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政要译名背后的故事

  中国人盼望着奥巴马,走下“空军一号”的却是“欧巴马”——这个笑话缘于2009年11月12日美国驻华使馆发布的一款关于美国总统首次访华的纪念海报。海报底部写着“美国总统巴拉克·欧巴马2009年11月首次访

  中国人盼望着奥巴马,走下“空军一号”的却是“欧巴马”——这个笑话缘于2009年11月12日美国驻华使馆发布的一款关于美国总统首次访华的纪念海报。海报底部写着“美国总统巴拉克·欧巴马2009年11月首次访问中国的纪念海报”。随后,百科词条中多了“欧巴马”一项,许多人不明就里——到底是奥巴马还是欧巴马?外国名人政要的又是由谁第一个翻译?标准是什么?
  
  政要译名不可随便改
  
  现任美国总统的全名在新华社的译名库里是“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这一姓名自2004年11月3日一直沿用至今。对于海报上的字样,美驻华使馆解释说,“欧巴马”的译法更接近英语发音。美国驻华使馆新闻发言人史雯珊介绍说,对于以前“欧巴马”和“奥巴马”两种译名混着用的情况,美国政府正在规范总统中文译名,今后将统一使用“欧巴马”。
  但中国的翻译工作者们似乎不那么认同。中国外交部外语专家、外交部翻译室前主任过家鼎也指出,按照惯例,已经沿用一段时间的译名不会随便更改。译名室负责人表示,奥巴马这个姓氏在非洲国家肯尼亚的一些部落很普遍,这么多年一直这么翻译。“如果他改了,那个家族的都会受影响。”所以,除非通过外交途径“强烈要求”,奥巴马这次想“改名”很难成功。
  
  洪森还是云升
  
  实际上,关心自己中文译名的外国政要还真不少。
  2003年,被西方称为“强人”的柬埔寨首相洪森宣布将其中文更名为“云升”。当地有报道说,金边的一位华人占卜师也为首相的中文译名发表了看法,认为“云升”比“洪森”的寓意好。为此,柬埔寨方面通过中国外交部致函新华社,表示“希望新华社今后对首相的改名予以理解”。改名之后,麻烦却接踵而至。当时华文媒体亮出“云升”这个名字后,许多读者就不断打电话询问柬埔寨是不是换了新首相。更要命的是在政府部门颁布一些具法律效力的文件中,两个名字竟然同时存在,一些法律上的麻烦就不可避免。果然,不到一年,新华社便收到外交部来函,通知恢复洪森的原中文译名。
  但偶尔也有例外的。比如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名字就经过改动,原名“萨尔科奇”经法国政府要求改成“萨科齐”,他的夫人也由“布吕尼”改为“布鲁尼”。由于名字改动时,萨科齐刚刚当上总统,影响力远非今日,所以没有形成很大的冲击。
  
  小译名,大学问
  
  一般来说,外国领导人的姓名翻译工作是由中国唯一的综合性译名单位——新华社译名室来完成。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新华社译名室便开始管理起全世界的人名。几名译员天天要和罗马字母、英文字母、希腊字母、韩文音节、片假名和平假名“搏斗”。凡是在中国内地的报刊、书籍、广播电视中露面的外国人名,都与他们的工作息息相关。所以,该译名室也被人称为“国外人名信息进入中国所遇到的海关”。
  在翻译过程中,译名室强调的是“音译为主、名从主人、约定俗成”原则。例如许多驻华使节喜好起地道的中文名,比如历届美国驻华大使,从恒安石、芮效俭、尚慕杰到如今的洪博培,每个人都早早定好了自己的中文名字。而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不断提升,许多国际政要也赶起“时髦”。北约前秘书长夏侯雅伯便是把外国人“名在前、姓在后”的习惯颠倒过来,加上中国化的音译而成。尽管从科学角度考证,有些译名不符合标准,但由于已为中国人熟用并耳熟能详,改了反而不易被接受,容易产生歧义且引发争议,便仍保留旧译:比如凯瑟琳女皇为叶卡捷琳娜,萧伯纳不必改为伯纳·萧,仲马不必改为杜马,安徒生不必改为安德森,拿破仑也不需要变成纳波里昂。
  
  互联网带来的难题
  
  2008年,译名室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两个星期内,译名室的七人小组要为参加北京奥运会的36000位外国人翻译正确的中文名字,甚至连马匹的名字也需要翻译。其间,译员们经常碰见土著语甚至光怪陆离的民族语言。比如柬埔寨的姓名是姓在前、名在后,并且贵族有姓而平民无姓,老挝则相反;也门前国王正式用名有11段,真正的名字是第七段的“艾哈迈德”。
  在长期从事这项工作的工作人员看来,“翻译人名本身就不一定要死抠规则,遇到特殊情况未尝不能根据大众的喜好来选择译名”。比如NBA著名篮球运动员科比·布莱恩特,根据规则应该翻为科贝,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新华社的数据库里录入的是“威廉·盖茨”。
  与这些艰巨的翻译任务相比,让译员们更头疼的则是外界常常“望文生音”。最典型的是“拉丹和拉登译名之争”和“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被错翻”两个例子。“拉登”是媒体根据英语发音译的,但“拉丹”的名字来自阿拉伯语,阿拉伯语系里根本没有“登”这个音节,所以只能译成拉丹。绍罗什错译成索罗斯也是同样的原因,因为他是匈牙利人,按照标准应该翻译成绍罗什。
  这些都被译员们戏称为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弊端”。译名室的“权威性”在信息如此畅通的年代开始“打折扣”,许多不严谨的翻译流传到网上很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一词之立,旬月踌躇”,如何更好地实现译名统一,是他们如今深思的问题。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