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打工进清华

放羊娃“照葫芦画瓢”2007年7月15日,河南省邓州市第四高中学生马春正收到了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刻,他百感交集。其实,马春正原籍是湖北省房县。房县位于神农架林区,高寒,偏远、贫穷、落后。1987年,两岁的马春正被母亲王

放羊娃“照葫芦画瓢”

2007年7月15日,河南省第四学生马春正收到了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刻,他百感交集。

其实,马春正原籍是湖北省房县。房县位于神农架林区,高寒,偏远、贫穷、落后。1987年,两岁的马春正被母亲王等英带着一路逃荒,来到河南省高集乡李岗村,母亲再嫁给村民马长更。继父虽然耳聋背驼,家徒四壁,但为人实在。

5岁时,马春正开始放羊。他家养有5只羊,每只羊都比他力气大,他根本拉不住羊,羊总是把他折腾得疲于奔命,倒像是羊在放人。

最让他不开心的是,因为自己是从神农架来的“山里娃儿”,加之性格内向,小伙伴儿们根本不和他一起玩。

单调寂寞的日子里,他就用树枝在河滩上画画,画羊吃草,画神圣的学堂,虽然是照葫芦画瓢,但也有模有样。他家墙上有一幅发黄的老寿星图画,凭记忆,他能勾画得惟妙惟肖。正是在这寂寞中的排遣,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9岁那年,马春正才步入了小学的大门。农村小学没有美术课,马春正有点“英雄无用武之地”。好在,他有一本叫《武松》的连环画,课间,他就照着连环画画。一本连环画画完了,他就临摹课本上的插图,铅笔盒的贴画,看到羊画羊,看到牛画牛,倒也画得活灵活现。

马春正不仅画画得好,字也写得周正。学校发现他是人才,就让他负责办黑板报,他的插图和版式设计让人耳目一新。小学毕业那年,举办文化艺术节,他代表学校参赛,现场挥毫泼墨,一幅书法和一幅绘画,双双夺取头奖。

靠做苦力读完中学

后来,马春正以优异成绩考入高集乡第一初中。中学离家有两公里,为了省钱,他食宿在家。由于父母忙于农活,顾不上给他做饭,他便常常一天三顿冷水泡凉馍,白水煮面条算是改善生活。

马春正勉强读了一个学期。初中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母亲再也拿不出学费,他只好辍学。马春正想到了打工。2000年正月,14岁的马春正就和同村青年人一起,来到了郑州,在郑州郊区十八里河一家窑场,成了童工。

在窑场,马春正没技术,不会做砖坯,只能下笨力,拉砖坯。

当时,马春正身高不足1.5米,体重不到30公斤。按窑场规定,一车要装220块砖坯,有600多公斤重。他每天拉20多车,要拉到1公里外的烧砖窑,路是土路,还有缓坡,每天往返就需要50多公里。手磨破了,戴上手套,脚磨出了血,就跪在地上。这样,每拉一车砖坯只能挣8毛钱。

高强度的劳动,体能又得不到补充,马春正实在拉不动了,窑场负责人就让他每车拉110块砖坯,不过,要拉两车算一车。

就这样,马春正在窑场干了一年。当年腊月二十日,马春正回到了老家,一年的苦力,他省吃俭用,带回了2000多元。他用打工的钱给母亲买件毛衣,为继父买双棉手套,还帮助家里买了一些砖,盖了一间砖房。余下的七八百元钱,成了他初中三年的全部费用。

初中毕业,马春正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中专,但由于交不起每年1700元的学费,就选择了。那是邓州第二,是一所重点

第二年,马春正转入邓州第四高中。那年的学费,是他利用假期在邓州小十字街一建筑工地上打工挣的。

暑假时,马春正去刘小娜老师家补课,大热的天,他还穿着厚厚的绿色长袖T恤。刘老师感到奇怪,问他热不热,他说没事。第二天,刘老师和其他人说起这事时,才知道马春正家庭困难,于是就介绍他在学校餐厅打工,不发工资,只管吃饱。每到快放学时,老师允许他提前10分钟下课到餐厅帮助卖饭。凭着在学校餐厅打饭、洗碗,马春正吃了两年的免费饭。

后来,经邓州第四高中美术老师韩永勤的推荐,马春正来到海燕画室深造美术。了解到他的情况后,画室负责人免费收留了他,看他功底不错,还聘请他做指导老师。这样,他不仅免费学习,又为自己挣了一些学费。

考上大学后辍学打工

2006年,马春正高中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安美院深圳分院,学费是1.5万元,但他凑不齐学费,把口粮卖光,才凑了2700元钱。

马春正带着这些钱去报到,学校规定最迟缓交3个月。3个月,对马春正来说还是太短了,他只好选择退学。

马春正默默离开了美院。怕父母伤心,他没敢告诉父母,而是直接回到,边教学生,边学习。

过了一段时间,马春正不好再隐瞒下去,只好向父母说了实话,并征得父母同意,前往被誉为“画家摇篮,中原名校”的郑州郑铁六中学习专业知识。

在郑州,马春正选择的是“半工半读”。郑铁六中的老师听说他专业成绩优异,答应他免费借读。就这样,平时,他按部就班地在郑铁六中学习;双休日,他就到一个绘画培训班打工。培训班只管吃饭,没有报酬,但也解决了马春正的燃眉之急。

一个偶然的机会,马春正认识了张文恒,并将携带的作品请指导。对马春正的作品大加赞赏,并对他说:“你如果有时间,可以来我这里帮忙。”

马春正知道张文恒是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他的作品曾参加中国油画双年展、第九届全国美展、中国艺术大展及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等重要展览并曾获奖。作品刊登于多种学术刊物及大型画册,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栏目曾以“中间地带”为题对其创作情况予以介绍。

张文恒教授的邀请,让马春正受宠若惊。于是,他来到张文恒创办的培训班里做教学工作,辅导学生。张文恒教授还给马春正找了住处,并安排他在一家企业的职工食堂就餐。学业上,给他指导。在教授门下,马春正不仅挣有一份工资,专业水平也提高很快。

今年3月,马春正参加了高招专业考试。为此,他常常晚上学习到凌晨3点,并且只能“以工养学”。

梦圆清华还要打工

这个夏天,马春正再次参加高考,取得总分995分(含专业、文化课分)的好成绩,最终以高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录取分数线38分的绝对优势,被清华大学录取。马春正是幸运的,清华工艺美术系在全国仅仅录取20个学生,他成了20个被录取的幸运儿之一。

接到录取通知书后,马春正仍奔波在高集老家与邓州市区之间,做家教、带学生,筹措学费和生活费。

听说他考上了清华大学,妈妈高兴地说:“终于能住上不漏雨的砖房了。”

现在,马家有三间房,两间土屋漏雨,一间砖房父母住。假期中,马春正就住在两间土屋中的一间,和羊住在一起,靠前墙是3只羊,后墙是他的床铺。

但妈妈也有顾虑,怕马春正交不起学费再次辍学。继父耳聋,不好交流,他看到许多人祝贺,知道儿子考上了大学,还是个好学校,整天笑。

得知马春正自强不息的故事,当地媒体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消息见报的第二天,邓州市委书记就作出批示,要求邓州市教育局、民政局拿出方案,帮助马春正顺利入学。

7月22日上午,在河南西峡投资的北京商人刘桂元,通过新闻媒体将1万元现金交给马春正。刘桂元嘱咐马春正,入学后政治上要追求进步、学业上力求奋进,努力成为栋梁之材。刘桂元表示,要送马春正去清华大学报到。

作为母校,邓州第四高中拿出1万元,资助马春正入学。

7月30日,邓州市政府奖励马春正6000元。

此后,不断有人提出资助马春正完成大学学业,都被他婉言相拒。他说:“感谢政府,感谢社会,我第一学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已经够了。下一步,我将靠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

现在,马春正在邓州星海画室打工,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工作3个小时,晚上工作两个小时,每天有20多元的收入。

到清华后,马春正还要争取时间打工,不能只靠别人的资助。他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有专业知识,学费已经解决,生活费不能再依赖别人。

探询马春正的成长之路,人们不免要问,面对困窘与坎坷,是什么给了他不屈不挠的拼搏勇气?马春正的回答朴实而又令人信服:母亲和继父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住上红砖平房,他相信,他能帮父母实现这个愿望。
(作者:李万卿 字数:3429)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