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美剧里看到了什么

  我最早看美剧是在十几年前。那时候,《Friends》(中译名为《老友记》或《六人行》)风靡全球,我和室友一集不落地看完,虽然是为了学英语,但依然收获了许多欢乐。《Friends》曲终人散时,我们还颇有些伤感,担心以后可能再也看不到这样经典的美剧了。后来,陆陆续续又看了一些,例如《绝望的主妇》《实习医生格蕾》等,也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我很少看中国的电视连续剧,虽然有一些很不错的片子也曾吸引过我,比如《亮剑》《潜伏》,但总的来说,我并不喜欢国产电视连续剧。最初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偏好缘自何方,后来,偶尔看了一集红遍大江南北的《甄嬛传》,才恍然大悟。

  我看的美剧,大多数反映的是普通美国人的生活。比如,《Friends》里的六个主人公,一个是街角咖啡店的服务生,一个是小餐厅的厨师,一个是不入流的演员,一个是大学教师(古生物学,不像是能赚钱的专业),一个是公司职员,还有一个甚至是没有固定收入的按摩女。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似乎都不高,但都活得开开心心。当然,在生活中他们也会遇到挫折和坎坷,也有内心的挣扎,会做错事,但每个人都凭自己的劳动吃饭,真诚面对生活和感情,坦坦荡荡。

  再比如,《绝望的主妇》里的四个女主人公,都是小镇上的家庭主妇,地位并不显赫。小镇的生活平静,但也不时会出现种种出人意料的变故,甚至会彻底颠覆原来的生活。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生活,每个人都坦然面对,积极而乐观,勇敢地克服困难。我最喜欢的是每一集快要结束时,出现的一小段旁白,这些话紧扣剧情,充满生活哲理,告诉人们要有爱,有勇气,懂得宽容和诚实,失败远比欺骗可贵。看了这些反映普通美国人生活的电视剧,你能从中受到启迪,对生活有新的领悟。

  然而,打开国内的电视频道,放眼望去,往往是黑压压一片跪倒之人,耳中听到的,全是“奴才”“主子”的叫声。我们特别喜欢在电视剧里展示如何揣摩皇帝的心思,宫廷的政治斗争,后宫的尔虞我诈,官场上的钩心斗角,有时候光看剧名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步步惊心》。

  以我不经意间看到的《甄嬛传》里的一个情节为例:甄嬛为了陷害皇后,在怀孕期间假装被皇后推倒。当皇帝对此将信将疑时,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出现了,哭着对皇帝说,她亲眼看见皇后推倒了甄嬛。皇后因此被打入冷宫,甄嬛也由此上位。看到这一情节,我不禁怒火中烧:为什么要在电视上教孩子说谎?我们有严格的影视作品审查制度,可是这样的情节,却没有人审查出来。实际上,西方国家对孩子的保护——特别是精神保护——极为看重,我几乎没有看到哪一部西方电视剧中,有让孩子说假话还受到鼓励的情节。

  一位台湾的朋友跟我说,《甄嬛传》不能当历史去看,看的是当下。它之所以大受欢迎,就在于它在观众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也许每个人都踩过别人,或被别人踩过,是险恶的外部环境让一个好人逐渐变坏了。

  今天,人们总是喜欢拿教育说事,认为社会存在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皆能从教育中找到源头。但教育仅仅是学校的事吗?孩子们在学校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在互联网时代,他们获取资讯的渠道日益多元。比如,孩子们都喜欢看电视,就会受到电视情节的影响。如果他们从小就在电视上看到,一个人可以用尽心机把别人干掉以后自己爬上去,还不受惩罚,他们也可能学会这种“生存之道”。

  我不明白的是,生活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可以展现,为什么一定要在电视上展现那些人性的丑恶面,而且这样的丑恶还不会受到惩罚?中国的一些电视连续剧往往告诉人们:心机最深、最心狠手辣、最冷酷无情的人往往是最成功的,能当很大的官,能挣很多的钱。

  我无意主张电视剧只能歌功颂德,呈现伪善的道德说教,我只是想表达一个观点:也许可以用不那么笨的方法,实现我们希望的教育目标。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私有制经济,但美国人的爱国热情并不比我们低,应当说这和美国人的教育方式有极大关系。好莱坞的大片最追求票房收入,但爱国主义往往是这些追求票房收入最大化的大片的主题。这一看起来是悖论的现象,可以引发我们更深的思考:我们的影视作品,究竟要带给观众什么?

(作者:秦春华 来源:《现代青年》2013年11月下)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