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认识的孔子

天安门广场旁边、历史博物馆北门竖立了一尊面向长安街、天安门的孔子雕像。此事很自然地引起人们对孔子的关注,以及争议。
  
  ★先理解封建制
  
  欲理解孔子,必须正确地理解封建制。
  古人早就说了,战国以后是郡县制,西周、春秋是封建制。把封建定位在正确的时间坐标上后,我们就可以正确地理解封建了。这个事情太复杂,让我简单地概括我的研究结论:封建制借助一种最简单的人际关系单元组织了一个高度复杂、具有伟大的扩展能力的社会治理体系。
  设想两个自由人面对面站着,一个人俯下身来对另一个人说,我把我的人身交给你,全心服侍你。是为臣。另一个人说,我接受你,也保护你,我赐给你一块土地作为你的报酬。是为君。周人把这个过程称为“策名委质”,如果是周王封建诸侯则叫“策命”。由此,这两人订立了契约,形成君臣关系。
  这就是封建的基本治理单元。除了最高的君——周王,和最底层的庶民,所有人同时是君和臣。举例来说,诸侯是周王之臣,又是大夫们的君。所有这些人都是通过契约方式相互建立起君臣关系的。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孔子周游列国的含义。孔子先祖是宋国的大夫,遭遇内乱,流亡鲁国。孔子虽生活于鲁国,但只要鲁侯未封赐他为大夫或委他以公室官职,他与鲁侯根本没有关系。那个时候没有什么“爱国主义”,孔子之所以愿意定居鲁国,也许仅仅因为,周王室已经衰落,“周礼尽在鲁”。其实,孔子是自由人,他可以与任何诸侯通过订立契约,建立君臣关系。
  美国一位史学家汤普逊曾说:“封建制度可能是人们的头脑所能想出的最合适的政体。”我同意这句话。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经典封建制的姬周王朝,持续800年,为时最久。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封建制的精妙。而第一个现代宪政国家——英格兰的宪政制度,正是封建治理之道实现新生转换的结果。
  
  ★复礼为什么
  
  孔子的历史意义,也正在于,在王权专制即将降临华夏大地的时候,坚持封建的美好原则。孔子所设想的通往优良治理秩序的方案是“复礼”,也就是复封建。
  礼是什么?礼就是西人所说的法(law)。请注意,不是律。它们不是某个至高无上的人一次性制定出来的,而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透过实践自发形成的。总之,礼就是习惯法。因此,礼就像空气,无所不在。自由人间的君臣关系主要靠礼来界定和维持。至关重要的是,礼制规则是客观的,所有人都平等地受它的约束,包括君。尽管君臣的权利是不均等的,礼却平等地约束君臣。
  如此礼治秩序类似于欧洲封建时代的法治秩序,而这正是现代法治的源头。孔子之主张复礼,要旨就是恢复保持封建的自由。孔子主张复礼,就是维持这种不受君主意志控制的习惯法之治。秦以后中国社会还保持了一些活力,就是因为,普通人民的生活主要不是由刑律,而是由人民中间自发形成的习惯法调整的。
  有人也把儒家的治国思想说成“以德治国”,并据此排斥法治。但这显然是望文生义之说。礼绝不仅仅是道德规范,而是范围广泛得多的客观的规则体系。春秋时代、包括孔子所说的德,也绝不仅指道德。孔子时代最重要的德行是“忠”、“信”,忠者,忠于契约所规定的义务;信者,信守契约。德不是简单地要人修身养性,而是要求各方,包括君,遵守契约和客观的规则。这样的德治,其实就是礼治,也就是客观的法治。孔子的“以身作则”也不过是说,君遵守规则,不破坏规则,臣也就会遵守规则,忠于职守。
  
  ★君君臣臣的真义
  
  孔子所说的“礼”是习惯法,它明确规定了臣对君的义务,也明确了这一义务的限度。君只能在此限度内要求臣。归根结底,这里的“忠”,不是忠于君本人,而是忠于契约所规定的义务。
  因此,按照封建原则,领主怎么样对待封臣,封臣就可以怎么样对待领主。封建君臣关系的这一基本伦理恐怕正是孔子所树立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儒家根本原则的社会背景。孔子将理想的封建君臣关系予以抽象化、普遍化,确立为处理所有人际关系的一般性伦理原则。
  因此,君君臣臣的含义与今人所误解的正好相反,它强调:君与臣民之间是契约关系,而非命令服从关系。如果君对臣民提出契约之外的要求,臣民可以拒绝;如果君侵害了臣民的权益,臣民可以反抗。这种反抗必然会得到上天的支持,因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是儒家天道主义信仰的根本要旨。因此,儒家既是保守的,但也具有革命倾向。
  
  ★打开平等之门
  
  作为孔子最重要思想贡献的仁,也与封建的君臣关系有一定关系,但孔子对其作了平等主义的超越。封建君臣双方的权利
  义务是相互的,彼此都把对方当成自由而有尊严的人来看待,相互以礼相待,尊重对方的权利,履行对对方的义务。
  由此也立刻可以看出,孔子突破了特定的君臣关系,而从“人”的角度讨论“以人意相存间”。孔子希望所有人对待所有人都以对方是跟自己一样的人那样。经由这样的转换,平等之门被孔子打开了。
  阿克顿爵士说过,封建制是自由的,但有一个与生俱来的缺陷:等级制。孔子坚持复礼,也即坚守封建的自由。但他也意识到礼制的等级性,并注意到有人利用强势地位强制他人。因而,孔子同时提出仁的理念,把所有人置于一般的人的地位,从而,自由的人也获得了普遍的平等。
  孔子的思想结构类似于17世纪初的英格兰普通法法律家,他们对大宪章所确立的封建的自由进行阐释,把作为贵族之特权的自由,变成了所有人均可平等享有的自由。仁和礼是孔子观念的核心,仁的根本含义是人人平等相待,孔子也在实践这一点,这就是“有教无类”。
  
  ★自由学术的创造者
  
  孔子一直寻找参与封建治理的机会,最终学术成为他的志业。孔子有意识地整理上古文献,不是为了自家的治理,而是为了传承文明。他对实践中的礼法进行了思考,由此创造出了带有哲学色彩的思想。在整理文献和论述思想的过程中,他创造出了学术。
  教育也就随着学术而诞生了。拜封建制之赐,孔子所从事的学术和教育事业都是自由的。在封建制下,每个人通过君臣契约,被礼制划出一片自由活动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他的活动不受干预。没有人会疯狂到去干预别人的事情,只要别人没有违反礼法。孔子就拥有这样一个空间。
  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想象孔子的活动,就会感叹,那是一个奇迹。孔子可以自由地收集文献,整理文献。孔子可以自由地收留弟子,教育弟子。他的所有这些学术、教育活动,没有受到过任何人的干预。孔子可能是落魄的,但他是自由的。孔子的典范,也让中国的学术和教育事业从一开始就带上自由的基因。
  
  ★民间社会的构造者
  
  孔子通过自由办学,也创造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社会。准确地说,在孔子之前的时代,政府和社会这两样东西都不存在,因而也就不存在政治,不存在权力这样的东西。
  到孔子时代,封建秩序严重松动。有些强势大夫开始具有权力意识、政治意识,他们开始从事构造政府的工作。熟悉现代历史的人们都会知道,一旦政府出现,则人民为了保卫自己,就必须构造社会。如果出现了一个政府,而人民处于原始状态,那就不可能对政府的权力构成约束,政府就可以为所欲为,人民必然成为权力的工具。人民要保卫自己,就必须组织起来。人只有组织起来,结成会社,才形成社会。社会就是会社的联合体。
  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工商业不够强大,没有有效组织起来,并没发展出欧洲的“市民”社会。万幸的是,有孔子,有孔子创造的学术和教育,中国出现了另外一个社会,这就是儒者、士人组成的会社。
  从上面几个角度重新发现了孔子之后,我相信了古人的说法:孔子是圣人。他是今人思考和追求人的尊严与优良治理的出发点。今人当然应保持开放心态,可以借助新知走出很远,但若没一个中国的、稳固的出发点,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作者:秋风)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