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在追求个人财富和理想生活的道路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但是很多“逆发展”现象也相伴而生:未富先疲、未富先奢、未富先剩、未富先退、未富先颓、未富先痞、未富先娇、未富先败、未
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在追求个人财富和理想生活的道路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但是很多“逆发展”现象也相伴而生:未富先疲、未富先奢、未富先剩、未富先退、未富先颓、未富先痞、未富先娇、未富先败、未富先宅、未富先赌,共同构成了“未富先懒”的社会状态。这些与“未富先懒”相关的社会现象,正阻碍着社会和个人的继续上行。
未富先疲
自我沉沦的职场混混
他们有的初入职场,有的历练多年,但共同点是都对职业生涯倦怠无比。未涉世事,却自认为人情练达;还没起跳,却已经看到了玻璃天花板;他们不乏能力,却懒于改变。《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不是他们的理想,《奋斗》中的陆涛才是他们看到的现实。
在许多职场的文章、帖子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极品”;在身边的格子间里,我们也能发现不少这样的职场“达人”。上班是为了下班,上网是为了聊天,电脑是为了游戏,办公室是为了约饭局。
香港歌手组合“农夫”有首歌《日出而作》讲述职场人士熬时间的体会:“第一个钟轻轻松松,等等第二个钟;第二个钟去site visit,顺便去买game zone;第三个钟打电话打整个钟才接通……进厕所冲下冲下又打瞌睡;拿杯咖啡冲下冲下,这样就冲到了最后一个钟。”
未富先奢
节衣缩食买名牌的伪白领
时尚杂志最大的恶行就是让奢侈品流行化。一般来讲,奢侈品应该是资产者使用资产盈余来购买,而现在的社会现实是,并未“资产”的人们也在节衣缩食购买名牌,并视之为进入圈子的通行语言。
购买名牌,已经不再是生活方式问题,而成为了社会问题。“港女”被指斥的最大问题是名牌崇拜,普通中产家庭的孩子和刚刚立足社会的白领毫无抗拒地接受了名牌等于城市生活、职场生活的通行证这一伪概念,脱离自身购买力去消费。近年来,盲目的名牌崇拜者越来越多,幼稚的时尚主义大行其道,呈现出价值观失序的社会景象。
未富先剩
婚都懒得结的剩女
单身现象变为单身危机。“剩女”有3S:Single(单身)、Seventies(生于20世纪70年代)、Stuck(被卡住了)。从出生到现在,“剩女”经历的三十年可以说是发展变化最大的三十年。凡事只要努力就一定有收获的想法在以往的年代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如今却成为无法确证的理想。
很多事情不为自己所能掌控:房价成为婚姻最大的阻碍,婚姻所造成的事业停顿,独生子女性格所造成的个性差异和沟通鸿沟,机会充盈所带来的感情稳定度下降,以及城市生活和异乡漂泊造成的归属感缺失。“剩女”的逻辑是:与其凑合,不如闲着。
未富先退
年过四旬被迫退休的国企职工
他们从未奢望过35岁退休,却在壮年之后“被迫”退休;他们从未听说过“结构性失业”这样的国际化名词,却最先被国际给“接轨”了。在这些国企职工的思维里,手艺是安身之本,人品是立命之道,邻居、同事、师兄弟是他们全部的社会关系,单位、食堂、家属院、职工医院、子弟学校构成了他们的生命空间。而这一切都不是市场经济年代下的生存要素。
他们出售了自己的过去,却无人购买他们的未来。
未富先颓
遭遇就业危机的大学生
未毕业先失业、全职考研与缓期失业、自愿性失业、被就业等等,大学生群体从来没有这么紧密地和工作联系在一起。“天之骄子”早已过时,现在的大学生面对的是竞争日益激烈的劳动力市场。
就业从来不是一个数学问题,但计算—下上学成本和职业收获就可以得出简单的结果:如今的社会现状把读书就业变成了一个成本收益非常低,甚至倒挂的“投资渠道”。高校扩招,学费上涨,就业人数增多,专业技术人数下降,导致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初中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反而求过于供。同时,大城市竞争过度,中小城市则垄断过度,在市场化的地方找不到买家,在垄断的地方又不需要卖家,大学生的就业危机就在这一环环怪圈中悄然呈现。
未富先痞
“连左手都不相信右手”的犬儒主义者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在成为充满无力感的犬儒主义者。由王朔小说开端、周星驰和林长治等的无厘头文艺为代表的“大话”文化,具有明显的犬儒主义特征。和公元前五到四世纪的犬儒主义不同,我们奉行的是走向了反面的“只认外在世俗与功利,否认内在德性与价值”的价值观。
深圳作家王四四在《我们现在还相信什么》的文章中讲到了一个“我们连左手都不相信右手”的问题。这背后是一幅中国犬儒主义者的生存图景——精神偶像沦丧、理想退守、现实投机、玩世不恭。
未富先娇
无法断奶的“啃老族”
他们是欠缺独立意识的独生一代。他们有的靠考研、出国留学延缓就业压力,有的靠上网聊天、玩游戏龟缩逃避,有的四处旅行以进行所谓的“体验生活”——其共同特征是,到了自立年龄的他们,至今依然靠父母供养。
他们始终认为自己将会有更好前途,但到目前为止,这个虚无缥缈的前途仍未能养活自己。当购房也要421——4位父母的积蓄给2个独生子女购买1间房子,啃老族亦成为社会之痛。“就业”被认为是成年人生活独立、承担社会责任的开始,经济上无法“断奶”,啃老族面对的是“无法成人”的尴尬局面。
未富先败
先天不足的创业失败者
国内创业企业每100家中只有20到30家可以熬过1年,而熬过3年的企业只占这其中的30%。
对一个人来说,创业失败的原因往往是缺乏创业技能、经验不足、创业盲目、缺乏融资渠道、缺乏可整合资源和团队建设等;对一个社会来说,过分倚重人脉关系的熟人社会的商业模式、利益纠结的行业垄断、市场化程度变高带来的核心竞争力要求都让创业存在无形的门槛。
这是一次“狭路相逢勇者胜”到“赢者通吃”的时代之变:30年前,一个小学毕业的车间主任若有勇气下海办厂亦能成为一方巨富;30年后,有舆论鼓动就业失败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却无视一个悖论——若拥有创业成功所需的人脉、竞争力、创意,就业真的会比创业难吗?
未富先宅
堕入下流社会的“隐蔽青年”
日本有宅男网上请愿要娶漫画人物,中国台湾则有调查:18%的网友认为梦中情人是网络美女Dodolook——这便是典型的宅男心态。大部分中国症状轻微的宅男宅女特征是,下班几乎全部在家中上网、听音乐、看电影、打游戏;更严重的宅男宅女是真正的“隐蔽青年”,他们时常自我封闭在家中,以将社会拒之门外。
宅男宅女是个人选择,亦是城市与社会环境使然——当城市交通问题严重、公共空间缺乏、文化生活不足、社会压力巨大、人际关系冷漠,青年亦染上了消极心态——他们自行堕入下流社会,成为了上行社会中板结的一群。
未富先赌
投机成风的“全民炒家”
1990年,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先后成立,中国人开始了19年的与金钱的恩怨情仇。
有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中国股民认为自己炒股上瘾,55%的股民认为“炒股上瘾”算是心理疾病。散户被套牢的不仅有金钱,还有生活。满仓、斩仓、平仓、低吸、高抛、割肉……这些由陌生到熟悉的名词背后,是一个社会关于财富生成、权力流变、阶层变动的体温计,全民变成炒家背后,是对财富与机会均等的强烈向往。
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是,这种向往的最终结果不是全民富裕,而是加剧了财富两极分化的速度。
高伟//摘自2009年11月1日《新周刊》,
何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