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这个词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现在已经到了类似味精的地步,什么事情都被说成是文化。我认为这相当不合适,文化不是装饰,不是味精,它有很实在的内涵。
在我看来,文化就是一种关系——我和你,你和他,班级对班级,学校对学校,甚至上升到集团对集团、国家对国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文”还是“武”?中国文化的“文”是很早就定下来的,非常简单、明确,它是针对“武化”提出的。周公制礼作乐,这个“礼”,就是“文”。为什么要这样做?周初建立政权,自己力量小,面对的是随时可能出现的“武化”事件,所以周公为了安定天下而“制礼”。也就是说,叫大家放弃“武”的关系,约定“文”的关系。
“武”是什么呢?只要我的力气大、实力强,你的资源,我一把就抢过来,这就是“武”。
而在“文”的关系中,资源是这样分配的,每个人都要有一点,不能是谁的力量大,谁就可以全部拿走。
那么“化”是什么?是“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融化在血液中”是说,它本来不是血液里固有的东西。“文”不是我们的本能,而是后天的一种规定。“落实在行动中”,就是一举一动,包括你心里怎么考虑事情,所有细节、行为,都是按“文”的方式去处理,这就是“化”。
春秋晚期,孔子常说自己很久没有梦到周公,心里不踏实。为什么?因为孔子那个时代,社会又开始逐渐武化,到了战国,就完全是“武”的关系了。孔子重提周公,是因为当初是周公制定了“文”的制度。
我们翻看历史年表,常常会看到文帝、文宗这样的谥号。在中国传统里,“文”比“武”高,所以帝王不管生前做了多少“武”事,死后还是希望给他谥号“文”而非“武”。唐太宗临死前嘱咐长孙无忌:我死以后,你们给我的号不要是“武”,要“文”。为什么?唐太宗的“武功”非常大,唐初的统一基本靠唐太宗的“武”,但他还是想要一个“文”。由此可见,“文”在中国的地位相当高。
“文”是一种“礼”的关系,“武”则是我们的动物性。从动物性的角度来说,人之初,是动物,动物的世界是一个武化的世界,所以人的本性是恶。但我们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我们发明了“文”,来抑制我们的动物性。
凡是人发明的东西,就难免会被异化,这种异化会影响到我们。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中国文化的“文”被异化过好几次,这导致后来我们的前辈怀疑文化出了问题。其实现在看来,他们否定的,是文化的异化,比如“吃人”的礼教。异化到一定程度时,人就受不了,一定会反抗。所以我觉得对于文化来说,要时刻反省和监视的是它异化的部分,而对于文化本身,不能质疑。
(兰 若摘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文化不是味精》一书,喻 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