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曾在旧金山临时客串演出,演出后次日一早就启程离开。当我走出酒店时,我的行李已经被安放在出租车上,除了小提琴——我总是把它挎在肩上。
那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出租车司机马上就注意到它了。待我上车,他踩下油门后,扭头大声问我(企图盖过收音机里流行乐的音量):“您是哪支乐队的?”很显然,他以为我是个流行乐手。“我不在乐队演出,”我向他解释,“我演奏的是古典音乐。”他翻了个白眼,立即关了收音机。我从后视镜里观察他,见他略带嘲讽地说:“啊哈,是这样啊。有钱人的音乐!”
不知道为什么,但这番话确实激怒了我。又是偏见,我想,估计他还会接着说古典音乐不够现代,太陈腐。我该同他辩论吗?
这名出租车司机叫拉里,对于教会、华尔街、奥巴马,还有音乐都有其独特的看法,而且滔滔不绝,极有见地。他起初想当律师,但那时正值他父亲去世,作为长子,他得照顾家庭,因此不得不放弃学业。他自豪地说,他在童年时曾短暂地学过钢琴,甚至勉强会弹贝多芬的《致爱丽丝》,但后来就没钱上课了。从那时起,他也就不再去多想贝多芬和古典音乐这回事了,顶多偶尔在车里听听当地的古典音乐电台,或者在家放他父亲留下的那些歌剧老唱片。他从未听過音乐会,觉得票价太贵了,超出了他的收入水平。他觉得音乐会只属于有钱人。
当我想起那些过高的票价,人们在美国及其他地方为音乐会和歌剧所要支付的钱,我就无言以对了。至少大明星们的演出票价,工薪阶层几乎负担不起。
CD上不都有了吗
但拉里不觉得这样的情况有多糟。贫穷和富裕在哪里都有,更何况在美国。他觉得,如果你非得听听莫扎特、贝多芬或其他人的作品,干脆放张CD得了,或从网上下载录音。这样不仅省了一大笔钱,还能待在家里,舒舒服服地喝着啤酒,躺在沙发上,欣赏他喜爱的曲目,这就跟看电视台转播的棒球比赛一样。那还需要什么音乐会呢?
“因为音乐会是现场演出,而CD不是!”我惊讶地发现说这话时,自己的情绪竟如此激动。每次听到有人说,CD和音乐会一样具有现场效果时,我总会被激怒。他们如此断言,只源于不了解唱片是如何制作的。首先需要长达两三天或更久的单次录制,之后便是不断地剪辑,直到剔除所有失误和粗糙之处,只留下那些成功的段落。
“什么?这不是骗人吗?”拉里说。
在某些方面确实如此,我对他的话表示赞同。甚至那些“现场”的部分也只是有一丁点儿“现场”元素,不是将好几段录音进行剪辑拼接,就是将那些不够百分百贴切的地方修改并重新插入。
顺便说一下,如果没有唱片,今天的音乐又将在何处容身?没有这一伟大的发明,音乐根本不可能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拥有如此多的听众。同时,被创作的所有音乐都可以从唱片或CD上听到,不用付太多钱,而且版本多样。这是多么大的进步!而在几个世纪前,爱乐者们得试着找到乐谱,前提是,他得知道有这么一首曲子,并熟知如何记谱。想听音乐,你要么自己会演奏,要么就去听音乐会,所以音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贵族阶层的专享。除了教堂音乐外,音乐会一直处于贵族阶层的掌控之中,直到贝多芬的时代,平民的音乐生活才逐渐发展起来。
拉里说,他并不反对唱片,是它为我们带来了音乐的民主化。我同意他的看法。唱片也为我们这些音乐演奏者带来意想不到的可能性。不只是额外的收入来源,也带来知名度的提高及个人职业发展的提升。还有一点,多亏有了唱片,音乐家才能听到自己的演奏。
这真是一场变革!比如小提琴手们过去只能近距离地知悉他们所奏出的乐音,却不知道从远处听效果如何。而现在,他们突然能像观众一样来欣赏自己的演奏。音乐家从唱片中聆听自己的演奏,这效果必定是惊人的,他一定比门外汉所感受到的更为强烈。据说著名小提琴家约瑟夫·约阿希姆听了自己的演奏录音后,竟止不住地流泪。与此同时,录音已成为检验自己演奏技巧必不可少的方法。
片刻的录音造就永恒
然而,凡事都有另一面。当你录制一张CD,它往往是你在此刻认为最好的。在经历了极其烦琐的录制过程后,你会认为这样就行了,并且对自己及自己的作品十分满意。可是,当这张CD几个月后投放市场时,情况可能又会发生变化。可能你会发现,某个段落不该这么演奏,这儿应该用另一种重音,那儿节奏快一点更好。
这是因为人们对一首曲子的看法从来不会一成不变,而是始终在发展和改变。当然并非是重大的、激烈的或根本性的改变,只是在细微处稍稍改变一下。指挥家西蒙·拉特尔曾说过:“录音就像孩子一样。你因他们而无比快乐,但他们的成长又带给你更多的愉悦。”今天我这样演奏一首曲子,明天却又那样演奏。每场演出都是全新的,因为演出当下的情境始终是全新的。许多因素在此交汇,气氛、听众的情绪、我当天的状态、瞬间的直觉,都会促成新的见解和发现。
CD只能保留一个演奏版本,像一次快照。对于那些听过它的人,当他们在音乐会现场听到同一首曲子时,会进行比较,发现不同,或许还会为此惊叹。然后他们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您今天的演奏和录音里的不同?”对此我无法给出具体的原因。
正是现场音乐会的这种特质,让音乐得以不断更新;正因情境的不同,让每次的诠释各不相同。不同的听众、不同的音乐厅、不同的周遭环境,而没人能预见这些因素将如何产生影响,唯有在音乐会中自行体会。只有一样东西是固定不变的:真实的音乐体验。要获得它只有亲临现场,亲耳聆听,并目睹纸上的音符如何被突然唤醒。只有当旋律响起,各种乐音充斥着大片空间,当你被音乐环绕时,才能感受到它强大的吸引力。这才是原汁原味的音乐,而CD只是模拟而已。
当然,我忍不住要向拉里介绍塞尔吉乌·切利比达克,这位指挥家一直拒绝录制唱片,理由是“谜一般的音乐岂能被压缩成一片会发声的薄饼”。此番言论虽有些夸大,但也的确道出了实情。有的录音的确很完美,听着也很棒,但总让你觉得缺了些什么,那正是现场演出不可复制的特质。
拉里并未完全被我说服。但这时我们已抵达机场,我们的交谈不得不结束。不管怎样,只是暂时结束。跟他聊天很有趣,拉里看来也想继续聊下去。于是我把自己的邮箱地址给了他,我们相约下次我来旧金山时再见。我许诺带他去听音乐会,并以此证明我所说的话。
(艾 拉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我该几时鼓掌》一书,刘程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