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天还没有完全亮。他习惯性地从床头抓起手机,睡眼蒙眬地扫了一眼,6点17分,一堆微信新信息,多到没有显示数量。
每分每秒,朋友圈里都有人发微信,从昨晚睡前的最后一瞥,到刚刚看手机前的两分钟。他躺着,开始刷屏。各种小道消息、八卦、励志故事、心灵鸡汤、个人感悟、生活细节、瞬间情绪……还有各种群里的观点争论、时局探讨、家长里短、晚餐食谱、出游信息、饭局通知、语音留言……她也醒了,晨光里所见与昨晚睡前如出一辙——他埋头于手机,沉浸在朋友圈里。她想开口说点儿什么,却改了主意,也拿起自己的手机,去微信里“约会”。
他们都沉默着,在各自的微信里怡然自乐。最远的距离,不过是我在你的身旁,你却在朋友圈里。
以前,她不知道,他居然有那么多朋友——以朋友圈来算的话。包括她见过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她没见过的小学同学、本地客户、异地经销商、羽毛球俱乐部的会员、穷游网里的驴友、快递公司的速递员,还有“摇一摇”摇出的看同一场电影、坐同一趟车、等候同一航班的人。
性格的差异,在朋友圈的选择上,表现得非常明显。有人来者不拒,有人精挑细选,有人无所顾忌,有人心存警觉。
他是活跃的“找朋友”型,只要发现新朋友,便把对方加进朋友圈,而对别人的“入伙”邀请,也欣然接受。因而,他有30多个信息群,几百个微信好友,高峰时段,微信提示爆屏。
她不太会主动出击,拒绝所有不熟悉者的进入,对自己不喜欢的邀请视而不见。为数不多的几个群里,除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一般不多说话,有些时候,甚至不太看那些堆积如山的信息。
他们的朋友圈有交集——最初几乎相同,都是相互熟悉的人。很快,交集就变得越来越小,各自的朋友都在扩充,都认识的人,都了解的事,都参加的群,渐渐少了——不是绝对数量的改变,而是被不断扩充的加入者所稀释。
曾经,他们是各自的第一个微信好友,然后,加入同样的群——“同学汇”“亲友团”之类,很有一种大聚会的热闹和亲切。紧接着,麻烦随之而来。
她在朋友圈里晒出了两张电影票,马上有人评论:“戏”演得不错,重色轻友——为了陪她看电影,谎称加班而推了哥们儿饭局的他,被抓了个正着。
“亲友团”的闲聊,也一样能演变成纷争。那天表嫂问,在哪儿过年?她随口说回上海。于是这成了表嫂要求表哥跟自己回娘家过年的理由。最后惹怒了群里的舅妈,一个长途电话,直接向她婆婆投诉——尚且瞒着老人的过年计划,就此打住。
太紧密的朋友圈,让他们不自由。尽管开始之时,她曾经窃喜:看你还说谎不?再说加班见客户,去群里问一声,自然有不明就里者说漏嘴。很快她就发现,其实朋友圈也需要距离。
当朋友圈成为各自生活的一部分,它会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对方,让沟通变得没有阻碍,表达变得更加顺畅;同时,它也能挑起话题,制造是非恩怨;它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也能让两个人更为疏远。
除非你沉默不语,不然,朋友圈总会泄露你的秘密——你的喜好,性格,所思所想。IBM研究人员说,仅仅分析大约200条具有实质内容的微博,就可以较为准确地“勾画”出你的个性——相对私密的微信朋友圈,是不是更会让你暴露无遗?
所以,别追着TA问,你在想什么,你喜欢干什么了,加入TA的朋友圈,便会发现那些无法掩藏的“真相”。不想当面和解,发条“如何讨白羊座欢心”的微信,如果他有心,一定能明白;想让他告别垃圾食品,在朋友圈里讨论健康秘诀,不失为一种提醒;至于抱怨和气愤时的狠话,最好省省,朋友圈当然会劝架,更会让坏事扩散。
你们的朋友圈相互交叉,又各自独立,有分享,却需要互不干涉。在交叉的朋友圈里,你盯得越紧,他跑得越远;在独立的朋友圈里,你越是想进入,戒备之门就越是紧闭。
她知道“芒果”,是在不断出现的短信提示上。他的手机放在茶几上,不停地闪烁,当“芒果”的名字第三次出现时,她开始警觉。
是的,他的朋友圈肯定有她不认识的人,她也有自己的“自留地”。但是,谁能对别人的隐私毫无好奇心,又对入侵者毫无戒备呢?难怪那天他问:“如果我的朋友不是你的朋友,她在我的朋友圈里留言,你能看到吗?”
每个人都有对方不知道的那些朋友,大家可能互不干涉,也可能在某一时刻尴尬撞见。有人对此耿耿于怀,不查清对方底细决不罢休;有人视若无物,不以为意;有人明察秋毫,却假装不知;有人如临大敌,偏又一无所获。
微信里的朋友圈比真实生活里的人数更多,领域更广。它具有网络空间不受约束的亲密感,也让感情变得不那么真实。人们可以在朋友圈里无所不谈,亲密无间,但在真实世界里,却可能有所顾忌,长久不见。
又一次的同学聚会上,某位男生违反惯例,带来了家属。气氛随之发生微妙的变化,没有人再提谁曾经暗恋谁,谁又追过谁,以及同桌的故事了。当该男第三次给邻座的你倒茶,叫你“大才女”时,他的妻子拿出手机,很热情地要求加你的微信。
你无法拒绝。但是你知道,很快,你发的那些照片、文字就会被翻看一遍。于是,你开始认真地考虑,是不是该给这位新朋友设置朋友圈的权限。
(作者:冯雪梅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4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