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让人遐想的美丽童话

2002年1月,法国《解放报》用两个整版刊载了该报驻京记者韩石先生撰写的文章,讲述了中国宁夏农村女孩马燕在失学边缘挣扎的悲情故事,同时还摘录了她渴望读书的十几篇日记。这篇报道旋即在法国引起了轰动。2002年8月,法国拉

2002年1月,《解放报》用两个整版刊载了该报驻京记者韩石先生撰写的文章,讲述了宁夏农村女孩马燕在失学边缘挣扎的悲情故事,同时还摘录了她渴望读书的十几篇日记。这篇报道旋即在引起了轰动。

2002年8月,拉姆塞出版社正式出版由韩石整理的《马燕日记》。2003年初,这本书先后被翻译成英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和日语,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关于这本书,瑞士的《时代日报》这样形容:“一个让人遐想的美丽童话故事。”法国《人道报》这样定位:“应该给所有不喜欢上学的孩子读这本书。”2003年9月,《马燕日记》中文版回到了。展读《马燕日记》,一位中国少女为争取读书机会与生存环境苦苦挣扎的画面让人久久无法释怀——

“,我不想回家。我想一直待在校园该多好啊!”

1999年5月,连续几天的沙尘暴将宁夏同心县预望乡张家树村淹没在一片茫茫尘海中,这里早在1972年就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这天早晨,12岁女孩马燕在拥挤的黄土沟壑之间顶着沙尘向前攀行,为家里的一头小羊羔寻找嫩草。几天前,她无法交上这一学期的42元学杂费,面临失学的困境,对她说:“家里实在没有钱了,在外打工,至今也没能邮回钱来。你就在家喂那头小羊羔吧,等把它喂肥了,卖了钱,你再去上学。”

在喂养羊羔不能上学的时候,记日记成了热爱学习的马燕惟一的精神寄托——“春天到了,我的家乡不像课本上说的那样山水都绿了,我们只有风沙和很少又很小的小草。每一天,我都在盼着小羊羔快快地长,然后卖上钱,我就有了学费,那样我就可以回到学校里,在教室里是多么好。因此我也盼着地上的小草也快快长大,因为只有它们长大,羊羔才能长大……”

要在这片几近不毛之地寻找到养肥羊羔的嫩草,是多么的不易!每一天,马燕在一个又一个发现的喜悦中用嫩小的手指拔掉嫩小的野草,等到很不容易地将它们装满草袋的时候,她就兴冲冲地跑回家,抱起那头小羊羔,一棵一棵喂给它。每一次,盼望着它快快长大的马燕总忘不了祈祷:“小羊羔,快快长大吧……”

二十几天后,马燕终于把小羊羔喂得肥肥的了。一个满身膻味的羊羔贩子用13元钱换走了它,13元,还是不够学费。就说:“我去给你借。”

几天后,马燕又能高高兴兴地背起书包徒步到离家15公里远的小学上学了。

“中午11点放学回家,我们男女一共7个人,马月花和马娟都坐车回去了,剩下我们5个只好走着回去。走在路上的时候,我心里非常害怕,因为有很深的土沟,很陡的土山,还有的时候,路上有小愉(偷)要钱……”

“下午放学回来。饭吃了,妈妈就喊我俩去山坡上转(运)麦,我实在是走不动,可妈妈把那么多的荞麦拔了,我们连转也不转,那怎么行呢?怎么对得住妈妈的劳动呢?妈妈这样做,是为了我们以后的幸福生活。再不要像她们这一辈子,苦了又苦,才有点吃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能过上好生活,再不要像她们。”

下午,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出去,他们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他们一会儿吃这个,一会儿吃那个,而我却眼看着没法买东西。妈妈为了让我上学,连自己的病都不看了,我和两个上学一花就是几十元。这钱是从那(哪)里来的?一定是靠着辛苦和汗水争(挣)来的。”……

第二年,家里的情况变得更糟。去山西打工一年下来没有带回几元钱,因为包工头在年终突然卷款而逃。焦急之中,妈妈感到无力再让3个孩子同时读书,便想让马燕辍学。

2000年5月2日,是马燕最痛苦的一天,这天晚上,她在一张新品种大豆的说明书背面就像平时写日记一样给母亲写下了一封信,只不过这封信还有个题目《我想读书》——“这回我们放了一周假,妈妈对我说,‘孩子,妈妈想对你说一件事。’我就说妈妈您有什么事就说出来吧,憋在心里会难受的。妈妈说,这怕是你最后一次上学了。我就睁大眼睛望着妈妈,您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现在没有知识是不行的。老农民种田都要有知识,没有知识种下的粮食是没有收获的。妈妈接着说,你们姐弟3个上学,你一个人在外面打工,是顾不过来啊!那我两个呢?妈妈说你两个弟弟还必须念书。我就问妈妈为什么男孩能念书,女孩就不能念书呢?妈妈就说你还小,不懂这些,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我上不起学了,我回来种田,公(供)养弟弟上学。我一想起校园的欢笑声,就像在学校里读书一样。我多么想读书啊!可是家里却没有钱。我想上学。妈妈,我不想回家。我想一直待在校园那该多好啊!马燕2000年5月2日。”

两天后,马燕涨红着脸把这封信交给了妈妈。不用看信,妈妈已经猜透了女儿的心思,她说:“妈妈没有读过一天书,根本不认识这些字。”马燕说:“那就让弟弟读给你听吧。”……

妈妈没有让弟弟把信读给自己听,穷苦不堪的艰辛劳作已让她无暇顾及这封信了。五一假期过后,马燕只好和母亲一起在家里劳动。马燕的脸上没有了笑容,回想起几年的小学生活,所有的欢乐和梦想都留在几本日记中了。可惜其中有两本已经被当了卷旱烟的烟纸。这天,她拿着这两本日记对妈妈说:“这些日记也给你,有时间也让弟弟读给你听。”

20多天后,学校里的马老师找到马燕的母亲。他说:“不让这孩子读书,太可惜了。”马燕终于又回到了校园。而到了这年秋天,妈妈说什么也不让她读书了。这时,马燕就把另外的两本日记交给了爸爸和妈妈,爸爸识得一些字,还没有读完,就落下了眼泪。最后的结果是,父母四处借钱,让这个爱读书的女儿再读一年书,小学毕业后回家务农。

“他们看了我的日记吗?他们会怎么想呢?”

2001年4月,在马燕即将读完小学的时候。遥远的北京,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了一次中国西部风情摄影展,宁夏摄影家王征的作品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作品中沙尘笼罩着的预望乡,几近干涸的枯井和西部人顽强的生命力给了观展者内心极大的震动。这当中就有法国记者韩石先生,一个月后,在中国助手何岩萍的帮助下,韩石一行经过几天辗转,终于来到了预望乡。

这天下午,一行人走进最后一个村子,马燕家所在的张家树村。马燕的日记真实地记录下当时的情况:“昨天晚上,妈妈告诉我,村干部召集村里人开了个会,说第二天外国人要上咱们村来,要大家说点好听的话,说咱这里的女孩男孩都有学上,生活已经脱贫了。今天,妈妈从外面拾发菜回来,正好听见村里人在对外国人说一些不真实的话。妈妈当时气极了,想着爱读书的我就剩下两个月的读书机会了。她不知哪来的勇气,一路跑回家里,翻出了我给她写的信和三本日记。妈妈哭着把这些东西塞给和外国叔叔一起来的那个中国阿姨,她说:‘把这些给你们,都是我女儿写的,那才全是真话!’现在不知外国人还在不在乡里,他们看了我的日记吗?他们会怎么想呢?”

几天后,韩石回到了北京,助手首先翻译了马燕的信。韩石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动,字里行间一个西部女孩对读书的渴望、对贫穷命运的无奈撞击着他的思绪……他迫不及待地对何岩萍说:“你把那些日记再翻译出来。”这样,一个在失学边缘苦苦挣扎的西部女孩的生活记录开始一点点展现在这位外国记者的眼前——

“今天晌午我们放学回家的时候,天气很冷,还夹着小雨,我们宿舍里的几个女生,都要坐车走,只有我和弟弟还有另外一个宿舍里的女生没钱坐车,我们就搭了个伙一起走。走到一条深沟里,我们被水堵住了,我弟弟彩(踩)在一块大石头上,跳过沟里的水之后,又把我拉了过去。我又把那个女生拉了过去,我们终于上了沟,脱险了。2000年9月29日 星期五。”

“今天放学后,我们三个去赶集,我看见许多和我们不一样的人,有的没有脚,甚至还有瞎子。我以前想在学校里没法生活下去,今天看到这个瞎子,他都能生活下去,难道我就不能生活下去吗?我一定要坚强起来。2000年10月23日 星期一。”

“今天下午我们走的时候,弟弟就提起星期五放学被几个孩子截住要钱的事来。爸爸和妈妈听了后,妈妈就叫爸爸送我们去。爸爸就把我俩的干粮背上,弟弟把我俩的书包背上,我就把弟弟的衣服和鞋背上,我们就出发了。上了塬头,爸爸的耳朵冻得通红。我没有管。又走了一会儿,我看见爸爸那一步一步的脚步声和爸爸皮鞋上的雪,我就想起我的成绩来,我怎么能对得住爸爸送我的路程呢?爸爸怕我和弟弟在路上受欺负。我以后要考上大学,找个工作,好让爸爸妈妈下半辈子过上幸福的日子。2000年11月19日 星期日。”

“爸爸、妈妈,对不起,为什么一开始就说对不起呢?因为今天下午……老师站在讲台上说:上一周我们测验了一下,有的同学还可以,大多数学生差着呢!住校生,你们一周就拿一包馒头和半袋米,连馒头和米都对不起。我这高贵的头就抬不起来了,因为考试成绩还没有到第二名,你说我这头能抬起来吗?是抬不起的。不过我有信心,到期末考试,我一定能拿下好成绩。2000年11月28日 星期三。”

这些刚刚翻译出来的日记,给了韩石极大的震撼。他说:“我要再去宁夏,找到马燕这个女孩!”

2001年5月,韩石在助手何岩萍、摄影家王征的陪同下又重新返回到宁夏。

“我知道了:世界的人都是那么善良。”

在预望乡张家树村,韩石首先见到了马燕的父亲和刚从100多公里外拾发菜回来的母亲白菊花,她要靠这点收入偿还女儿读书所欠下的外债,当时马燕上学去了还没有回家。

“今天上午正在上课的时候,爸爸突然来了,他告诉我上回来我们村的外国叔叔专门来看我来了。激动的爸爸叫了一辆拖拉机接我回家。很快,我见到了韩石叔叔。韩叔叔的助手何岩萍阿姨翻译他的话说:‘你的日记非常感人,你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善良而坚强的中国女孩。我会帮助你把书继续读下去。’听了这话,泪水在我的脸上不住地流,我真的能继续上学吗?”

第二天临走时,韩石将1000元钱交给马燕的父母。他说:“马燕今后读书需要钱,请给我们写信。”在村头,马燕流着泪一直远远地向他们挥手……

2001年9月,马燕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了预望乡中学,成为这个村的第一位女中学生。这时,马燕每天的日记更为动情。

“妈妈总对我说,一定要替韩石叔叔、何岩萍阿姨争口气,加油好好学习,让别人再也不要像看你爸爸那样看你了。这句话牢牢地记在了我心里。星期六,我也去抓发菜,坐在车上,车上的人非常多,一个车上坐着三十七八个人,去了两辆车。我在中间,把我挤得撤不出腿来。有一位和何阿姨一样菩萨心肠的好阿姨,她怕我挤坏了,就往外钻,一不小心摔在了地上。摔下去之后,好好的,什么都没摔坏。这还是上天有眼,上天还是一个公道的人物吧!”

“今天韩石叔叔、何岩萍阿姨转来了法国记者米谢尔·费杜西的来信,她说我是一个有能力的女孩,聪明,有理想。她说虽然不认识我但她非常高兴帮助我实现梦想。我心里真的感动,法国那么遥远,我向老师借了世界地图,找了好久,才找到法国。她说她有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都有幸读书。她还说会有一天来中国看我,我真的感到幸福。她让我知道了:世界的人都是那么善良。”

“今天韩叔叔、何阿姨又转来了巴黎一对夫妻的来信,他们的名字是贝尔纳和尼科尔·科拉金格,他们曾经两次来过中国,去过北京、上海、桂林。也要帮助我读书,并说让我勇敢面对,我通过何阿姨回信说:我有信心……现在要帮助我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能得到这些好心外国人的照片,把它们都贴在家里的墙上,对我也是个鼓励。我一定好好学习。”

“今天,马校长在会上说:由于马燕的故事让不少孩子都受到了照顾和资助,更多的学生也喜欢学习马燕天天写日记了。我心中很自豪,但也有压力了,怕学习不好,别人会笑话。因此,我要更加努力了。”

《马燕日记》在法国出版后,巴黎专门成立了一个“为了宁夏孩子协会”。到2003年10月,宁夏同心县预望乡已有70多个孩子得到了这个协会的资助。当地“重男轻女”的传统也有所转变,仅马燕就读的中学,女生就由原来的100多人增加到300多人。如今,马燕可以分别从“基金”和版税中得到每月500元的资助,足够她和两个弟弟的学费。马燕的稿酬按法国相关法律将在18岁以后才能获得,而目前,她已经捐出其中的三分之二,用来资助乡里的同学们,已经帮助63个孩子重回校园。

2003年9月,《马燕日记》中文版首发式在北京官园举行,马燕在母亲的陪伴下辗转来到北京。负责出版此书的华夏出版社王一方副总编说:“或许会有人说,它的畅销是因为在向外国人展览苦难。其实,展览苦难只是表象,真正展览的是苦难背后人性的光芒。更重要的是让全社会意识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

在发布仪式上,北京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的几个学生围着马燕,要她签名。马燕在每本书的扉页上都工工整整写下同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

(作者:李作明 王永琴 字数:5387)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