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错是一种本能

  如果我告诉你,一个球拍加一个球,一共是1.10美元,球拍比球贵1美元,那么球是多少钱?这个问题显然不需要很复杂的计算,难度就和小学生每天要演算的题目差不多。但在几年前,麻省理工学院的心理学家谢恩·弗雷德里克让普林斯顿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学生来解答这个问题时,给了学生们足够的时间算出答案,结果呢,54%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和56%密歇根大学的学生都答错了。他们的答案是:球拍1美元,球0.1美元或10美分。而正确的答案是:球拍1.05美元,球0.05美元或5美分。
  几乎每个人第一次被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脱口而出10美分的答案。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答案感觉上是正确的。乍一看,1.10美元的总价可以简单地分成1美元和0.1美元,粗算一下,两个量也正好相差1。所以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10美分的答案就好像是个“自然”的反应——人们下意识地努力作答,但是要答对还需要更大的努力。而用不同的问法来问,似乎就没那么难了。如果我说,球拍和球一共1.10美元,球拍是1.05美元,球多少钱?这次你的本能就不会出错了。
  对于这个实验,“理性选择”显然无法解释,同样也无法解释过去10年来,心理学家和实验经济学家所做的上百个实验。如果你想找到合理的解释,那么必须得另辟蹊径。而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两个系统”的观点,则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途径。
  卡尼曼认为在人类大脑这套装置中有两个系统,其中只有一个系统是理性的。这个理性的系统能够有意识地根据逻辑处理信息,工作起来很慢,一步接着一步,而且只有依靠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全神贯注才能运作。
  但是,在这个计算的大脑之外,还有另一个本能的大脑,它运作起来快速、自动,很难掌控。我们本能的大脑看到了 l.10,于是就把这个数字分成了1和0.1,它一把抓住了重要的细节,很快地给出了答案,做事风格利落迅速,不需要任何理性的分析。
  卡尼曼,还有其他人开始逐渐把理性的幻觉从经济学中剥离。1970年至1980年这10年中,卡尼曼和已故的阿莫斯·特维斯基合作,研究在许多简单的情况下,思维的本能是如何对信息的接收和使用产生影响的,并了解到聪明人如何渐渐偏离了经济学家的理性理念。他们发现如何“框定”一个问题,或如何呈现一种情况,会对人们的处理方式产生戏剧性的影响。例如,告诉病人手术的成功率有90%,和告诉病人手术有10%的可能会失败,这两种告知方式会使病人做出不同的决定,前者更有可能使病人接受手术。同样,对相同的金额进行不同的描述,价值也会变得不一样。假设你要买的CD是15美元,店员说再走两分钟到另一家店里,这张CD只卖10美元,你可以节省5美元,很多人都会努力省下这5美元。但是研究表明,如果同样的人要买的是一件125美元的皮夹克时,他们就不介意省不省这5美元。从理性的角度来讲,两种情况下的5美元都是一样的,然而本能的大脑并不同意,它认为一种情况中的5美元,比另一情况中的5美元更值钱。
  总而言之,不是我们失去了理性,而是我们惯常的思维背离了理性。许多经济学家喜欢把这种背离称做“反常状态”,仿佛它们是对理性观念的背弃,莫名其妙,叫人费解。但进一步思考,也许我们思维的本能其实一点也不反常,或许在人类历史上还具有非凡的意义。
  (张瑞梅摘自天津教育出版社《隐藏的逻辑》一书,王 青图)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