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与林徽因陪同。当时报纸报道:林徽因人面桃花,泰戈尔仙风道骨,加上郊寒岛瘦的徐志摩,犹如苍松瘦竹春梅的三友图,成绝世佳品。 画面中的林徽因、徐志摩,定
20世纪20年代,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与林徽因陪同。当时报纸报道:林徽因人面桃花,泰戈尔仙风道骨,加上郊寒岛瘦的徐志摩,犹如苍松瘦竹春梅的三友图,成绝世佳品。
画面中的林徽因、徐志摩,定格了一代知识分子的风神俊骨,让人们至今仰望。
其实,那个时代,除了林徽因、徐志摩,包括鲁迅、胡适、陈寅恪、冰心、梁实秋等文坛名流、学界翘楚,其精神气象无不让人感到神清气朗、神采奕奕。
假如有人倡议,在当下进行海选,再凑成一幅三友图,那将会是一个什么图景?明星、美女作家、模特、超女,还有大腕、名嘴……可是,我们却难以凑成一幅朗月清风的三友图。
差别在哪里?不是外形的漂亮,不是表面的聪明才气,甚至也不是知识和思想。真正的差别,概而言之:一为雅,一为俗。没有优雅,尽管有靓丽的外貌,不过花瓶摆设;有一点知识,不过雕虫小技;有一点小才智,不过哗众取宠。
君子人格理想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在中国古代社会,礼义廉耻是君子人格一个门槛。被公认为小人的人,基本上被排斥在文明社会的社交舞台之外。
君子人格理想代表着社会的文化向度。不读书难以达礼,进入国家管理中心的人才基本上来自乡村的有志青年。如果没有知书达礼的社会价值理想的指引,中国古代社会的这种延续、发展是不可能的。
而君子人格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几乎没有任何价值。礼义廉耻、信用仁厚,这些东西不能产生直接利益,人们往往弃之如敝屣。相反,只要有利,哪怕被千夫所指,有些人也在所不惜。骂名人、展示艳照,甚至挑战社会伦理底线……
人们对于“耻”的渐渐麻木,导致了一种反文化的社会倾向,痞子化即是反文化的典型表现。王朔的“我是流氓,我怕谁”,是这个倾向的总宣言。
痞子化在当下中国渐呈汹涌之势,在这样的景况之中,试问:国人何来优雅?
在今天的学校,孩子的理想就是上北大、清华、哈佛。读书是为了考试,上好的学校是为了找到好工作。没有人想成为一个君子,也没有人畏惧做一个小人,更没有人要成为英雄,那似乎一点也不切实际。
一个缺少君子人格理想的社会,人格就会猥琐,唯唯诺诺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优雅缺失,恶俗必然成为时尚。一个社会失去优雅,无论多珠光宝气,总是带着野蛮的气息。
乔真//摘自《九批判书》北京大学出版社/
您的意见
2010年第7期“幕后”文章《中国人的脾气为什么越来越坏》
中国人的好脾气,不过是对尊长的谦卑而已。对比自己弱小的人向来是脾气不好的。阿Q攀附赵太爷碰了钉子,便要施虐于小尼姑、小D、王胡了。中国人现在心态浮躁,安全感缺失,现在脾气更坏。(夏江杰)
很多年前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批评中国人遇到损害公益的事情软弱怯懦,不敢生气。多年过去,不少中国人却会在和自己切身相关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暴怒。改变何其之大!(乡下玉米)
国人脾气变坏是因为信仰缺失。物质丰富精神空虚是现代人的通病,或许,我们应该向故纸堆里的传统文化汲取一点营养了。(鲜衣怒马)
请登陆《·彩版》博客http://blog.sina.com.cn/qnwzcb或登陆论坛(www.qnwz.cn/bbs)进入“互动地带”版,参与本话题讨论发表意见,您将有机会得到最新一期《青年文摘·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