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打的是人类精神

搞体育,好像天天就在考虑“成败”这两个字。也许是接受了一些美国文化的影响,我对成败胜负,心里没有太大压力,因为,美国人的观念是,只要你尽全力、做最好的尝试就行,然后,或成或败,该是什么是什么。但在中国,我们已经习惯

搞体育,好像天天就在考虑“成败”这两个字。也许是接受了一些美国文化的影响,我对成败胜负,心里没有太大压力,因为,美国人的观念是,只要你尽全力、做最好的尝试就行,然后,或成或败,该是什么是什么。但在,我们已经习惯了一种概念、一种追求:必须得胜、必须拿、必须战无不胜─我强加给自己的也只有这一种选择─那时候,我的生活中只有排球,球打不好,生活就没有光彩,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精神压力特别大,一输球,脑海里就冒出一个很大的问号:怎么向全国人民交代?!

在新墨西哥大学当助理教练的时候,看主教练劳尔指导学生打球,对我也有启发。刚开始工作,我好像只会对学生说一句话:“这不对,这样做不对。”什么都是不对,队员都觉得奇怪,怎么从我嘴里说出来的都是“不对”呢。劳尔和我截然不同,她总是说:“很好,这个动作不错,你再体会体会。”或者是:“这个呢,还不是很好,你再试一遍,你一定会更好。”别人夸奖我打球打得好,我总是谦虚地说:“不好,我打得不好。”人家特不理解,反问我:“你是世界,你打得不好,谁打得好?”我哑口。在中国,你不能“说”自己最好,但必须“干”得最好。

特别是世界锦标赛中国队输给韩国队一场球,有些报纸用通栏标题大声疾呼:“中国女排危机”,批评中国女排“快”不过韩国,“强”不过欧美,“跻身四强要看别人眼色”。倒是古巴女排超级巨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相信中国女排能打进四强。”的话不仅仅是礼节,她的预见是出于对我们的了解。接着,赛事果然出现转机,却又有人写文章称,这是“渔人之利”,是“上帝怜惜中国女排”,好像中国女排能够反败为胜,完全是侥幸,是“天上掉馅饼”。他们对输赢如此敏感,却并没有领悟到输赢的真谛:上帝从不怜惜一个患得患失的人。中国女排在鹿儿岛失利,尽管被“逼到悬崖”,但我们没有动摇、没有放弃,在危难面前不屈不挠,仍然满怀“求生”的信心,并为“求生”尽一切努力,这种品质的意义和价值,已经超越了输赢。

我们能够反败为胜,赢得最好的结局,这对于运动员来讲,更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更值得宣扬和表扬,因为,这是一种精神─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没有放弃的精神。不能说,拿了就是拼搏,不拿冠军就不是拼搏。我们的每一个成绩都是拼出来的,是队员们的血汗,她们每一天都在作最大的努力。在漳州夏训,我们的队员每天要湿透六七身衣服。全世界有130多支球队,中国女排在世界排坛发展的这种格局中,能够有这样的成绩,每个队员都呕心沥血了,如果一定要她们一场不输,输了就冷嘲热讽,这对运动员很不公平。

其实,输赢算不了什么,打世界大赛,毕竟不是打世界大战,我们打的不是利益,我们打的是一种人类的精神。

(车轩轩摘自美国商学院网)

(作者:郎 平 字数:1416)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