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思想的美国富人

大约一年前,我在美国北方的一个小镇上,见到一位很有历史感的美国老人。老人感叹地说起美国历史上的好时光:在立国先贤们的时代,美国的工业革命和都市化还没开始,整个国家清贫而质朴。那是一个“荣誉导向”的时代,荣誉是第

大约一年前,我在北方的一个小镇上,见到一位很有历史感的老人。老人感叹地说起历史上的好时光:在立国先贤们的时代,美国的工业革命和都市化还没开始,整个国家清贫而质朴。那是一个“荣誉导向”的时代,荣誉是第一位的。正是有了这样的价值观,美国才会出现钢铁大王卡内基这样的慈善家。卡内基说,财富来自社会,是社会创造条件让富人发财,富人理应在有生之年将财富回馈社会。如今是“财富导向”的时代,财富是实实在在的,像卡内基这样有思想的富人,还会有吗?

世界第一富豪比尔·盖茨刚刚宣布将致力于管理其慈善基金会,就和世界第二富豪巴菲特一起出现在纽约公共图书馆。巴菲特宣布捐出其财产的85%,给比尔·盖茨的基金会。这位75岁的老人和卡内基一样,有自己的思路。

巴菲特是个白手起家的富人。他出生在美国西部的内布拉斯加,祖父开杂货店,父亲搞投资,巴菲特却没有继承到一分钱。他14岁就用课余时间挨家挨户推销饮料赚钱。他当过送报的报童,同时为互相竞争的几家报纸送报,当订户停了一家报纸时,他就把别的报纸推销出去。他把辛苦攒起来的每分钱都用来投资,并且把这一习惯保持了一辈子,当他成为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时,仍然如此。

富起来以后,他没有买豪宅、名车,没有收集艺术品,甚至没有改善自己的生活,仍然住在年轻时用3万美元买的房子里,仍然自己开车,仍然穿着普通的衣服,仍然用原来的办公室。当他的财产已多得无法用可以想象的消费标准来衡量时,他每天还是在一家快餐店里吃早餐。他开玩笑说,那是因为他拥有这家连锁店,在那里吃早饭可以打折。

开创美国慈善事业传统的卡内基曾说,他用前半生赚钱,用后半生思考怎样有意义地花这些钱。巴菲特显然也在思考,该怎样处理巨额财产。他早就表示,把遗产给后代,等于给了后代“食物券”,他们就不能过正常、独立的生活。有一次,他给大学生演讲,听众问他,为什么他主张对富人征收更高的税。他说,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在你出生前一天,造物主让你为你即将生活的社会制定规则,可你不知道你将成为怎样的人,你可能是男人,也可能是女人,可能是穷人,也可能是富人。这个时候,你愿意生在一个怎样的社会里?

这真是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其实又很单纯。他直接击中了每个人内心深处我们称之为“良心”的东西,那就是社会的核心价值。正是出于这一单纯的想法,巴菲特这个世界第二富,把一辈子赚来的钱,一下子送了出去。

(毕英梅摘自2006年7月3日《青年参考》)

(作者:林 达 字数:1070)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