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中学生》拍摄于1979~1989年间,跨越了二十世纪的整个八十年代。那是个百业初兴的时期,国家刚刚恢复元气,思想和生活的自由逐渐开启。任曙林时年25岁,正站在青春的尾巴上。他走入中学校园,一拍就是10年,留下了八十年代中学生的一段青春影像记录,一个理想主义时代的背影。正在成长、正当青春的不仅是摄影师镜头里的年轻人,也是一个国家。
这不是校园摄影,而是一部关于青春密码的视觉文本,其中最为动人的凝视,指向孩子们在课余闲暇中的踟蹰无聊,发呆而出神的一刻,无可言说,然而历历可亲——在我们的就学时期,谁没有这一刻的恍惚记忆?
在课间,在走道与操场,赢弱而轻盈,一身一脸是青春的无辜。任曙林的凝视一次次聚焦于同学之间的关系,在门边墙角,在散学前末一堂课的间隙,女孩与女孩,男孩与男孩,当然。还有男孩与女孩,群相倾谈,个别私语,或只顾无所事事地站一站,于是友谊的初始,未来的茫然。暧昧的性,未觉而将醒。
人与岁月,还有比青春年少的那一段更其短暂恍惚而滋味无穷吗?问及任曙林何以选择了一群中学生,他说,其实人生的一切,在那时,在校园,已然萌发,并且决定了。
我很希望这批照片能使今日辗转于考试之苦的中学生们看一眼,而在我辈眼中,永逝的八十年代,可能唯余这批照片能使我们蓦然遭遇从前的自己。
——陈丹青
我的青少年时代不能说是很美好的,但我却怀念它,并对处在学生时代的朋友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我的躯体也许会一天天远离他们,但我的灵魂却一天天接近他们。有人讲:学生时代虽然美好,可惜是短暂的。我却认为恰恰是这种短暂中包含着永恒的青春、永恒的信念和永恒的力量。这一切,便是我愿意用整个身心去表现他们的理由。——任曙林我不是让大家回到课堂,也不是让大家回到八十年代,是让大家回到自己的内心。看到我们丢失了什么,看到我们失去了什么样的一种感知的能力。——任曙林
(作者:格林)