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见”何以成“马后炮”

1895年秋冬,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墨迹未干,国民群情激愤、痛心疾首,广州民间书局羊城富文斋印行了曾任中国驻日参赞黄遵宪的《日本国志》。
  此书一出版便洛阳纸贵,风行天下。人们惊讶地发现,这部中国近代第一部深入系统地研究日本的著作,居然在八年前的1887年就已成书,然而一直未能出版。曾有人指责黄:如果此书早就出版,让国人了解日本,主战派大臣就不会轻易言战,于是战争赔款“偿银二万万可省矣”。
  其实,他们真是冤枉了黄遵宪。写完《日本国志》后,黄就一直在想方设法出版此书,但就是无人认识此书的价值,因此始终未获出版。

  1877年秋,日本明治十年,29岁的黄遵宪以参赞身份随首任出使日本国的公使何如璋前往东京。到日本不久,他深深感到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发生的巨大变化,而那时国人对此却一无所知。因此,从1878年开始,公务之余,他几乎都用来搜集资料,广泛接触日本社会各界,研究日本政治、社会、历史,特别是明治维新以来的变化。1882年,黄遵宪完成了《日本国志》初稿,被调往美国,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在美期间他仍继续撰写《日本国志》。不久,他对官场失望,认为完成《日本国志》更为重要、更有意义,于是告假回乡,潜心写作,终于在1887年夏季在家乡完成书稿。
  黄遵宪坦承,写《日本国志》的动机,正是由于日本对中国的了解比中国对日本的了解多得多。《日本国志》四十卷,约五十万言,包括卷首年表和国统志、邻交志、天文志、地理志、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刑法志、学术志、礼俗志、物产志、工艺志等十二种志,从各个角度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日本的历史和现状。此外,这本书还对明治维新后所实行的各项制度作了特别介绍。黄遵宪详细记述了明治维新的过程,反复强调维新的重要举措是宣传民权学说,要求召开国会,认为“庶人议政,倡国会为共和”是日本转向强盛的关键之处。日本的经验使他相信“万国强由变法通”,明确希望中国也学习日本实行变法。
  写完此书,黄遵宪便想将其出版。首先他想将此书呈送主管涉外事务的总理衙门出版。但他的级别低,且已回乡家居,无资格向总理衙门呈递公文。黄便于1888年秋将此稿呈送主管外事且对他颇有好评的重臣李鸿章,希望他“移送总署,以备查考”,向总理衙门推荐出版。李鸿章将书稿连同黄遵宪的禀文转至总理衙门,并作了推荐。
  但总理衙门并未理会李鸿章的推荐。半年过去,未闻音讯的黄遵宪心有不甘,于是在1889年又将此书稿呈洋务后起重臣、两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将此稿转总理衙门时也高度评价了此书。然而,此书仍未获总理衙门刊印,一直被束之高阁。
  又等了半年有余,仍未得到任何消息。有李鸿章、张之洞两位如此位高权重的高官推荐也得不到总理衙门的首肯印行,黄遵宪终于对官方刊印不再抱希望,于是转而寻求民间出版。此时,他被任命为驻英使馆二等参赞,1890年初出国前,他将此书稿交广州羊城富文斋书局由自己出资出版。但羊城富文斋书局也不甚重视此书,加上黄又不在国内,因此也一直未将书稿付印。1894年末,甲午战争已爆发数月,中国军队接连大败,水陆军皆已溃不成军,最终败局已定,黄遵宪此时卸任回国,此书才被安排出版。
  就这样,具有高度前瞻性的《日本国志》“事前”无法出版,直到结局底定、大祸已至才姗姗来迟,不能不令人遗憾万分,而大发“此书可抵银二万万两”“以至今日也”之慨叹。
  然而,这类“先见之明”最终成为“马后炮”,却非偶然,晚清的政治、社会状况决定了很多事情屡屡如此。譬如,沉迷于中国是“世界中心”“天朝上国”迷梦中的晚清众多士大夫,根本无法接受一个新的“世界观”,凡是有“先见”者,大多作为异端而受到排挤迫害,《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使西纪程》与《日本国志》莫不如此。所以,即便《日本国志》在甲午战争前数年出版,其命运也不过如此。

(余 娟摘自《新华每日电讯》,何保全、于泉滢图)

“先见”何以成“马后炮”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