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绝对不是令地球旋转的动力,惟有威士忌才能促使这个世界旋转如飞。”——迈肯基爵士《话说威士忌》身着彩色格呢短裙的男士、嘹亢的民间风笛及金黄剔透的威士忌酒,构成世人眼中标准的苏格兰形象。尤其是威士忌,简直就是苏
“爱情绝对不是令地球旋转的动力,惟有威士忌才能促使这个世界旋转如飞。”
——迈肯基爵士《话说威士忌》
身着彩色格呢短裙的男士、嘹亢的民间风笛及金黄剔透的威士忌酒,构成世人眼中标准的苏格兰形象。尤其是威士忌,简直就是苏格兰的同义词。苏格兰人称威士忌为“生命之水”,其金黄的色泽被誉为“太阳的光芒”。他们对威士忌的钟爱,就和我们中国人珍爱茅台酒一模一样。
苏格兰人离不开威士忌。据说用威士忌涂抹看家宝风笛,会使其音调更加铿锵;而将威士忌掺蜂蜜注入滚烫的开水,又是他们治疗感冒的良药……大概因为茶叶和咖啡都是17世纪后传入欧洲的舶来品,惟有威士忌才是正宗地道的土特产,所以威士忌始终是英国人的最爱。他们讲究餐前和餐后喝威士忌,席间则以葡萄酒佐餐。他们强调,品尝威士忌一定得专心致志,因此绝不能边吃边喝。享用威士忌要用类似中国人喝白酒时的那种玻璃小酒盅,但绝没有中国式的仰脖干杯喝个底朝天的豪气,喝威士忌讲究的是一口一口慢慢品评。
“谢天谢地,幸好是血”
苏格兰人与威士忌的笑话令人捧腹。常听到的是:圣诞之夜,一位带着威士忌、跋涉于雪地中的苏格兰汉子,不小心重重地栽到冰路上,顿时一股暖流涌了出来,他迫不及待地摸了一把,看清楚是红色的,才如释重负地感叹:“谢天谢地,幸好是血。”
我的苏格兰丈夫布莱恩教授,视太太从未亲眼领略过威士忌酒的制作过程为一大遗憾,一放暑假便特意驱车带我到苏格兰北方深山区的艾得道拉酒厂参观。该厂是全苏格兰规模最小的威士忌厂,只有三位酿酒技师,却是名声卓越的一家。这里出产的每一瓶威士忌都是精致的杰作。英议员及阔绰的百万富翁都来此订购威士忌极品。我们到厂门口时,发现已有五六辆旅游巴士捷足先登,这里每年都有上万名访问者不远万里赶到这里取经寻宝。工厂派来的导游是位身高足有1.9米的苏格兰大汉,传统的苏格兰花 格呢短裙就是他的工作服。
苏格兰威士忌的故乡位于北纬约五十五至六十度地带,这里的土壤恰好适合种植大麦,深山中的泥炭也适合于烘麦芽,湿冷清凉柔和的空气及山谷里纯净无污染的山涧泉水, 都是制造极品威士忌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到底是何种关键成份或因素决定着威士忌的独特味道,谁也解释不清其奥秘。
据介绍,即使是相距仅300米的两家威士忌酒厂,产出的威士忌,味道也会大相径庭。由于弄不清楚制作威士忌的科学原理,制酒商就变得极其保守甚至迷信起来。比如,艾得道拉酒厂锅炉的旧烟囱上有几个洞,谁也说不清这些洞有什么作用,但为了使新生产出来的威士忌酒与原来的一模一样不走味儿,他们打造新烟囱时也小心地照搬旧烟囱的模样。那些莫名其妙的洞也一起保留了下来。
“”造就了“酒鼻子”
伦敦有一家规模庞大的著名酒店,以提供八百多种不同风格的威士忌酒闻名天下,其中一些威士忌的牌子十分独特。如“王室御林军”、“荒野里的茂密山丘”、“原野的角落”、“母猪的鼻子”、“山羊的消毒液”、“护照与通行证”、“最后一洞”、“名声显赫的松鸡”和“公鹿的呼吸”等。1958年,一瓶由6位男士独创的正宗古典威士忌,在苏格兰海港里斯问世,被称为“辛迪加58/6”。这种酒严格采用百年前的生产标准,以65%的麦芽威士忌加35%的谷物威士忌混合而成,酒精含量40度,原酒皆经30年以上成熟期。现今仍以同一秘方酿制,为了达到物以稀为贵,每年仅限量生产6万瓶。
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对情有独钟的国度,苏格兰威士忌亦淋漓尽致地显现了这一国情。购买者很容易注意到,英皇室御赐的意气风发地贴在酒瓶上。皇家御用威士忌的条件是,至少连续3年以上得到英皇御批的宫廷用酒,自然威士忌商标上的御用就成为高档威士忌的保证。
如同中国酒业一样,苏格兰威士忌也造就了不少出色的“闻酒鼻子”。这些专业闻客为了敬业,平日不饮酒以保持高度灵敏的职业嗅觉。由于他们的鼻子是至关重要的饭碗保证,不少“酒鼻”都购买了昂贵的保险。他们鉴赏威士忌时,先要将酒杯轻轻地摇来摇去,酒杯呈百合形,形状最易令香味凝聚。
“月光威士忌”的诞生
英国政府从1644年开始征收威士忌酒税,此举令苏格兰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自家酿造威士忌,与清晨起床后在家里煮麦片粥一样,是政府管不着的家政。到18世纪末,不堪忍受这些不公平桎梏的酿酒商,为了躲避税务官的搜寻,将酿酒厂迁至人烟罕见的深山老林中,在山洞里修建威士忌窑洞,与政府打起了威士忌游击战。这些私酿的窑洞威士忌都装在小木桶里,区别于政府公酿的大桶威士忌。小桶和大桶威士忌的不同提法,就成为私酿与公酿的代名词。又由于私酿威士忌大都是深夜里人不知鬼不觉出笼的,故美名为“月光威士忌”。苏格兰18世纪伟大诗人彭斯钟爱威士忌,称威士忌为“诗神”,其名言是:“自由与威士忌同在。”
有一则真实的故事:一位警察把搜捕到的一桶私酿威士忌带回旅馆里。第二天清早醒来发现酒桶依旧,不过里面的威士忌却不知去向。原来制酒商不甘心自己的威士忌被抢走,夜里于楼下守候着,在旅馆老板帮助下,从天花板上钻了个洞直通酒桶,把自己心爱的酒又吸了回来。到19世纪20年代,英政府每年查获的私酿威士忌案件高达一万四千多宗,据说这个数字仅是私酿的一个零头。迫于人民不断高涨的呼声,英政府不得不认清形势于1823年取消了威士忌酒税,改售威士忌生产许可证,每张10英镑,从此地下威士忌终于重见天日。为纪念威士忌游击战的胜利,人们将此时期诞生的一种威士忌命名为“老私酿者”。19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现代威士忌酒生产工厂,苏格兰大规模的威士忌制造业就此蓬勃发展起来。
用鱼雷走私威士忌
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名叫威特利的百万富翁,同时也是位地道的威士忌迷,买下了艾得道拉酒厂,决心制作世界上最昂贵的威士忌。威特利的威士忌从不做广告,只有那些威士忌发烧友知晓这些品牌。
威特利发明了用美国海军水下潜艇走私威士忌,将鱼雷里的炸药换成威士忌酒。美国政府曾截获过一艘这种威士忌潜艇,里面的威士忌在当时即价值30万美元。
威特利的另一项独创是,他把威士忌酒桶不存入库房里,而存放在远航巨轮的船舱里。这样租金不仅便宜,而且威士忌在大海上颠簸数年后取回来时已成为待售的上等好酒了。
只不过人算不如天算,1941年,一艘名为“政治家号”的远洋巨轮,因海上风暴在大西洋撞到了岩石上,附近小岛的居民们闻讯赶来,毫不犹豫地将船上的二十六万多瓶威士忌席卷一空,并称其为海风吹过来的圣诞礼物。
19世纪后半叶,得益于苏格兰作家司各特小说的流行,苏格兰人的生活方式逐渐令世人熟悉和热爱,同时为威士忌酒的行销提供了诸多方便。如今在世界各个角落,从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到酷暑炎炎的巴西丛林,从澳洲内陆的土著民族到法国高雅的上流社会沙龙,都不乏威士忌知音。
无论如何,威士忌是英国经济永远不垮的一颗恒星,那些高雅、魅力十足的玻璃瓶所赚取的外汇收入一直高于航海业、航空业、纺织品等行业,并经久不衰。
(田文胜摘自《环球》2003年第2期)
(作者:郭 莹 字数:3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