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功艺术品的魅力在于感染力。有个性的建筑在带给人视觉震撼的同时,也影响人大脑的生理状态,左右着人的情绪。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浓缩着生命伤痛的稀世作品《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它的设计者,是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丹尼尔·里伯斯金。他在设计之初就明确了自己并不想创造一个抚慰人心的空间,而是直接把历史的伤痕具象化成曲折破碎的空间。
游客在踏入这座建筑的一刹那,前一秒的雀跃心情会在庄严肃穆的建筑面前沉静下来。建筑内的斜坡地面和不垂直的空间会让人头晕目眩;象征着生命痛苦的表情、幅宽被强制压缩的长方体建筑会令人感到不适;20多米高的黑烟囱式的空间会引人反思。
2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建筑大师,但我们的直观感受能诠释一些设计原理。
我們选择家具时会倾向于具有柔和曲线的家具,即使并不太了解曲线在视觉上要比直线更有亲和感。身处天花板高度较低的环境内,能更快解答出关于限制主题的艺术理念,比如:束缚、限制;在天花板较高的环境中居住的人,则更擅长解答涉及自由主题的艺术理念——即使他们并没有读过卡尔森管理学院心理学家琼·迈尔斯·莱维的理论:室内天花板的高度也会左右人的思维风格。
人们在蓝色房间内容易被激发想象力,在红色房间内则短期记忆力更好——虽然有的人并不了解心理学:红色往往和危险联系起来,让人更警惕;蓝色环境下人的创造性输出则是在红色房间中的两倍,因为蓝色会让人想起天空和海洋,从而激发想象力。
3
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宣示着人类塑造地球的雄心,可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在抑郁症、慢性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各种城市压力病中挣扎的痛苦,也在警示着人类对自然的越界。其实,自然环境的视觉刺激可以抵消一些城市生活的压力,起到很好的精神治愈的效果。
所以,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度是衡量建筑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在英国曼彻斯特皮卡迪利花园设计了一堵弧形混凝土墙。但当地市民很不喜欢,因为弧形的混凝土建筑带给人一种压抑感,让人联想到柏林墙的外观,不符合花园的气质。而且建筑本身还被指责成反社会行为的温床——流浪汉非常喜欢聚集在这里。于是,市民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请愿,要求把钢筋水泥墙变成城市花园。
生活在数百万陌生人中,对个体来说是非常不自然的事情。如何消减人们的孤独感就成为城市建筑的一大使命。
社会学家威廉·怀特曾建议城市规划人员在公共空间中增加建筑,将人们在物理空间中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他们更有可能相互交谈。他称之为“三角测量”。
像美国时代广场上的花岗岩长凳,就很好地解决了社会孤立这个潜在的社会问题。
(孙 梦摘自微信公众号“壹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