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死者和英雄

一个美国士兵和一个德国士兵分别在阿富汗战场上牺牲,他们的亲人会作何反应?德国士兵的父母也许会问:“我们的儿子为了什么而牺牲?”而美国父母则可能说:“为了祖国和自由事业。”

  在阿富汗战场上,每一颗流弹飞过,每一枚炸弹爆炸,某间卧室也许就会永远失去它年轻的主人。

  康斯坦丁·门茨,1988年9月30日生于德国施瓦本地区的瓦尔德雷姆斯,2011年2月18日在阿富汗巴格兰省被武装分子用AK-47击伤,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尼古拉斯·乔治·夏霍斯,1988年2月12日生于美国东海岸雅茅斯港,2009年7月23日在执行护送任务时被塔利班武装埋设的地雷炸死。

  他们在17岁或19岁时便离开家,背上行囊,穿上制服,接过武器,走进军营。而家中他们从小到大睡觉、玩耍的房间,则一如往常地保持着原样,即便他们已经不在人世:少年时的毛绒玩具、存储罐,墙上的乐队和汽车海报……好像它们的主人从未离开过。

  谭雅·门茨(康斯坦丁的母亲)每天都要到儿子的房间里坐一会儿。她注视着床角上的长毛绒玩具狗,还有康斯坦丁常用的“艾克深度诱惑”沐浴露,仿佛他刚刚出门。在房间的衣柜上放着康斯坦丁的战斗头盔、勋章和一面叠成三角形的德国国旗。她把这些东西锁在柜子里,是因为刚才她的一位朋友来到康斯坦丁的房间参观,她不希望这些物什勾起客人对康斯坦丁的回忆,坏了朋友的情绪。

  在尼克(尼古拉斯·乔治·夏霍斯的昵称)的房间里,他的父亲史蒂夫·夏霍斯陷入了沉思。“我们热爱海军陆战队。”他看着墙上略显老旧的军队海报和战争英雄照片说。海报上写着给尼克的一句话:“陆战队需要你!”床旁的壁架上陈列着尼克的恐龙模型、运动奖杯和子弹套,所有的布置都跟尼克入伍时一样。不过,旁边的一间房已经被夏霍斯家开辟成小型展览馆,墙上挂着数百幅尼克的照片,还有他的衣服和军刀。所有这一切,都在尽力让参观者记住这位在异国他乡牺牲的年轻士兵。

  这两个年轻人,一个在21岁时,另一个在22岁时,牺牲在一个他们入伍前知之甚少的国度。从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开始,有50个国家派兵参与了这次反恐战争,其中有9万名美国士兵和4800名德国士兵。截至目前,1802名美国士兵丧生,53名德国士兵丧生。

  他们都牺牲在战争前线,但是这场战争为什么要打?可承受的伤亡极限是多少?牺牲士兵的家人有何反应?他们周围的人又作何感想?相同的问题,德国和美国的答案却完全不一样。

  没有人比守着空房子的父母们更希望这些死去的孩子活下来。尼克家的房子在一个半岛上,风景秀丽,深受游客喜爱,是着名的肯尼迪家族的故乡。他50岁的母亲丽萨·夏霍斯是一名教师,在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后,她在自己身上文了一行字“Livin’the dream”(为梦想而献身),这是她在电话中听到尼克说的最后一句话——“不要担心我,妈,我正献身于梦想。”这句话也成为夏霍斯家族的安慰,尼克是在为他作为一名陆战队队员的梦想而献身。不光是丽萨,尼克的父亲、兄弟姐妹以及数十位亲友,都在自己的皮肤上文上“Livin’the dream”这句话,旁边则是尼克姓名的缩写及牺牲日期“NGX,7-23-09”。

  “军人的品质铭刻在他(尼克)身体里。”史蒂夫·夏霍斯说。他今年53岁,是一名警察。在丽萨·夏霍斯的回忆里,儿子尼克是一名与生俱来的爱国斗士,他从小就喜欢拿着玩具手枪在树林里玩耍,还喜欢在电脑上玩战争游戏。

  “9·11”事件发生时,年仅13岁的尼克对父亲说:“美国被攻击了,我必须做点什么。”17岁时,尼克来到了征兵办公室,因为他年龄太小,还必须由父母签字同意。尼克的父亲犹豫地问儿子,愿不愿意成为一名仪仗兵,既优雅帅气又不用面临野战部队的高风险。尼克回答道:“爸爸,我希望成为一名战士,我想到前线去。”

  高中毕业两周后,尼克加入了军队开始训练。2007年12月,他成为一支外号“行尸走肉”部队的一名士兵。之后,他到伊拉克前线服役7个月。因为觉得在军营里待着太无聊,2009年5月,尼克与另外一支部队一起飞往阿富汗赫尔曼德省战争前线。“他在阿富汗最危险区域的最危险部队做着最危险的工作,”他的母亲说,“他的牺牲是高概率事件。”

  在美国,牺牲的尼克被认为是一个战斗英雄。在德国,康斯坦丁却只能算是“牺牲”,远谈不上“英雄”。德国人的字典里,因不幸而牺牲和因“更崇高的目标”而牺牲并没有明确的区分。曾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是20世纪的战争怪物,整个社会对那个狂热的年代记忆犹新,所以很抵触因履行盟国义务(德国是北约成员国,派兵配合美国是北约各缔约国的义务)而不得不派兵出战。而作为“世界警察”和自封的“自由世界”领袖,战争是美国的立国之基: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乃至阿富汗战争,每次战争都是美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之源。不过现在美国人对战争的厌恶情绪与日俱增,甚至连总统竞选也不得不打出“把我们的孩子带回家”(意为撤军)的口号。在此情况下,美国人强化战争牺牲者的英雄地位和价值有助于激发其民众的爱国热情。

  在康斯坦丁牺牲一周后,母亲谭雅来到他生前所在的军营参加追悼会,在会上她看到了默克尔总理和当时的国防部部长古藤贝格。在追悼仪式开始前,牺牲士兵的家长聚集在一块儿与古藤贝格和默克尔谈话。谭雅问这些政客:“德国到底需要牺牲多少士兵才算够?”其中一名牺牲士兵的父亲则急切地问:“我的儿子是为了什么而牺牲?”谭雅记不清他们的准确话语,只记得古藤贝格说了自由和责任之类的话,而默克尔则一言不发。

  我们的孩子为了什么而牺牲?尼克的父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为了祖国和自由。2009年8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去科德角(尼克家附近,美国东海岸着名景点)度假时,曾与夏霍斯一家会面。奥巴马告诉尼克的父母,当他考虑阿富汗问题时,会想到像尼克这样为国捐躯的孩子们。而当奥巴马询问他们对阿富汗的看法时,丽萨·夏霍斯说:“派更多的士兵到那里,让他们把工作做完。”

(作者:小米    来源:《海外文摘》2012年第6期)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