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玉龙:要做一次性筷子的终结者

你知道吗?一次性木筷是从日本传人中国的。但是,长久以来作为一次性木筷“鼻祖”的日本,大量的一次性筷子却是从中国进口的!弹丸之地的岛国日本,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5%,而我国森林覆盖率不足14%,出口和内销的一次性木筷,一年却会“吃掉”166万立方米木材,相当于一个北京市的全部森林储量!
  我们大多数人读完这一串数字,都会感到震惊!但在震惊之余,想到自己只是一个平头百姓,改变不了这一现实,又都会慢慢淡忘这一切……然而,车玉龙却立志要改变这一现状。
  
  痴迷!小工人瞄上环保大课题
  今年32岁的车玉龙,是黑龙江省大庆石油管理局某销售公司的维修工。2002年4月的一天,车玉龙偶然收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环保节目时,得知一棵生长30年的杨树,只能加工成5000双木筷,而我国每年一次性筷子的消耗量足有500多亿双。车玉龙在心里算了算账,不禁大吃一惊:那可得消耗1000万棵大树啊!消耗1000万棵大树是啥概念?就是将一大片茂密的森林全部砍光,一棵不留!
  震惊之余,车玉龙心中突然涌起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我要发明一种少耗费或者不耗费木材的一次性筷子,发动一场“筷子革命”,来遏制我国宝贵森林资源的浪费势头!
  然而,车玉龙的想法却引来了周围一片讥讽和反对之声。妻子也对他的想法持否定态度。当车玉龙向妻子申请“科研经费”时,妻子却死活不同意。原来,车玉龙每月的工资只有1300元,妻子每月的收入也不到1000元。两口子省吃俭用了多年,也只存下了5万元钱,可这钱是存给女儿上学用的。车玉龙磨破了嘴皮,也没能说服妻子。
  妻子不批经费,车玉龙就去找朋友借,但是他几乎借遍了所有的朋友,遇到的全是质疑和劝他放弃的意见。最后,他找到一个开饭店的朋友,承诺将研究出来的新型筷子免费送给其饭店试用,这才借到2万元钱。离开朋友的家,车玉龙觉得揣在兜里的2万元钱沉甸甸的。
  不管怎么说,第一批“资金”总算到位了。刚开始,车玉龙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寻找新的替代材料上。他想:只要能找到一种价格更低廉也更环保的材料来取代木材和竹子,就算成功了。因此,他几乎每天下班后都要去图书馆,晚上还要在网上继续查找资料。只要找到一种他认为合适的材料,他就会买回来,反复进行试验。很快,很多人都知道了供水车间出了一个要做环保筷子的“疯子”,虽然也有人赞赏他的勇气,但是更多的人仍然对此不理解。
  
  奇迹!门外汉做出了最实用的新型筷子
  最让车玉龙苦恼的,不是别人的不理解,而是研究进展过于缓慢。泡在浩如烟海的资料堆里,车玉龙才知道,事情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简单!
  有一天,妻子回娘家去了,车玉龙只好叫了一份外卖。看着手里的一次性筷子,想到半年快过去了,自己的“研究”不但没有一点进展,而且居然还在“厚颜无耻”地使用着一次性筷子,他心里憋着一股气,一下子将筷子折成两截摔在了地上。可是,看着地上一长一短的两截筷子,车玉龙却突然来了灵感:吃饭时,筷子入口的部分最容易被污染,可其他的部分却还是干净的呀!既然如此,筷子可不可以做成拼接式的呢?这样一想,他连忙到厨房拿出菜刀,把一双筷子剁为两段,然后又找了一段透明胶,把两者连在一起。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车玉龙喜不自胜,他试着用这双拼接式筷子吃了几口饭,觉得用透明胶粘合太软,承受力不强。于是,他画出了拼接式筷子的“图纸”:把筷子分为两段,中间用一个1.5厘米高的金属环把两部分连接起来。
  虽然已经是夜里10点多了,但车玉龙还是激动地打的来到了朋友开的饭店。这时,店里的客人已经不多了,他请店里的服务员帮忙把客人丢弃的一次性筷子收集起来,一根根测量。通过测量,车玉龙发现,筷子的人口长度最长为6.3厘米,加上衔接环的1.5厘米,一次性的部分制成8厘米左右的“小筷子头”就可以了。而饭店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大多长度为24厘米。这样,一双筷子可以节约16厘米,相当于节省了三分之二。照这样计算,全国每年可以节约林木100多万立方米啊!
  有了这个基本成熟的设计思路,车玉龙开始尝试把这种设想一一落实。有一天,在日用品市场里,他发现了一种颜色鲜艳,外表光滑的塑料筷子。他想:用它吃饭肯定能食欲大增,清洗起来也方便,做筷子杆应该不错。于是,他立即买了20双这样的筷子带回家。然后,他又找到一段直径跟筷子杆差不多的空心铜管,把它锯成高度为1.5厘米的小段,用它把事先截好的筷子杆和筷子头连在一起。这样,世界上第一双拼接式筷子就做成了!
  这双筷子虽然做工比较粗糙,但车玉龙却很有成就感,只是筷子上的那段铜套管太厚,用起来手感不好。于是,车玉龙又上网查资料,发现浙江一家机械设备厂可以生产他所需要的铜套管,便打电话与这个厂的孙厂长取得了联系。听说车玉龙只是一名普通工人,却为了节约国家林木资源自费研制改良筷子。孙厂长一下子被感动了,当即表示:全力支持他的研究活动!
  有了孙厂长的支持,厚薄合适的铜套管很快做好了。后来,发现铜套管浸水后易生绿锈,孙厂长又把套管改成了不锈钢的。当车玉龙收到这样一双美观适用又非常称手的筷子样品后,激动得双手发抖。他当即用这双筷子美美地吃了一碗面条,感觉味道似乎比平时好多了!
  2003年11月7日,车玉龙为他的拼接式节能筷申请了专利。2004年10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为他下发了专利证书。拿到专利证书,车玉龙信心倍增,他觉得真的可以发动一场“筷子革命”了,自己为国家节约林木资源的梦想即将实现了!
  可是,把专利产品转换成现实应用品时,车玉龙遇到了最大的难题——缺钱!他从事这项研究两年多,向朋友借的2万元钱早已用完,就连他的工资也全部投了进去。他大致估算了一下,要让拼接筷走向市场,至少还需要5万元启动资;朋友那里不好再借了,车玉龙再次打起了自家存款的主意。这一次,妻子看在他已获得了专利证书的分上,态度有所松动,但她反复叮嘱:“如果不行,就趁早收手!这可是咱家最后的家当了。”
  拿到家里这“最后的家当”,车玉龙马上在大庆一家塑料厂定制了10000双塑料筷杆,准备大干一场。可是,在偶然与塑料厂的工人聊天时,他得知自己定做的这批筷杆原料为工程塑料,遇到高温就会散发出毒素。他顿时傻了眼:如果因为使用这种塑料筷子杆而给人们带来伤害,那岂不是违背了改良筷子的初衷吗?他咬咬牙,硬是将这批价值近7000元的筷子杆全部销毁了。后来,经业内人士指点,车玉龙才知道有一种叫美耐磁的食品级材料,质地光滑,类似瓷器,耐冲击性强,导热性低,宜手捧及唇触,是餐具和容器的首选材料。得知这一消息,车玉龙惊喜得一拍大腿:天哪,这简直是上帝赐予的拼接式筷子杆的材料!其实,只要与餐饮经营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美耐磁,可车玉龙这个“门外汉”居然绕了一个大圈子!
  筷子杆和套环都确定了,最后便要寻找合适的筷子头。8厘米长的筷子头根本无法生产!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从外地买回一台牙签机,打算利用自己那点有限的维修知识,把它改装成一台生产筷子头的机器。
  车玉龙和几个朋友连夜在车库里改装牙签机,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拼凑出一台“混血”筷子机。当这台“历史上最奇怪的筷子机”第一次吐出一根根虽然粗糙却符合长度要求的筷子头时,车玉龙激动得哭了。
  
  志气!我要做一次性筷子的终结者
  很快,车玉龙的拼接式筷子机研制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曾经持怀疑态度的人们也被他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纷纷向他伸出了援手,大家很快凑齐了10万元钱,交给他继续投资。2005年1月,车玉龙生产的第一批环保节能筷终于面世了!
  车玉龙生产的筷子杆定价为1.5元/双,可以无限次使用,一次性筷子头定价是0.025元/双,而传统一次性筷子定价为0.038元/双。因为每天能在筷子上节省25元至3 5元,一年至少可节约1万多元钱,因此车玉龙的筷子很受餐馆的欢迎。而对顾客来说,这种筷子不但同传统一次性筷子一样卫生,并且外型更美观,手感更舒适,顾客也乐于接受。结果,这种环保节能筷一经面世,就出现了热销的场面。大庆共有大小饭店3700多家,仅仅过了3个月,就已经有1000多家饭店用上了车玉龙发明的环保节能筷。而且,自2006年4月1日起,一次性筷子收取消费税以后,环保节能筷的价格优势更加明显了。
  2006年1月,因为市场需求量大,全国各地的代理商每天都打电话向车玉龙催订单。环保节能筷的销售收入每月都不低于67万元!而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也有一次性餐具生产商要求订购产品,或与车玉龙签订技术转让协议。
  然而,尽管节能筷热销市场,车玉龙仍然清醒地记得自己研制环保节能筷的初衷:从根本上解决一次性筷子对森林的吞噬。他觉得,现在损失虽然下降了很多,可也只是权宜之计!否则,森林在100年后被吃光与300年后被吃光有什么本质区别呢?于是,车玉龙又把回笼的资金,投放到了研发可降解筷子上。
  最终,他的目光被一种用玉米秸秆、玉米瓤或花生壳制作出的可降解材料吸引了。这种材料完全天然,用过以后,可提炼出食品胶用来做牲畜的饲料;如果把筷子放在常温下七八天,可以自然降解,而且,其强度完全可以满足使用要求。车玉龙十分兴奋:这种原料在东北农村随处可见,如果项目投产,不仅为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农民们原本用作烧柴的玉米秸秆和玉米瓤也可以创造出不小的价值了!
  最近,车玉龙盘点生产和销售环保节能筷的成绩时惊奇地发现,销售额竟然达到了1000多万元!如果可降解节能筷能如期上市,完全有可能在中国乃至世界掀起一场“筷子革命”,这条“财路”的前景不可限量。
  (王冕摘自《打工》2006年第16期)
(作者:陈春霜)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