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其实,这句话来自一场规模极大的广告战役。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几家谷物食品公司为了推销它们的麦片、玉米片等速食早餐,纷纷宣扬早餐的重要性,其中一句广告语是:“吃好早饭,更好工作。”早餐的历史地位其实并不高,罗马帝国的人都信奉,要想健康,一天只吃一顿饭就够了。天主教典籍中对早餐的描述也很少。
在中世纪的欧洲,只有富裕的人家才能吃上一顿像样的早饭。重体力劳动者也要吃早饭,而大多数人是不吃早饭的。历史学家认为,早餐成为固定的一顿饭,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人们住进了城里,要外出工作一整天,早饭就变得必不可少。劳动人民能吃到什么就吃什么,面包、奶酪、薄煎饼、头天的剩饭等等。19世纪的美国,物质生活有所改善,那时候的早饭和午饭、晚飯没什么不同,大家一大早就吃牛排、烤鸡、牡蛎。
一位农业历史学家说,美国人当年就是要吃很多的肉,还有土豆、蛋糕和派。这样暴饮暴食的结果是消化不良,就像如今的肥胖问题一样,因此,他们需要清爽一点儿的早饭。谷物快餐的出现恰逢其时。1827年,全麦饼干发明。1890年,玉米片发明。这些谷物食品早年被称为“全麦岩石”——味道不佳,人们要把它们泡在牛奶里才能下咽。
从1900年开始,谷物食品公司越来越多,拿谷物做早餐的人也越来越多。虽然难吃,但这东西方便。人们早上起来,将麦片往牛奶里一倒,吃完赶紧上班。经过一番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今的谷物快餐市场被几家大公司所垄断。
在20世纪40年代的谷物广告大战中,有一个叫Kellogg的营养学家赫赫有名。他是个素食主义者。他说,多吃谷物可以让美国人更健康,还能让青少年减少性冲动,让孩子静心,让母亲放心。这个营养学家到处宣传谷物的好处,而他的兄弟则把Kellogg谷物公司经营得蒸蒸日上。谷物食品在“二战”后的美国盛行,原因有二:一是加糖,二是广告。前者改善了谷物的口味,后者用大量卡通形象吸引儿童。美国的孩子就是被这样喂大的:给一个大碗,倒上牛奶,倒上谷物,给个勺子。有意思的是,人们对谷物食品的品牌忠诚度很高,一旦吃习惯某个牌子的麦片,恨不得终生不改。
有一位人类学家说,我们的早餐总是相对固定的,这是进化而来的习性,我们早上吃点儿熟悉的面包、蜂蜜,是因为这些东西安全可靠。我们总习惯于晚饭时去吃点儿新鲜的东西,看看哪家馆子新开张,哪家馆子换了菜单,这就跟远古时代打猎打到什么就吃什么是一个道理。今天,我们已远离农耕时代,被食品工业所养活,早餐成为快餐类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肯德基也会推出豆浆,但那并不是你小时候的味道。 (余 娟摘自《读书文摘·经典》2017年第9期,勾 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