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它很害羞

雨中的塔蓉加动物园游人稀少,打着伞在雨中观看动物于我和陪游的朋友都是新的人生经验。悉尼周边有好几个动物园,塔蓉加动物园是离市中心最远的一个,位于杰克逊湾北岸一处岬角,与南岸的悉尼歌剧院遥遥相望。到澳大利亚,

雨中的塔蓉加动物园稀少,打着伞在雨中观看动物于我和陪游的都是新的人生经验。悉尼周边有好几个动物园,塔蓉加动物园是离市中心最远的一个,位于杰克逊湾北岸一处岬角,与南岸的悉尼歌剧院遥遥相望。到澳大利亚,有几种动物不能不看,该国国徽上的袋鼠和鸸鹋固然必须要看,更令我神往的则是树袋熊、袋熊与,而是最最想一睹真容的。

袋鼠是最容易看到的,品种也较多,大型的直立起来可与成人比高,小型的蹲伏着跟兔子般大。鸸鹋也不少,体型都比较大。许多袋鼠和鸸鹋的展示方式令我惊奇,就是它们的居住区与贯穿其中的路径之间,并没有栅栏铁网,只以一些枯枝干很随意地摆放着以作隔离标志,我纳闷:它们会不会跑出来呢?朋友告诉我,会的,这样的隔离的用意,是告诉游人绝不可以迈入禁区,但袋鼠和鸸鹋却可以在它们高兴时跳跨出枯枝干随意活动,那时游人则可以有限度地亲近它们,但必须保证不致引起它们的恐慌与不快。这管理方式真奇特。依我看来,那隔离物对人而言只能防君子焉能防小人,有游人偏要迈进去可怎么处理?特别是出现“罪不罚众”的情况;再说,袋鼠鸸鹋自动跑出来后,游人又怎么把握“有限度亲近”的尺度,乱喂或伤害了动物怎么办?动物伤了人又怎么办?但朋友告诉我,这样的隔离方式,是基于“人道原则”,我听来听去,其实是“兽道原则”嘛,就是一切以这些动物觉得自由舒服为前提,人绝不能骚扰动物,这一原则已在澳大利亚民众中形成共识,他们的行为又影响着外国游客,因此这样处理了多年,并没有发生过几起游人跨入禁区和动物与人之间发生伤害事故的情况。当然,整个动物园对不同的动物,包括袋鼠与鸸鹋里的某些性情凶猛的品种,还是分情况给予不同安置的,有的还是以双方都不能跨越的展览围墙壕沟钢玻璃隔离开的。

虽然从图片上早已熟悉其芳容,但见到真的树袋熊(音译称考拉)时我还是非常激动。这动物园里有几处展示着树袋熊,其中一处有专人值班,游人可以走到树袋熊身边在值班人员指导下近观抚摩它们并与之合影。可惜我去亲近时它们都蜷伏在桉树上睡觉,一动不动,似乎是毛绒制成的玩偶。它们这样酣睡,是因为雨天寂寞吗?看了挂着的说明,知道它们四季都是这样的习性,一天二十四小时里总要睡上二十二个小时,只起来活动两个小时,并且多在晚上;它们之所以这样贪睡,是因为所吃的那几种桉树叶里,含有大量的催眠成分。后来又看到了体形比考拉大许多的、常在地上趴伏的、胖嘟嘟的袋熊,只可惜所有这些有袋类动物当时都没有小宝宝在它们腹部的袋子中。

我把在此动物园里观览的高潮设定为与鸭嘴兽面对面。这种动物不仅只在澳大利亚有,全澳也只有南澳大陆的少部分水域和塔斯马尼亚岛上才有,如今野生的数量已极其有限,它长着鸭喙那样的阔嘴,脚趾间有蹼,会下蛋,却又满身披毛,虽无乳房,孵出的小兽又需舔食其腹部分泌出的乳汁成长,它的发现在动物学和进化论研究方面具有特殊意义。我们在一处开放式池塘边静候了约半个小时,杳无踪影,又到另一处建造成山洞模样的阴暗室内,那里面有一个巨大的可以从两面观察的弱光照水箱,箱里布置着适合鸭嘴兽居住活动的当中是空洞与卵石的枯树断干,以及许多的水生植物;来回来去地从两面仔细观察,就是发现不了鸭嘴兽的身影,急得不行啊,那时还有一位从美国来的年轻游客,他急于在鸭嘴兽故乡一睹其真面目的跟我一样,可谓望穿秋水!我忍不住想用手指关节击打那玻璃箱外壁,这时朋友和那美国青年都朝我摆手,让我看墙上的图片和说明,细细一看,图片有鸭嘴兽从水中伸出上半身以蹼爪趴伏岸边的特写玉照,下面文字的大意是:它很害羞,请尊重它的性格。如果您在水中没有看到,那么它可能在水上部分。我拼命仰头朝水上部分望,所留出的可视部分竟非常有限,为什么不多留些?啊,再看另一张图片,是游动的鸭嘴兽全身照,下面文字的大意是:虽然人类把它们从大自然移到了这里,但它们的生存应该并不是为了让人类观赏,因此,这回没能看到它们,不是它们该求我原谅,而是我应该对它们说:对不起,害羞的朋友,打扰了……

我虽然没能看到鸭嘴兽真容,但这家动物园如此以动物为本的陈列原则,令我深深感动。朋友说是“很人性化”,这只有把动物和人平等对待才能理解。

(董文珍摘自《知识窗》2003年第4期)
(作者:刘心武 字数:2013)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