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的面积是1.8亿平方公里,与它的名字正好相反,太平洋上从来不“太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太平洋上发生了现代海军史上最残酷的厮杀。1941年12月7日,350架日本飞机在珍珠港狂轰滥炸,仅仅不到半个小时,就几乎全歼了美国太平洋舰队。说“几乎”,是因为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时,恰好美国所有的航空母舰都出海了,不在港口。大战初期,日本握有决定性的王牌,那就是拥有10艘航空母舰,而当时美军只有4艘航空母舰。虽然美军认为航母很重要,但还是把传统的装甲舰作为战斗主力,而日本海军却把力量全部集中在航母上。珍珠港事件后,在重型装甲舰全毁的情况下,幸存的航母成了美国海军的主力。不久以后的中途岛海战,日本海军犯了同样的错误,把航母编队仅仅作为诱饵使用,希望引出美国海军与他们以“太和号”重型装甲战列舰为首的主力决战。结果在美国海军航母的打击下,日军4艘航母被击沉,从此一蹶不振。尝到甜头的美军在1942年1月到1944年6月间,共生产出18艘航母供太平洋战事使用,而资源匮乏的日本只生产出4艘。从此,航母作为海上霸主的时代正式来临。
巨大的航空母舰,从它诞生起就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毫无疑问,航空母舰是海上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武器的总和。一艘典型的现代航空母舰,它的飞行甲板比4个足球场还宽,可容纳6000多名水手。这种战舰由核反应堆推动,续航里程可达100万海里。它既是漂浮的城市又是移动的空军基地。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作战策略和经济层面:一艘现代航母造价几十亿美元,它真的有必要吗?同样的任务可用其他战舰或武器来执行吗?可执行远程任务的飞机不是比舰载机更有效吗?面对攻击时它如何才能有效地防御?
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面临着选择。他们刚取得了海战史上最辉煌的胜利,控制了几乎所有海域,而航空母舰是这一胜利的主要因素。但这种胜利反而对海军不利,由于在海上已没有了敌人,他们很难为保留航母进行辩解。当时的战略重点是原子弹,在建立核武器系统中,美国海军在与其他军种的较量中败下阵来:美国国防决策确定优先发展空军可运送核弹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建造新型航母的计划被迫下马。到1949年,美国海军舰队只剩4艘传统航母。
然而,不久以后爆发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都证明核武器的存在并不能阻挡常规战争,当需要空军力量到敌方海岸时,大型航母是唯一的选择。在越战后期,美国重新开始建造新型航母,美国海军成为唯一以航空母舰为基础的部队。但是昂贵的建造和维护费用这一矛盾仍然存在。为了减少开支,这时一个折中的方案就是试图找一种能替代大型航母的战舰,要更小、更轻、更便宜。在这种背景下,英国、法国等国家建造了自己的轻型航母,舰载机数量不多,优点在于轻便灵活,价格适宜。但正是这种所谓的轻型航母,让英军在1982年与阿根廷的战争中吃尽苦头。当时英军为了夺回福克兰群岛,倾尽全国之力,派出2/3的海军力量,共200余艘舰船万里奔袭。在特混舰队中就包括两艘轻型航母“无敌号”和“竞技神号”。阿根廷方面迎战的是搭载飞鱼导弹的“超级军旗”战斗轰炸机。开战不久,号称英国皇家海军最现代化的大型军舰——“谢菲尔德号”巡洋舰就被一枚飞鱼导弹击中沉没。在整个战争期间,阿军战机一再突破英军战机的防线,先后16次进攻使英国海军损失惨重,共有6艘大型战舰被击沉,另外10艘受重伤。然而阿根廷的武器生产能力非常弱,主要武器进口国法国还在关键时刻对它实施武器禁运,更耐人寻味的是好些阿军飞行员冒死击中敌舰的炸弹却没有爆炸。如果投向英军战舰的炸弹都爆炸的话,英军特混舰队的1/3都将被摧毁。
虽然最后英军占领了福克兰群岛,却证实了靠轻型航空母舰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首先,轻型航母搭载的飞机太少,无法完全取得制空权。其次,轻型航母非常脆弱,实战证明,一颗鱼雷或导弹足以摧毁一艘传统的轻型航母。英国在战后承认,使用小型、轻便、便宜的航母是错误的节约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海军,虽然也在是否建造轻型航母的问题上摇摆过,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大型航母。1967年,美军航母“福瑞斯杜勒”号上的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燃料泄漏引起火灾,500枚炮弹被引燃,飞行甲板被炸开3条大裂缝,60架飞机被摧毁。在这种灾难下,航母却幸存下来,显示出大型航母良好的抵抗能力。
美国一直认为海军有两个任务:一是控制海域,二是代表国家展示军事实力。在当今世界,拥有空中优势至关重要,而这种优势要靠大型航母来实现。美国的海军实力在全世界排名第一,其航母舰队可以到达地球上85%的海域。
2009年是中国海军建军60周年。3月20日,中国国防部部长梁光烈在会见日本防卫大臣浜田靖一时表示: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这是我军方高层首次公开地正式做出这项声明。7月4日,中国自行制造的航母模型首次在香港亮相。中国海军需要航母,也终将拥有航母。
(徐 鸿摘自《新周刊》总第3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