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看到了一件令我有点烦心的事情。那天我因故不得已在一家杂货店前停车去买点东西。在那儿,我遇见了一个大约十三、四岁的小孩买了一听含有咖啡因成分的约24盎司重的怪物能量饮料。这个孩子在推销员及同龄人的误导下竟然认为咖啡因成分是日常生活中的有益物质,一想到这件事情本身便令我很难过。不过当我看到贴在罐体上的3.49美元价格时,我更为震惊。因为这个孩子在一罐饮料上的花销超过了任何人半个小时的最低工资。对我来说,外出旅行时,在加油站花费1.19美元买一大瓶汽水都觉得是被宰了。我不由得想到肯定从未有人曾向这个孩子灌输金钱的价值以及应该用金钱来换取物有所值商品的观念。
每一天,我都能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我看到人们仅仅是为了稍许的装饰效果就花费500多美元为车辆装上轮箍。我看到有些人花费四、五美元购买一杯咖啡,或是花费数百美元购买一部他们极少使用的手机,甚至花费几千美元购买他们几乎从不观看的大屏幕电视机。我们的周围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广告使得我们总是喜新厌旧,不断购买一些新的物品。那些广告试图让我们相信无论花费多少,只要买得越多,我们便会感到更加快乐,更加满足。
但是在某些方面我们必须学会始终由自己来对价值做出决策。一项通用经济学法则表明许多穷人之所以持续贫困是因为他们所做出的消费决策所导致的。例如,你认识或是听说过有多少人自己没多少钱却买了高月供的极其昂贵的轿车?还有多少人因为买了超过其支付能力的高价房子而眼下正陷入困境,不能自拔?
然而我并不是说正确的金钱观就是要做吝啬鬼,节省每一分钱,从而导致生活毫无乐趣可言。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物有所值以及何时应该花费多少。例如,几年前,我和妻子都有手机。那时我的工作地点离家有半个小时的路程,我总是随运动队东奔西走,而我的妻子也经常出差在外。手机不可或缺,尽管我们不是经常使用,但至少我们清楚如果有事,我们可以相互联系。
后来我们搬了家,不再需要手机了。因为我们工作地点离得很近,而且我们不再经常出差了。这样一来,每月75美元的手机费用就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我们就弃之不用了。如今它们对我们来说就成为一种奢侈品,不再像以前那般必要了。就它们的使用价值来说已经今非昔比了。尽管我可以偶尔用它很方便地随时随地打个电话,但这种便利与我必须支付的手机费用相比,实在不值。
不幸的是,金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如此的举足轻重,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不过现实生活就是如此。因此,我们的最佳做法就是 学会为自己定义金钱的价值,并且使所交换到的商品与服务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不过我认识一位妇女已经破产却花费近百美元做头发。我想她无法负担,而且它的价值远不及她自己认为的那样。几周后我和妻子将要去度假,准备入住尤塞米提国家公园内每晚400美元的酒店房间。尽管价格比我们以前所住过的任何酒店房间都要昂贵,但是我们通盘考虑了住宿开支、酒店位置以及度假的初衷,因此我们一致认为我们要付的价格绝对物有所值。
金钱就在身边,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依靠它生活让它为我们服务。我们也可以挥霍金钱,最终一无所有,导致我们因此而愤怒异常,倍感失落。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里,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幸福的感觉不会因用我们的金钱交换了那些毫无价值的商品或服务而存在,而是我们需要确信我们所花费的每一分钱都物有所值。只有那样我们才能避免因为不必要的花销浪费金钱而产生的怨恨与沮丧。
(作者:[美]汤姆·沃尔什 刘 克编译 来源:《海外英语》201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