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我在美国做妈妈:耶鲁法学院教授的育儿经》(英文版书名为《虎妈战歌》)的热销,“虎妈”已经成了近期互联网的热词。“虎妈”蔡美儿是美籍华人,她有两个女儿,一个17岁,另一个13岁。从跨进学校大门的第一个学期开始,姐妹俩就保持着门门功课皆A的全优记录。她们差不多从3岁开始学习音乐,一个14岁就登上了卡内基音乐厅的舞台,另一个12岁就成为耶鲁青年管弦乐队首席小提琴手。她们举止彬彬有礼、可爱迷人,被羡慕不已的美国妈妈看做孩子们的楷模。“虎妈”称,这一切都是她对女儿实行严教的结果。
胡敏最近在网上读到蔡美儿的文章,对“虎妈”提出的“十不准”印象深刻:不准自己选择课外活动,不准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不准参加校园演出……让她感到困惑的是,她最近读的另一本介绍育儿经验的书,里面却说,要让孩子积极参与校园和社区活动,父母在家里养花种草和修电器也要让孩子参与。
那本书的作者叫蔡真妮,也是美籍华人。同样介绍在美国的育儿经验,观点却大相径庭。
蔡美儿认为,西方父母过于尊重孩子,连个“胖”字都不敢提,更没有办法把孩子摁到钢琴凳上3个小时,这样的家庭教育实在是无法开发出孩子的才能,是对孩子未来的不负责任。蔡真妮却告诫读者,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决定,兴趣才是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
两位蔡妈妈迥异的教育方式背后是教育理念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拔河,像胡敏这样的中国妈妈究竟该如何选择?
中国学生的分数把我活埋了
中国孩子在考试分数上的全面领先是毫无疑问的。2010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展了每3年一次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项目”(简称PISA),65个国家和地区的15岁学生参加了统一测试。上海约5100名中学生作为代表首次参与,平均成绩排第一。
这并不是中国学生强悍的应试能力头一次震惊外国人,中国学生成为国际数学奥赛金牌霸主已经很长时间了。有个叫Annie Osborn的美国女孩作为交换生在北京延庆一中学习过一年,回国后她写了一篇文章说:“在任何一次小测试中,中国学生的分数都能把我给活埋了。”
经合组织的分析显示,美国15岁的学生们享用了比其他发达国家同龄学生高一倍的人均教育投资,测试成绩却仅名列第17,数学成绩更是只排第31名。
相当多的数据证明,美国学生真的考不过中国学生,即便同属美国公民,白人学生也考不过亚裔学生。
在美国,高中生申请进入大学都要参加SAT考试,成绩对录取与否及奖学金多少影响很大。官方统计显示,在满分为2400分的2009年SAT考试中,亚裔学生平均分1623,比白人学生高出一截,更比西班牙裔和非裔学生的成绩高了两三百分。令白人们感到意外的是,亚裔学生不仅在数学成绩上遥遥领先,写作成绩也超过了她们。
优异的SAT成绩直接导致亚裔学生数量在美国高校尤其是名校中迅速膨胀。《纽约时报》曾在2007年调查过十几所美国名校的本科生,结果发现,亚裔学生一般都占两三成。
比起懵懂的美国学生,中国学生早已在严格的教育方式下被灌输了“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的理念,并且真的在学习成绩上成了“人上人”。
棍棒式教育没有前途
然而,教育界已经形成共识:分数的领先并不一定带来人生的成功,更不一定带来人生的幸福。
教育学者熊丙奇说,知识、能力和素养是决定人生的三个重要因素,中国式教育的侧重点在知识,而知识水平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花时间越多,学得越好,因此,中国学生的优异成绩是中国式教育理所当然结出的果子。
“但是根据人力资源理论的相关研究,在人的一生中,从小到大学到的知识所起的作用不到5%,能力和素养才是受用终身的。”熊丙奇说。
在中国式的教育方式下,能力和素养恰恰成为短板,因为它们是无法通过简单延长训练时间、增强训练强度而培养的。熊丙奇认为,中国式教育尤其缺乏对公民素养、自强自立意识、人格、心理等各方面素养的教育,“大家普遍认为上名校就是成功,这种评价至少是有缺陷的,从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需要改变这种理念。”
实际上,对于中国学生在知识上的优势,也存在争议。
过去100年中,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屈指可数,而美国人却获得了约300项诺贝尔科学奖,人口更少的犹太人则有多达180人获得诺奖——也就是说,犹太人以仅占世界1%的人口,夺得了诺贝尔科学奖25%的份额。
在中山大学教育学教授冯增俊看来,美国式教育的核心是自由,这种自由“使优秀的人发展得更好,但也会让懒惰的人更加堕落”。这样一来,美国人在平均成绩上的落后和在杰出人才上的突出便可以理解了。
冯增俊还认为,东西方教育理念的本质差别在于“我们是为社会需要来选拔人才,西方式为人的全面发展、对所有人的教育负责。”
根据哈佛毕业生Ned的观察,中国学生最缺乏的不是创造力,“他们也能写出很漂亮的文章,能在实验室里出重要的成果”,但他们有一个特点:很少从“我可以怎样改变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变得不一样,变得更美好”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他们想的一般是怎样在现行制度下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
此外,还有人指出,在美国各族裔的年轻人中,华裔的自杀率最高。一位网民说,被逼着学钢琴并最终成名的朗朗只有一个,而怀着“逼出个朗朗”的想法教育孩子的家长则可能造就大量抑郁症患者。
“棍棒式教育是对于个别人来说,可能有成功的,但是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这种教育方式是没有前途的。”冯增俊说。
没有选择的选择
实际上,公众对棍棒式教育的反思,对美式教育理念的推崇,近年来从来没有停歇过。“虎妈”出书后,许多中国人对她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抨击。
著名文化人洪晃称蔡美儿为“地狱老母”,认为中国人信奉“吃苦”乃成功的必经之道,激情及愉悦概是与成功毫不相干之事,而且缺乏对个人权利的保护,因此便不难理解为何爹妈轻易夺走儿女的权利。
但也有人认为,不应把今日中国教育的问题都推到文化传统的头上——《弟子规》开篇就是“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然后才提到“有余力,则学文”,“造就今天中国式教育理念的,与其说是传统,不如说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熊丙奇说。
他所说的教育制度指的是升学教育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下,考试获得高分的学生便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当年大学扩招的一个理由是要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但现在,高考独木桥变成了名校独木桥。”熊丙奇说。
美国大学也有名校和普通学校之分,但并没有“独木桥”现象,原因是美国社会的行业差距不大,社会保障平等。“即便是进了职业学院,以后的工作、生活也有很好的保障,不像中国,学历对应着工作,名校对应着高收入。况且,美国的高校之间学分互认,可以自由转学,社区学院的学生如果能力足够,也可以转入哈佛,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熊丙奇说。
正因为受制于诸多的外部制度,教育理念的革新虽然已经讨论了很久,但一时还无法落实,“虎妈”式教育在中国仍将有很大的市场。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吴颖民就向记者坦陈:“我们都知道美国那种宽松、自由的教育方式是好的,但是我们做不到,教育资源不配套,障碍太多。”据他在圈内的观察,绝大多数教育者不敢也不想朝美国式的教育理念靠近,“万一升学率不好,位子不保啊,大家都不敢冒这个险。”
管理着几千名学生的校长不敢冒险,大多只有一根独苗苗的家长更不敢冒险。在今日的中国,“虎妈”式的教育方法是妈妈们不得不采用又相对简单易行的方法。“毕竟,对家长来说,制度给她们的教育是最现实的教育。”熊丙奇说。
(作者:方可成 陈铁梅 来源:《南方周末》2011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