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杀人炉灶……”
在英国历史学家、历史题材畅销书作家安东尼·比弗的笔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以另外一种视角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领袖们的精神之争、将军们的斗智斗勇、下级军官和士兵们残酷的战场感受……于是,我们终于看到了一场真实的战争。
这本名为《保卫斯大林格勒》的书,荣获多项文学奖,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每日电讯报》称,比弗的这部壮丽史诗将士兵眼中的真实战争与小说家的写作技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是一本能够让读者真实触摸到战争的书。
1941年6月22日,德军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分北、中、南三路,向苏联发起大规模进攻。短短几个月时间,德军就兵临莫斯科城下。然而,德军前进的脚步在苏联军队的顽强抵抗下停了下来。
1942年春天,战局稳定下来,双方都在厉兵秣马,准备发动更大的战役。1942年7月,德军开始进攻南方的斯大林格勒。
密集的机群飞过俄罗斯大草原,奔向斯大林格勒。有关资料记载,大约60万人生活在斯大林格勒,在德军第一周的轰炸中,约4万人丧生。
苏联军民的抵抗也超出了德军的想象。据德军第16装甲师记载:“敌人的反抗异常激烈。”
战争就这样残酷地开始,并残酷地进行着。当听到德国军队到达伏尔加河的消息,斯大林大发雷霆,他要求苏联军队不惜一切代价来保卫这座城市。而德军似乎也非要拿下斯大林格勒不可。随着战役的推进,斯大林格勒之战已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战斗,而承载了越来越多的象征意义。
德军第6集团军指挥部对这座城市如此定义:“斯大林格勒是斯大林的城市,是红军革命的发源地。”从德军最高统帅到基层部队的普通士兵,都已经把这座以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当成了一个符号,当成了他们必须要征服的一座精神高地。希特勒的内心也十分清楚,必须占领斯大林格勒,这种占领在很大程度上是彻底征服苏联的另一种方式。
而苏联红军也同样把斯大林格勒作为一种象征。苏军第62集团军的口号“斯大林格勒的保卫者们,决不退过伏尔加河”,在那时成了很多红军战士的信条。而苏军第62集团军司令崔可夫在一次军事委员会上喊的口号是:“每个人都必须成为构成这座城市的一块砖。”崔可夫手下的一名军官满怀激情地补充道,第62集团军“就是把这座斯大林精神指引下的城市的一砖一瓦牢牢凝固在一起的混凝土”。战后,这个口号被刻在马马耶夫岗上建起的巨大纪念碑上。
安东尼·比弗在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一天,德军坦克集中火力向苏军一支海军步兵分队坚守的一个学校进攻时,苏军的反坦克手雷已经用光,于是水兵米哈伊尔·帕尼卡克当即抓起两个燃烧着的汽油瓶。就在他要掷出第一个汽油瓶时,一颗德军子弹击中了他手中的瓶子,火瞬间燃遍了他的身体,他奋力冲向德军,让自己撞向敌军坦克的侧面,然后将另外一个汽油瓶点燃,奋力砸向了坦克炮塔后面的发动机舱盖。
在保卫斯大林格勒的城市巷战中,也许正是在这种强大的象征力量鼓舞下,只要是手脚齐全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加入了战斗。英雄的苏联红军、英勇的苏联人民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们利用每一堆废墟、每一栋房子和每一条街道,与德军展开了长达数月的战斗,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创造了许多可敬可叹的悲壮。
1942年11月22日,一个沉闷的星期天,德军部队中传出了一个消息:“我们被包围了!”真实情况的确如此,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总指挥朱可夫按照拟定的绝密计划,对德军实施了包围,战局直转而下。直到有一天,一名德军战俘走出地下掩体后,指着废墟喊道:“这就是柏林即将出现的下场!”
如今,60多年过去了,物是人非,昔日的战场已难觅踪迹。然而,马马耶夫岗上静静屹立着的巨大纪念碑以一种象征的姿态,永远铭记着那场战争,铭记着战争中象征意义带来的强大力量。
(朱权利摘自《中国青年报》2009年5月22日,王延虎图,图选自江苏美术出版社《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版画系学生作品集》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