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底,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随后又迅速席卷全球。由此,美国陷入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大萧条。令人奇怪的是,在那段特殊的时期里,有一个行业却逆势而上,迎来了空前的繁荣,这个行业就是电影。经济危机给好莱坞
1929年底,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在爆发,随后又迅速席卷全球。由此,陷入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大萧条。令人奇怪的是,在那段特殊的时期里,有一个行业却逆势而上,迎来了空前的繁荣,这个行业就是电影。
经济危机给好莱坞巨大动力
或许正是因为这场经济灾难沉重地打击了当时人的精神,人们才更需要在心灵上得到一些安慰。1927年,有声电影出现了。当时,著名的米高梅公司曾在广告中宣传自己的电影“会说话、会唱歌”。几年后,彩色电影的出现又进一步激起了观众们的好奇心。即使很多人都遭受失业、破产,不得不排队领取政府的救济,但为了看一场新电影,许多观众宁愿从自己干瘪的钱包中拿出仅有的几个硬币去排队买票。据统计,到1939年时,全美国1.5万家电影院的票房收入增长到了将近7亿美元,居然平均每个家庭每年达25美元。
另一方面,拍摄电影所耗费的资金也越来越多,由于大萧条时期所特有的诸多因素,美国好莱坞开始形成一整套影片的生产模式和公司体制。经过一系列整合,好莱坞终于出现了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米高梅、华纳兄弟以及环球、哥伦比亚等著名电影公司。
从某种程度上讲,经济危机也成了好莱坞的巨大动力,给电影提供了无穷的灵感。提起拍摄于20世纪30年代的很多影片,观众至今仍津津乐道,例如《一夜风流》、《小妇人》、《乱世佳人》、《蝴蝶梦》等,都堪称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与此同时,众多的电影明星涌现出来,他们主演的影片对于鼓舞那个时代的美国民众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卓别林和秀兰·邓波儿
让美国人忘记伤痛
大萧条之前,好莱坞原本流行的是音乐剧,但在经济危机后,喜剧电影却迅速崛起,查理·卓别林、马克斯兄弟等喜剧明星更是受到人们的狂热欢迎。1931年,卓别林拍摄了他第一部带有音乐和声音效果的影片《城市之光》,该片简单地触及了对失业的讽刺。5年后,他又拍摄了经典之作《摩登时代》,该片反映了美国经济萧条时期一些重要的问题,它通过主角查理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入精神病院的故事,说明了当时的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生存危机。
相比于卓别林,童星秀兰·邓波儿的成名无疑更加体现了大萧条时期人们的偏好。秀兰·邓波儿出生于1928年,10岁时,她已经是美国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明星。1939年,她的片酬已超过12万美元,另外还有20万美元红利,而当时的票价只有15美分。秀兰·邓波儿的天赋固然重要,但那个时代人们对歌舞片的特殊爱好也成就了她。实际上,在20年代末,歌舞片刚刚兴盛没几个月已开始走下坡路,然而大萧条却改变了这种类型影片的命运,使其再度成为观众的宠儿。后来有人评价说秀兰·邓波儿的踢踏舞踢走了美国人的忧愁,而罗斯福总统也曾称其为“微笑天使”。
能使大萧条中的人们忘记伤痛的电影还有动画片。无论是《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还是花费近200万美元的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都在无数成年人的笑声中创造着奇迹。或许当时的人们只有在虚构的动物王国或童话世界中,才能彻底忘却现实的痛苦,支撑到光明来临的那一刻。
银幕上的一匹马成为励志英雄
1938年的新年前夜,美国的年度十大新闻人物榜出炉,共有九人上榜,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和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而与他们并列的居然还有一匹名叫“海洋饼干”的马。1936年,驯马师汤姆·史密斯买下了一匹名叫“海洋饼干”的3岁纯种马,它身材矮小,膝盖突出又不对称,而且还不够直。尽管战绩奇差无比,史密斯还是看出了这匹马的独特之处。在史密斯的调教下,其貌不扬的“海洋饼干”发生了质变。1937年,他们在十场重要的彩金赛中大获全胜,年收入达到14.4万美元,比最赚钱的赛马在全盛时期赚得还多。1939年2月,在一次事故中,“海洋饼干”左前腿悬韧带破裂,然而在次年的“圣安妮塔大赛”中,它竟拖着伤腿打破世界纪录,最终赢取了10万美金。此后,这匹一身伤病的马仍一直坚持参赛,直到年老退役。
很快,这个发生在大萧条期间的感人故事被搬上银幕。影片《赛马传说》中,几个主人公都是挣扎在大萧条中的小人物,“海洋饼干”也只是一匹被人当做残次品的老赛马,但是它不服输的天性与顽强的斗志却没有因此泯灭,并在三个新主人的努力下激发出巨大的潜能,最终在比赛中大放异彩。可以说,一匹普通的马成为了动物版的励志英雄,它的奇迹激发了无数处于焦虑和恐慌中的美国人。2003年这个故事被好莱坞再次搬上银幕,取名为《奔腾年代》。
整整70年后,如今的美国再度成为世界经济危机的发源地,不知电影能否再次成为特殊年代的心灵偏方。著名导演吕克·贝松不久前的一番话颇值得深思:“当我们意志消沉时,这些轻松的电影,就像是治病解忧的阿司匹林,让我们再一次感觉良好。”
(王泉森摘自2009年1月20日
《环球时报》)
(作者: 字数: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