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动你身上的“天才按钮”

人的大脑皮层内有140亿个神经元,而其中有效工作的通常只有7亿左右,仅占总数的5%。如果能激活10%的神经元,人就会变得非常聪明;如果能用上20%的神经元,就可以称为“天才”了。能否将大脑尚未利用的潜能开发出来,让普通人变成“天才”呢?
  
  “天才按钮”藏在何处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科学家就开始研究已故“天才”人物的大脑。他们认为,只要揭开了这些“天才”的秘密,就可以“创造”出才能出众的人。
  科学家们首先以列宁的大脑为样板,但仅有这一个大脑显然不够,因此,神经生理学家们决定收藏一些伟人的大脑供研究。1929年,莫斯科大脑研究所建立了一间“伟人大脑陈列室”。至今,这里的特制烧瓶里还收藏着斯大林、基洛夫、马雅科夫斯基、安德列·别雷、巴格里茨基、高尔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巴甫洛夫、米丘林、门捷列夫、列夫·朗道、阿·萨哈罗夫等数十个大脑标本。
  “遗憾的是,研究伟人的大脑并不能揭示‘天才’的秘密。”大脑研究所的伊琳娜·多戈列波娃教授说。“即使是列宁的‘标准’大脑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研究其他‘天才’人物的大脑让科学家们困惑,因为从生理上说,已故‘伟人’的脑回竟然与普通人的脑回一模一样。”
  现在,世界上有多家研究机构都在研究伟人的大脑到底有什么不同,尚未得出统一的结论。目前只知道,一个人的才能如何并不取决于脑的大小,也不取决于脑里的生物化学成分。
  对此,曾参与列宁大脑研究的科技人员尤里·洛普欣解释说,活的大脑服从于神经中枢系统,而神经中枢系统对周围世界有不同的反应,反过来又以不同的方式指挥大脑的不同区域。比如,一个区域在编《安魂曲》,另一个区域则在考虑如何更好地锄地。因此,要想搞清楚人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应该在研究对象还活着时进行。
  圣彼得堡大脑研究所的神经生理学家率先在活人的脑里寻找意义重大的“天才按钮”。
  现任大脑研究所科学顾问的纳塔利娅·别赫捷列娃院士说:“有一次,在刺激大脑皮质下的一个细胞核时,我的工作人员弗拉基米尔·斯米尔诺夫曾亲眼目睹一名试验对象比原来‘聪明’了1倍,他的记忆力大大增强。在刺激大脑的这个点之前,他在几秒钟内只能记住5至9个任意挑选的单词,经过刺激后,他能记住15个或者更多的单词。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吓坏了,担心万一大脑对这种借助外科器械突然释放的超级才能进行‘报复’,让试验的志愿者变成一个傻瓜,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天才”都有病
  
  科学家梅德韦杰夫进一步证实了米列尔的结论:“压制‘天才’的区域是存在的,它是一种内部的预防机制,不让我们的行为举止偏离常规。每当我们出现一个不同寻常的想法时,就会进入‘这不允许’的制约状态,使我们觉得这种想法没有意义,从而对其失去兴趣。如果这种机制出了毛病或者受到损害,‘天才’的才能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通过人工方法把普通人变成“天才”,这是冒险。一个正常人的结构已保证他能思维、跑步、跳跃和爱,这已经足够。而“天才”人物都是一些偏离了常规的人,他们有些素质特别发达,有些则被抵消,比如爱因斯坦,他能在绝对违反逻辑的领域内有重大突破,却很难与人交往。
  很多“天才”都是有病的人,例如:俄国著名作家普希金和莱蒙托夫有精神分裂症;德国哲学家尼采和俄国画家弗鲁别利生命中的最后几年是在精神病院度过的。某些专家认为,大多数“天才”人物的大脑正是因为有毛病才得到“解放”。
  大自然只将很少的才能分配给人们,而且只是为了补偿。比如:智力测试成绩很差的人,几乎不懂交往,在数学、音乐和造型艺术方面却颇有天赋。
  
  怎样将傻瓜变成爱因斯坦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留斯·米列尔博士,不久前曾在大脑内成功地发现了“天才区域”。这是一个特别的区域,它的作用就是阻止人成为“天才”。米列尔相信,如果将这个区域“打开”,一个人的才能就会得到尽情发挥。
  米列尔博士曾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对72名大脑受损的患者进行研究:一名9岁的男孩在大脑部分受损后成为一名杰出的力学专家;一位56岁的工程师,其大脑右半球皮质的部分神经元因病受到损害后,他成了一名大画家——某些神经元死亡了,压抑了一辈子的绘画才能终于释放出来。
  米列尔博士表示,他能借助手术刀和一两件神经外科的器械,彻底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个性和信仰。当然,目前对这些变化还很难有定论,但这种有所控制的个性变化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现实,到那时就能将一个傻瓜变成爱因斯坦。专家认为,要彻底“开动”大脑,不用手术刀也能做到。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科学家认为,利用磁场切断大脑的一些区域,就可以激活数学和艺术才能,不久前在17名志愿者身上进行的试验证明了这一点。研究人员对他们的大脑进行磁刺激,获得了惊人的结果:有6名志愿者能凭记忆把马的头部画得一点儿不差;其余的人能轻松记住好几个通信地址。这些试验表明,非凡的才能每个人都有,关键是如何去唤醒它们。
  (孙丽摘自《青年参考》)
(作者:弗拉基米尔·拉戈夫斯基)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