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的间谍
二战时期,美国为了反间谍,曾经发动了数万名邮政检查员拆看各类邮件,其中一位检查员发现了一封可疑的信件。这封信寄往的地址,是国外反间谍人员提供的“间谍地址”。
这封信表面上聊一些普通的家务事,但明信上同时又用药水写了暗信,内容是纽约港商船舰队的护航配置。这样的信件自然不会写真正的发信人地址,联邦调查局唯一的线索是打字机。因此,他们排查了全纽约同一品牌的打字机。
在先后截获了寄信人的十几封信之后,一位美国特工仔细阅读了明信部分的内容,发现这位间谍非常热爱生活,已婚,有一条得过病的狗,7点到8点之间上班,有漂亮的菜园子,最近换了一副眼镜,是一个民防人员,还是一个外国移民。
特工们查询了1914年以来纽约移民部门的全部资料,寻找和此人签名笔迹相同的人,终于,在查到第4881份签名时发现了笔迹相同的人。特工们进一步跟踪之后发现,他真的有病狗、菜园子,而且做民防工作,于是特工逮捕了他。
间谍与防盗
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海军情报官威利斯·乔治曾经领导过一支职业偷盗小分队,专门偷偷潜入纽约的领事馆盗取文件碎片和灰烬。
乔治找了全纽约最好的锁匠、开保险柜的专家、语言学家和会拍微缩照片的摄影师。此外,他还向英国情报部门借来一位“50多岁的老处女”。据说这位大姐能拆开所有蜡封的信,用暖瓶或者火炉就能拆开,拍摄完毕还能轻松复原,连紫外线检查都发现不了。
这支半业余偷盗队伍成功地进出了领事馆数次,有一天被一个警惕的警卫察觉,幸好他们穿着清洁工制服。后来,乔治就多次深夜在楼道里弄出响动后跑掉,让这个优秀警卫打电话叫来领事。领事多次被吵醒之后,警卫被辞退了。
多次得手之后,上级要求这支小分队去芝加哥侦查一个间谍嫌疑人,这个体面的嫌疑人有可能操纵着一个纳粹间谍网。此时,这支队伍已经有了许多新技术,比如学会无声工作以防备录音机,在落满灰尘的信封表面,用放尘枪来喷洒炭粉和滑石粉做的灰尘。这支队伍化装成测试大楼倾斜度的工程人员,潜入了4小时,并成功地拍摄了近2000页的文件。
这次潜入成功地蒙蔽了间谍,他的所有物品看上去像没有动过一样。不久之后,这个间谍和他的情报网被一网打尽。
贪婪的间谍
一个叫迪罗的人,二战期间在英国驻土耳其大使馆当男仆。由于他擅长唱歌剧,很受大使的喜爱。不过迪罗的父亲是被英国人杀的,所以他很想给英国人点颜色看看。
有一次,迪罗在大使喝醉之后,偷配了一把保险柜钥匙,然后联系上了德国人。他用照相机拍下了诸如德黑兰会议上关于第二战场的讨论、开罗会议报告等诸多重要资料,把这些资料陆续卖了150多万英镑。
后来大使开始怀疑有间谍存在,就在保险柜里安装了一根电线,如果有人意外打开,就会弄响警铃。但这个警铃的安装工作就是由迪罗完成的。
迪罗后来因为在德国大使馆担任秘书的英国女间谍举报而落网,他的下场却仅仅是被开除。德国人给他的钱,全是德国人自行印刷的英镑假币,一文不值。
细节导致失败
二战时期,德国人曾经组织过一群假美国大兵,以袭击盟军的后方。他们找了几个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德国人来训练和带领这支队伍,这些人都能说流利的美式英语,几无破绽。队长还特别提醒士兵们:要用英制单位;立正的时候千万不要磕脚跟,那是普鲁士风格的立正,美国人绝对不那么做;还有敬礼,一定要松松垮垮、吊儿郎当,太标准了就像德国人了。
然后,这些假大兵穿上美军制服,到盟军后方去搞乱交通、破坏铁轨和电路、袭击油库。根据《日内瓦公约》,穿敌军制服作战属于间谍行为,被抓住之后是不享受战俘待遇的,可以被立刻枪决。
这些假美国大兵初期取得了一些成就,不过很快就被真的美国人发现并且抓捕了许多,有的人和美国兵一遭遇,就被美国兵开枪乱打。有一位美国军官曾经问过他警惕的手下:“为什么你能发现这些人是德国人?”
该手下非常得意地说:“他们说自己是从3英里外走过来的,怎么可能呢?咱们美国大兵超过半英里就一定要坐吉普车的。这么不怕累,肯定是德国人。”
(郑明明 摇摘自《百姓生活》2009年9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