱乐,许多同来的国际学生都放弃了选择的机会,我倒是觉得既然能有多达17种运动项目供我选择,何不尝试一下?但是选择运动项目要考虑自己的身体条件。就说我吧,1.79米的个头儿,120斤的体重,简直就是一堆骨头,去参加新西兰的国技——英式橄榄球,肯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曾经有和新西兰朋友打橄榄球的经历,兴冲冲持球刚刚冲过中线,就见一个体壮如牛的毛利人朝我直冲过来,剧烈撞击之后我眼冒金星,平躺在草坪上不动了。球?自然也早已被对方队员夺走。手捧运动项目手册,目光漫不经心地滑过一个个项目介绍,击剑?听上去挺好玩的,就在条目的后面打了一个小钩。第二个周二下午,老师通知我到体育馆参加首次训练,不需要任何装备,也不需要任何准备。教练是一位满头银发、和蔼可亲的女士,叫戴安,曾荣获三届新西兰女子全国。戴安首先对本人的加盟表示热烈欢迎,说当年她在观看奥运会比赛时中国女选手(后来得知是南京老乡——国手栾菊杰)获得过女子,相信我也可以获得好成绩。哎呀呀真是难得,有这么一位体育老师在我还没有做任何努力之前就给我如此之高的评价,虚荣心大大地得到了一番满足。
与国内直接进行技术和体能训练的体育教学不同,戴安首先让我了解击剑的发展史。她认为,做一个好的击剑运动员,通过了解击剑运动明确自己的信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真不想刺激戴安,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够成为运动员,参加击剑队纯粹为娱乐娱乐。不过既然别人对我寄予了希望,就不应该让别人失望。鉴于我“骨瘦如柴”,戴安让我从开始认识击剑。熟悉了基本规则之后,我便开始在她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步伐、动作训练。令我吃惊的是,刚刚参加了两次训练,戴安就安排我参加了一次练习赛,对手是一个已经学习击剑两年但年龄比我小3岁的男孩儿。比赛积分按照传统的5分制。大概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我只用了15分钟就以5∶1拿下了比赛。赛后戴安对我大大夸奖了一番,但也指出我进攻时暴露的问题,诸如与对手距离过近、不做假动作就出剑等等。总之我第一场比赛感觉很不错,首次比赛的成功对我以后的练习是个动力,还是那句话说得好:“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嘛。
不久,我就在戴安的介绍下加入了击剑俱乐部。很快就迎来了第一个大型比赛——堂市高中击剑联赛,这是代表全市各个高中校队水平最高的比赛。据说堂市优秀的击剑队像Burnside High School(伯恩塞德高中,本市知名高中之一)和Christchurch Boys’High School(堂高中,较知名的公立学校)都会参加。我们学校则因击剑队缺员已有大概十几年缺席这个比赛了。其实从心理上来说,我还是很畏惧参加大型比赛的,谁叫咱鲜有参赛经历呢。可是既然决定去做了,就不轻言放弃,汉嘛。
因为我们学校只到了两名队员不足以独立组队,就和“基督堂高中”组成了联队。第一场对决就是与最近状态颇佳的Christchurch Boys’High School,他们有连续三届坎特伯雷花剑冠军得主乔纳森,另外两名小将实力也颇为不俗。以前我有过在俱乐部和乔纳森交手经历,四战全败,应了曾国藩那句话:“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矢志不移!”此战我们组队刚刚15分钟零27秒,还在磨合之中,只能靠团队合作和“排兵布阵”,然而终因实力不济,第一场不到一小时就败下阵来。
下面几场比赛都是一些弱队,我们两个学校赢得比较轻松。大家逐渐找到了比赛的感觉,我连续以3个5∶1拿下比赛,感觉非常好。最后一场至关重要的比赛,因为Boys’ High已经马失前蹄被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击败,四战两负;我们联队三战两胜一负;Burnside High School三战三胜。下面一战我们和卫冕冠军Burnside交手,如果我们失利,对方卫冕成功。相反,如果我们赢了,则要根据比赛成绩决定谁是冠军。对我们来说,这将是一场异常艰苦的比赛。Burnside拥有在坎特伯雷击剑比赛中连续夺得多剑种冠军的选手,曾三年蝉联重剑、佩剑、花剑冠军的詹姆斯。
比赛很快在裁判的指挥下开始,我们派出的首先是我们学校的马克斯,他的对手就是大名鼎鼎的詹姆斯。双方实力悬殊太大,很快马克斯就以1∶5败下阵来,我们的第二名队员虽拼尽全力仍难挽颓势。当我披挂上阵的时候,比分是4∶10,对手是个斯洛文尼亚移民。他也是我们击剑俱乐部的成员,虽然从未交过手,但从平时训练上看他是个防守兼备型的队员,尤其擅长防守反击。比赛一开始,我就借助我的速度优势开始试探性的进攻。几次冲击之后就看得出来,他的反应速度不是很敏锐,但技术全面,尤其是防守技术。也许是不习惯我的打法,他的出手明显很犹豫,因为我移动脚步的速度非常快,他的防守反击几次都没有成功。我就趁着僵持的机会,一个快速跳跃与冲刺配合在一起,得分有效的绿灯亮起。紧接着我根据对手准备动作时习惯原地跳跃的弱点,又抓住机会靠一次快攻拿到1分。显然,Burnside的选手也不是等闲之辈,他很快摸清了我这进攻型选手在防守上的弱点,加紧反击。比分交替上升,这的确是一场消耗体力和时间的拉锯战。戴着面罩本身就很闷热,加上激烈的运动,汗水更是不停地从头上渗出,眼睛被汗水浸湿后有些酸涩的感觉。一直沉默在旁的队友这个时候一起围到场边为我加油。最后一剑是关键的,我还领先1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改刚才快攻的战术开始稳扎稳打。突然变化的战术又迷惑了对手,一连串的交手之后,他的一个低级失误被我抓住,轮到我防守反击了。绿灯亮了,面罩被我扔上了天,我赢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扭转局势的一场比赛,之后其他队员再接再厉,彻底击败了卫冕冠军Burnside High School。令人激动的荣誉终于通过我们的努力得来了!
击剑成就了我多年的运动梦想,我不觉得这是什么环境造就人的例证,更不是什么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回想在国内上体育课时,每每听到达标二字而心惊胆战,而今天能拿到“最佳运动员”这个奖,我觉得并非由于身体素质的变化——练习击剑没有怎样改变我的身体结构,该瘦的地方还是瘦,跑完800米还是气喘吁吁。改变了的是我的观念,国内达标要求的是所有人通过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我在新西兰因选择了一个比较适应我自身发展的体育项目,获得了外界和自身的肯定之后,我成为一个运动员,而且是最佳。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只因为我选对了运动项目,同一个道理,每个人只要选对他们的方向就一定会成功,不是吗?
(欧阳海摘自《世界博览》2003年第4期)
(作者:智恒一 字数: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